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布鲁克斯、沃伦:《小说鉴赏》

(2014-12-13 07:20:01)
标签:

小说

创意

情节

人物

故事

分类: 艺术三课
布鲁克斯、沃伦:《小说鉴赏》

第一章 小说的意图与要素

#创意写作#【什么是小说(Fiction)?】对于一个事件或多个事件的叙述,不一定是要真实发生的事件,是虚构出来的故事,其真实性不是来自于实际发生的事实。“当夜色笼罩着外边的世界,穴居人空闲下来,围火坐定时,小说便诞生了……”——《小说鉴赏》(第一章)

#创意写作#【小说的作用】小说里有许多原始的冲动在发挥作用。它们并非抽象地,而是在现实生活的形象中发挥作用。小说为我们扩大经验,并使我们对于可能遭遇的情况增加了知识。小说是进行中的生活的生动体现——它是生活的一种富有想象力的演出,是我们自我生活的一种扩展。——《小说鉴赏》(第一章)

#创意写作#【什么是想象力(Imagination)?】各类虚构文学作品创作中展现出来的创造力:充分的描写,有冲击力的暗喻和明喻,活灵活现的人物,真实可信的剧情和叙述。作者试图展现人生的真意,尽管他们并非对真实的事件进行报道,但是他们的作品里却都具备其自身的真实性。——《小说鉴赏》(第一章)

#创意写作#【小说的要素】情节、人物和主题!“大多数现代小说,不论含义可能何等深奥,不论对人类价值可能做出何等严肃认真的评论,都倾向于通过交织在一起的人物、情节与主题来实现这一思想,以达到这一目的。……一篇小说要写得成功,必须是一个整体。” ——《小说鉴赏》(第一章)

#创意写作#【什么是轶事(Anecdote)?】对于某个事件的简短记述。“轶事做为故事,情节是统一的,它有开端、经过和结局,满足了我们对结局的好奇心,不过并没有满足我们对小说的兴趣。就其中一点来说,轶事记载的情节纯粹是外界的,它没有充分涉及人物与人类行为的动机。”——《小说鉴赏》(第一章)

#创意写作#【什么是动作小说(Action story)】着重情节悬念的故事,比如历险小说或侦探小说。“与此相对应的是,人物特写只有潜在的情节和最少限度我们称之为主题的东西;另一种极端,寓言故事则可以把情节和人物压缩到一个单一的目的,即说明一个要点,解释一个主题。”——《小说鉴赏》(第一章)

#创意写作#【什么是寓言故事(Parable)?】通常是一个十分简练的故事,用来表达一个显而易见的观点或者象征意义。这种手法与寓言体故事关系密切,但是寓言体故事是指更加成体系的复杂的故事结构。“也许,世俗形式中这一类作品的最出名的例子就是《伊索寓言》。”——《小说鉴赏》(第一章)

#创意写作#【什么是寓言(Fable)?】通常是一个十分简练的故事,用来阐述有关人性的普遍真理。“寓言的形式见于多种语言中,有原始的形式,有高深的形式。现代有些小说明显地或巧妙地倾向于给读者一点教益,而有些现代小说十分复杂地,甚至冷嘲热讽地运用了寓言的意义。”——《小说鉴赏》(第一章)

#创意写作#【什么是语调(Tone)?】语调是小说中反映出来的作者对素材和读者的态度(与“氛围”区分开)。见“感伤情调”。在口语中,我们通过声调来修饰我们说的话。作家不能朗诵他们的作品,但真正的艺术家,却可以有力、准确地控制我们“接受”他写在纸上的语言的方式。——《小说鉴赏》(第一章)

创意写作#【什么是套话(Cliche)?】指抽于使用频繁,失去其原有效力的短语。但是,它也能够被作者合理地应用,表达讽刺效果。总体说来,想要制造生动、令人难忘的效果时,套话是起不到作用的,因为它不能表现出新的看法和感悟。——《小说鉴赏》(第一章)

