标签:
家庭洗洁精公公婆婆价值观碰撞独霸江湖育儿 |
分类: 亲情类 |
众所周知,婆媳是冤家,通常来讲能够做到大面上和和气气、相敬如宾就已经很不错了。上个月公公婆婆来到家中,至今已有月余,其中我们两代人也有过育儿观与价值观的碰撞,大体而言,我依然在家里“独霸江湖”、颇有发言权!
公公婆婆是那种相当传统的山东老人,对子女是毫无二话、一片爱心。一直都相当勤劳,做起事情来任劳任怨。对我基于这么多年的了解,是知道我的脾气和秉性的,纵然有观念上不一致的地方也从来未起过争执。
因为我一直都是个直性子,有什么话也是开诚布公的说出来,因此就演绎出了一幕幕两代人的“冲突事件”:
第一幕:放盐事件
据说婆婆做菜时喜欢多放盐的习惯是从她婚前就有的,为此还经常受到家人的调侃,要么就是“盐降价”了,要么就是被问到是不是糊涂了放了两次盐。最搞笑的一次是我刚生完儿子后有朋友到家里来看我,结果一起吃饭的时候,没吃几分钟,除了婆婆,其他一众人面前人手一碗水,水的功能是用来涮菜的。实在是太咸了,咸得无法入口,只好所有要进口的东西先下水“洗澡”。估计所有的人都充分的领教了何为咸得发苦的滋味了!
话说上周有一天晚餐时,我一见上桌的一盘小黄鱼就喜笑颜开,赶紧拍拍婆婆的“马屁”说:“妈,你又做我喜欢吃的鱼了!”,婆婆回答道:“知道你是属猫的,就喜欢吃鱼!”我开开心心的上桌吃饭了,结果我的老天呀,一下筷子发现那个鱼根本没法吃,咸得一小块鱼要就着三口饭才能咽下去。我忍无可忍的当场投诉:“妈,你这个鱼究竟搁了多少盐,怎么能咸成这个样子?”婆婆吃了一口,顿了一下,不好意思的说;“要么估计是我不记得放了两次盐。”结果可想而知,那顿饭鱼被大家拒吃了。
过了两天饭桌上又摆出了小黄鱼,我已经将上次的咸鱼事件给忘了,照例一上桌猛吃了一口,刚下咽后马上接着向黄鱼发起“进攻”,婆婆一脸谨慎的在旁边问我;“怎么样,还行吧,不咸吧!”我扭头一看她那模样,顿时明白她在担心我又说盐搁多了。我呵呵一笑,说:“妈,这次刚刚好,不咸也不淡。”婆婆长舒了一口气道;“经过你上次批评后,我这次做鱼是小心又小心,可是怕搁多了盐。”我说:“那这次真不错,份量正好。妈,你以后要再接再厉,继续保持啊!”我也很应景的吃掉了一大半的鱼。
(点评一下:考虑到盐摄入过多对身体是百害而无一利,加上家里有孩子、我老爸也是高血压不能多吃钠盐,公公婆婆年纪也大了同样吃多了盐没好处。所以我在放盐的问题上分毫不让,婆婆可能也知道个中道理,另外为了耳根清净、保持饭桌上和谐安宁的气氛,到我家每次都要很纠结的再三考量,唯恐不小心放多了盐。最近放盐量是控制得“炉火纯青”,经常是达到增之一分太多,减之一分又太少的“至高境界”,为此赢得了全家人的广泛赞誉)
第二幕:洗洁精事件
可能喜欢用洗洁精是很多人的习惯,我身边就有不少人洗碗啊什么的都用洗洁精。我通常是洗碗用热水,一般餐具也不会有很多油,所以洗洁精在我家用得很少。我本人是不反对用的,但是有一点用了后一定要用水冲洗干净,否则我总觉得心里咯得慌。
以前公公婆婆是逢洗碗必用洗洁精,而且属于用很多的那种,更关键的是用完后又心疼用水,每每都是拿水轻描淡写的冲一下(我一点都不夸张,就是在水下待两秒就算完事的那样子),每次都看得我心惊肉跳,恨不得自己再重新洗一遍。记得婆婆曾经跟我说过,她觉得安利的洗洁精特别好,最大的好处是用过后可以不用水冲洗。当时我的心里就咯噔了一下,我就在脑海里想象那些源源不断的浓缩洗洁精被吃到人肚子里的情形。自然是当场我就反驳她这是万万不能的,相当的不健康,长期食用肯定会致病的,婆婆听了我的话颇不以为然。
这次到家里来,我早早的跟老公打预防针,跟他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还得顾及他们母子深情,唯恐引起他的误解和不愉快。最后连对公公得癌症的原因一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得出最有可能的原因便是长期误食洗洁精所致(这是我的个人想法,为了凸显其危害性不得已而为之的)。老公听后也是跟我观点一致(要是这都不一致,我就要怀疑我择人的眼光了),当即就跟我拍着胸脯保证这事包在他身上了。
婆婆她们来了后,刚开始几天我是时不时的去厨房“督导”一下(婆婆做饭,公公洗碗,确实要谢谢他们的劳动,让我可以偷偷懒),等我偶尔提醒不要用洗洁精洗碗时,公公很“坚定”的说:“我知道啊,不会用的!”看来,老公还是很成功的不辱使命的!