#创意写作#【什么是寓言体(Allegory)?】寓言体是指这样的一种故事,其中的角色、物体和事件都不被看做是真实存在的,而是象征着一套成体系的思想。也就是说这个故事中的每个细节都等同于那套思想中的某个细节。——《小说鉴赏》(第一章)

第二章 情节

#创意写作#【事实与虚构的区别】在文学作品中,事实与虚构的区别,有着更为复杂的情况,要放到有关小说情节的整个问题去研究。概括说:历史学家心中所关注的,就是去发现事实所包含的模式(和旨趣);小说家可以根据他心中想要表现的人的行动和价值,去选择或者创造出事实。——《小说鉴赏》(第二章)

#创意写作#【什么是连贯性(Coherence)?】一篇小说的各个部分(情节、人物和主题,以及选择那些事实等)结合在一起,互相连接。连贯的真实性与一篇文学作品的内在连贯性相关。“小说作者并不觉得应该丝毫不差地同事实完全符合,他倒是觉得受到一种真实的连贯性所约束。”——《小说鉴赏》(第二章)

#创意写作#【什么是动作(Action)?】一系列有意义的连贯的事件。“当我们谈论一篇小说的动作过程,是指构成这篇小说的一系列事件。此时动作与情节相当。但我们讨论小说时,必须坚持把动作与情节分开(也与主题、人物分开),此时动作经历了三个阶段:开始、中间和结尾。”——《小说鉴赏》(第二章)

#创意写作#【什么是情节(Plot)?】小说或戏剧中展现的有组织的动作。情节,作为情节模式来讲,是故事整体构思的一个方面。“写一篇小说,不可能把情节所包含的许许多多事实通通用上去。他必须选择他觉得对他特定的目的有用的那些事实。”——《小说鉴赏》(第二章)

#创意写作#【什么是统一性(Unity)?】整体或统一的感觉。作家对于从一个(真实的或想象中的)情节中引出来的一些事实如何加以选择和安排的问题——而这篇小说的统一性和旨趣,就是由这种选择和安排所决定的。所以说,情节无非就是对于动作富有意义地加以使用而已。——《小说鉴赏》(第二章)

#创意写作#【动作如何成为情节】生动性(足以激发想象)和旨趣(足以推动发展)是选择事实的两块试金石。作家选定所需的事实后,跟着就是先后次序问题。没有小说会完全按照时间顺序描写,所以情节就是一篇小说中所表现的那个动作的结构,它代表了作者对动作如何处理的方法。——《小说鉴赏》(第二章)

#创意写作#【什么是背景(Setting)?】故事的物质背景,地点要素。——《小说鉴赏》(第二章)

#创意写作#【什么是氛围(Atmosphere)?】一篇小说中笼罩各个要素的总体感觉,比如背景、人物、主题等,是对整个作品进行把握的结果。要把氛围与“背景”和“语调”区分开。语调指作者对要呈现的事物的态度,氛围指来自素材本身的总体条件(阳光、欢快,还是阴郁的氛围)。——《小说鉴赏》(第二章)

#创意写作#【什么是破题(Exposition)?】就象动作经历开始、中间和结尾三阶段,情节也由四个部分组成:破题、开展、高潮和结尾。情节的开始阶段叫做破题——即对小说将要由此得到发展的那些假设加以“阐明”,给予读者关于故事的“动作”开始之前的人物和事件的必要信息。——《小说鉴赏》(第二章)

#创意写作#【什么是开展(Complication)?】情节发展的中间阶段叫开展,亦即趋于复杂的过程,因为它在通向稳定的过程中遇到了日益增多的困难。“小说之所以有趣,就在于遇到了各种阻力,要加以克服。”——人物和事件之间的相互影响,为故事原始状况制造出张力,提出问题。——《小说鉴赏》(第二章)

#创意写作#【什么是高潮(Climax)?】事情发生、克服,又发生、又克服,情节却愈益复杂地朝着某一时刻、某一事件移动,只要小说一转向它的解决方向发展,这一时刻就达到最高度的紧张状度——一个上升的序列的最高点。在小说中,即是指矛盾中的各个力量到达最激化的一点。——《小说鉴赏》(第二章)

#创意写作#【什么是结局(Denouement)?】情节的最后结果,有时与高潮一致。结局给予我们的,是矛盾发展的结果,问题的圆满解决,以及建立了一种新的稳定的基础。“解决又意味着逻辑推理的结论,一篇成功的小说结尾,不仅是个别经历的评估,更呈现一种可取的总的人生观。”——《小说鉴赏》(第二章)

#创意写作#【什么是矛盾(Conflict)?】所有小说都在不同层面上涉及到矛盾问题。人物与环境抗争或者人物之间相互斗争(外部矛盾),抑或人物自身斗争(内部矛盾)。理解小说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确定其中矛盾的性质以及各股对立力量的格局,“矛盾是否合乎逻辑地不断发展”。——《小说鉴赏》(第二章)

#创意写作#【情节与人物的关系】每一篇小说都要指明它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的主要实质,因果关系构成了这种表达方式之一。这些事件都是关于人的事件,我们心中所关注的中心逻辑,是人的动机形成的逻辑。人的需要和情感本身是如何产生的?所以说,情节就是行动中的人物。——《小说鉴赏》(第二章)

#创意写作#【什么是动机(Motivation)?】决定人物行为的目的或多个目的的组合,甚或无意识的冲动。“逻辑,包括动机形成的逻辑,把一个情节中的许多事件联结起来,成为一个整体。这个整体,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整体,一个包含着变化的整体,没有变化,就没有小说。”——《小说鉴赏》(第二章)

#创意写作#【情节与主题的关系】情节发展到最后,必然是对人的价值所做出的一种评价,以及每个人最终可以选取的人生观。我们都渴望在小说中看到对经验方面的见解(或实例),如果没有我们会觉得不满,换言之小说在逻辑上是不连贯的。“我们不喜欢说教,但我们需要启发。” ——《小说鉴赏》(第二章)

#创意写作#【情节各部分的比例与划分】情节四部分之间没有什么特殊的比例,概括来说:比例可不是机械的定下来的,它取决于一篇具体的小说的素材和作家打算利用素材写成哪一类的小说。而四个部分之间即可以截然分开,也可以相互渗透或融合,取决于作者想达成的作品最后效果。——《小说鉴赏》(第二章)

#创意写作#【什么是比例(Scale)?】对故事各部分处理的相对分量。——《小说鉴赏》(第二章)

#创意写作#【情节之虚假】一个劲激动读者情绪,以及令人作呕和哄骗的语调……所有这些手法,都是企图弥补小说本身所缺乏的逻辑性,亦即作品的连贯性。感伤情调来源于缺乏逻辑性——不管这个场合是不是合情合理,总是动不动诉诸感情。“光靠情节的诀窍,是写不出小说来的。”——《小说鉴赏》(第二章)

#创意写作#【什么是情节剧式(Melodramatic)?】纯粹表现暴力或者夸张的情节,与故事中人物的动机或者其他因素没有充分联系,这种效果被称为情节剧式的效果。但是应该指出纯粹的暴力并不能构成情节剧情节,如果暴力是有逻辑性、有意义的,那就不属于情节剧式的表现手法了。——《小说鉴赏》(第二章)

#创意写作#【什么是逻辑性(Logic)?】小说中,人物和人物之间或者人物和背景之间的关系。见“必然性”。由于小说同人物和行动的逻辑之间关系极大,所以小说中发生的事件,一定要根据和小说中其他要素的逻辑关系,并根据意义是否深刻等等,才能证明自己真实可信。——《小说鉴赏》(第二章)