第三幕:关灯事件
公公是个节俭成性的人,什么都怕用多了花钱。这可能也是因为以前家里条件不好,做什么都以节约为本。我也不反对节约,但是节约过了度就直接影响了生活的质量。
比如说头一阵子,武汉阴雨绵绵,即使白天也是天阴沉沉的,在家里经常黑漆漆的。我们在家无事就会抱着书看,包括公公自己也喜欢看书。有一天一大早我起床见他正低着头很近的看一本书,感觉家里的亮度就相当于天马上要黑透了的程度,看书几乎是看不见的。我连忙把他房间的灯打开,结果他噌一下站起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就到了门口把灯给关了。我立马又打开,一边开一边大声说:“爸,你干嘛呀,天这么黑你就开着灯看书,要不眼睛都看坏了!”结果他毫不给我面子,啪一下又把灯给关了。正好婆婆也在跟前,赶紧说:“你爸就这样的人,在家也是经常给我关灯。”我说:“咱们家是节能灯管不是很费电,而且你们知不知道这灯一开一关启动的时候是最费电的,够点灯用两个小时了。再说了,你们本来眼睛就不好使了,要是把眼睛看坏了,上医院花的钱会比用电的钱要多得多,你们这样子划不划算呀!”公公表面上不再反对我的观点,可是心里依然是不认同。
自此后,只要我在家里,开着灯的时候公公也不好意思当着我面关灯,至少要背着我才关灯。我又苦口婆心的劝解他眼睛比钱重要,可是我知道这根深蒂固的观念是很难的就在一朝一夕之间被我改变的。
这不,前几天老公身体不适在家休息。我上班临出门前老公靠着客厅的沙发看书,我刚准备开门出去,公公嗖一下就冲到门口灯开关跟前啪的关灯了。室内一下暗下来了,人都不是看得很清晰,老公马上抗议:“爸,你做什么,没看到我正在看书吗,关了灯我怎么看得见!”我赶紧就把灯打开了,只见公公坐在沙发上,很是气愤的说:“你看看你们,象什么话,大白天的还开着灯!”我说:“爸,天这么暗,他眼睛本来就近视,这样看书把眼睛看坏了可就不是电费的事了。”公公无可奈何的叹口气,就到房间里呆着了。估计他肯定正懊恼:怎么就这么沉不住气,不等到我出门了再关灯。
其实,上述的一系列冲突正是两代人价值观的冲突,老人们一味的想着如何节俭省钱,可是他们就忽略了钱是死的、人是活的,人活着不光是为了无止境的攒钱,还要发挥钱的功效以提高生活的品质体现生活的意义。像他们二老以前条件差,拉扯两个孩子长大成人,勤扒苦作的不容易。即使到现在条件好了,手头宽裕了还把钱存在银行里舍不得花。我也总是劝他们:辛苦了一辈子,也该享受一下,至少不要节约得过份了。一直以来,我们都是年年月月的给他们钱,加上他们自己的收入其实可以过得不错了。我们时常告诉他们如果以后需要钱我们会尽我们的所能来孝敬他们的,这一点他们同样心知肚明,可能还是觉得手头有些钱心里有安全感。经常搞得我无可奈何,明知道他们舍不得花钱,我们还是不停的给他们钱好让他们宽心、对自己大方一点。见到这种情形,即使是自己的父母,我也是不好说得太多,以免老人有想法。
好在,与公公婆婆相处得越久,我们彼此间的了解就更充分、大家也愈加的能互相理解和信任。我一向是有什么说什么,说过也不放在心上,对待他们从来是亲同自己的父母,好吃的好用的也都会先想到他们。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从来都不顶撞他们,也不多说一句过头的话,更没有跟他们红过一次脸。所以才经常有人误认为婆婆和我是母女。
正是这样,现在他们跟我一起住,我能够地位依旧,被我戏称为“独霸江湖”。大到家庭大的“治家方针”,小到儿子衣服穿多穿少(儿子在奶奶要他多穿衣服的时候最常说的一句话便是:那你还是问问我妈妈,看看要不要穿吧),大家都会顾及我的意见。其实在家能够当家作主,除了治家合理、行事合宜外,还是家里的人心疼我、宠着我。大家互相摸透了脾气,凡事都能够互相体谅,多换位思考,即使是发生上述的一些“碰撞”事件,也依然会风和日丽,全家和睦相处的。
希望我这“独霸江湖”的霸主地位能够一直持续下去,时间是越长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