#创意写作#【什么是必然性(inevitability)?】所呈现的结果是之前给予的情境下唯一可能发生的结果。按现实评判,小说中的必然性并不能严格保证是绝对的,人们生活中偶然情况太多,所以不可能存在严格定义。这个词只是用来指对情节或者人物发展按照最符合逻辑的方向处理。——《小说鉴赏》(第二章)

#创意写作#【什么是感伤情调(Sentimentality)?】对某事件产生过多的情感反应,这种情感反应不是故事中预期产生的。见“语调”。——《小说鉴赏》(第二章)

#创意写作#【什么是巧合(Coincidence)?】某些事件凑巧地发生。巧合在小说中的运用不可避免,任何故事的原始状况就可能定义为一个巧合。但是一般来说,在解决小说虚构的问题时,巧合的运用是不合逻辑的,也就是说,某个情节的结局,与之前叙述的事件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小说鉴赏》(第二章)

#创意写作#【什么是意外结局(Surprise ending)?】故事的结局给读者带来震撼之感(区分“合理意外结局/不合理意外结局”)。见“巧合”。只有当惊人的事物,对读者来说,心里早就做好了准备,方才恰到好处——那是从过去引申出来的一种合乎逻辑推理、意味深长的故事发展。——《小说鉴赏》(第二章)

#创意写作#【什么是伏笔(Foreshadowing)?】给读者留下下文即将发生的事件的暗示。——《小说鉴赏》(第二章)

#创意写作#【什么是反语(Irnoy)?】即反差,指表面情况和真实情况、预期情况和真实情况之间存在差异。反语分两类:①克制叙述(对事物的叙述效果不如事情发展的效果)和悖论(事物看上去不是真的,但验证是真的)属叙述性反语;②情境类反语(预期结果与真实结果不同)。——《小说鉴赏》(第二章)

#创意写作#【情节之特殊】小说就是与人物有关。但是,将人物的描写以及人物经历的叙述,与小说的特定意义等同起来,不能不说是一个非常严重的、而且屡见不鲜的错误。那怕是根据特殊心理安排情节,也应该对人做出一种有意义的评价,而这种评价应该说基本上是合乎情理的。————《小说鉴赏》(第二章)

#创意写作#【情节之复杂】所有虚构的情节都是朝着主题思想发展下去。目的是恢复打乱的平衡,产生新的意义。如果小说很复杂,要概括新的意义和新的平衡的出现,非得更多转折点不可。不同小说的程度各有不同,而且有时候按着戏剧性的次序,还出现不止一个,而是好几个转折点。——《小说鉴赏》(第二章)

#创意写作#【如何处理时间】一部小说可以通过对场景的直接描述不停写下去。不过,大多数小说一定会前后徘徊在或多或少的直接描述和概括性叙述之间——时间短的可用戏剧性强的直接描述,时间较长的可用提要方式写。二者应保持平衡,而且概括性叙述中要包含描述和分析的成分。——《小说鉴赏》(第二章)

#创意写作#【什么是节奏(Pace)?】故事各个部分进展的速率,从概括描述到充分描写。——《小说鉴赏》(第二章)

#创意写作#【什么是倒叙(Cutback)?】叙述中间的一段,打破了叙事的时间顺序,讲叙这之前发生的事情。——《小说鉴赏》(第二章)

#创意写作#【什么是反高潮(Anticlimax)?】打破事件或结果整体的发展趋势,没有出现人们所期待的事件发展到高潮的激化效果。——《小说鉴赏》(第二章)

第三章 人物性格

#创意写作#【小说中的人物】小说并非孤立地处理人物,怎样的人决定他有怎样的行为,情节和性格是相互渗透、不可分割的,考察小说的一种办法就是观察小说中人物的行为和动机是否统一。艺术大师始终有能力把那么多怪诞不经、自相矛盾的人物加以连贯的表现,这真是小说的光辉。——《小说鉴赏》(第三章)

#创意写作#【写什么人物】小说是一个可信的人类世界。所以小说人物要排斥两种极端:①纯抽象(类型化);②纯怪诞(非正常)。不过对于真正的艺术家来说,这点不是限制,假如一位作家具有深刻的洞察力,那么任何人物既表现出复杂和偏颇性,同时他们的行为在心理上真实可信。——《小说鉴赏》(第三章)

#创意写作#【如何写人物】①直接对人物的品质和特点加以概括;②间接地(即通过对话和动作)加以揭示,后者是小说特有的手段。直接表现的危害性在于忽略了戏剧生动性和诱发读者的想象力,所以小说多用直接叙述来表现平庸而成为类型的人物,而让“有个性”的人物占主导地位。——《小说鉴赏》(第三章)

#创意写作#【如何写对话】运用人物语言是达到戏剧化表现的卓有成效的方法。但要避免过于频繁,间接的交代也是一种好方法。和所有表现人物的方法一样,何时采用直接/间接,取决于小说的基本目的,取决于小说的结构方式,这种方式使得情节得以展开,最终达成不可避免的结局。——《小说鉴赏》(第三章)

#创意写作#【“谁的故事?”】人物性格对小说如此重要,所以要了解一部小说的基本情况,唯一的方法是问一下“这是谁的故事?”要作出准确判断并非易事,小说中“发生的什么事情肯定不是某种表面的东西,内在的东西(关系的改变、心灵的变化)才是改变一个人生活的决定因素。” ——《小说鉴赏》(第三章)

#创意写作#【“谁”的扩大】矛盾冲突与人物性格密切相关。真正震撼人心的矛盾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的冲突,如果是写人和自然或其他无生命力量的冲突,我们也会把这些无人格的力量,当做另一个有生命的人。现在,更为成熟的第三阶段已经形成,小说不得不处理人与自身的矛盾冲突。——《小说鉴赏》(第三章)

#创意写作#【什么是拟人(Personification)?】给物体或思想赋予人的特性。——《小说鉴赏》(第三章)

#创意写作#【什么是感伤(Pathos)?】怜悯的感觉。运用于文学作品时,我们通常的意思是:作者试图让读者经受强烈的感情,而这种感情却不是小说内容实际上所能给予的。要区分“感伤”和“悲剧性”这两种性质,要达到悲剧效果,受难者必须有足够的力量与他的环境进行抗争。——《小说鉴赏》(第三章)

#创意写作#【什么是本义(Denotation)?】文字所指的具体事物或思想。本义不仅仅指基本含义,还指具体和抽象的含义。但是一个词的引伸义是指这个词暗示的或与之相关的东西。尽管引伸义是含混、不确切的,但如果作者的写作目的是文学性的而非科学性的,他会充分运用引伸义。——《小说鉴赏》(第三章)

#创意写作#【什么是焦点(Focus)?】虚构作品所有素材围绕的中心。在一篇小说中,焦点可以时时转换,也可以保持一致。例如,焦点可以是人物、思想、场景或者其他元素。——《小说鉴赏》(第三章)

#创意写作#【什么是人物焦点(Focus of character)?】一篇小说不仅仅是一连串的事件,这些事件会关注某个人,或某群人,他们参与到事件当中,从一方面看,叙事结构取决于小说主要关注的这个人或这群人的相关情况。要揭示人物性格及发展,则跟作者选取怎样的视角密切相关。——《小说鉴赏》(第三章)

#创意写作#【什么是视角(Point of view)?】广义上讲,视角指作者的态度或思想,是疏离、还是同情,或是基督教的视角。狭义上,视角是指表现故事素材的故事讲述者或思想。故事可以用第一称或第三人称叙述,讲述者可以是旁观者或者更多参与进故事里的人。见“叙事焦点”。——《小说鉴赏》(第三章)

#创意写作#【什么是叙事焦点(Focus of narration)?】叙事焦点是指如何讲故事。分为四类:①第一人称:人物以第一称讲述自己的故事;②第一人称旁观:人物以第二人称讲述他看到的故事;③作者旁观:作者从客观角度讲述发生的故事;④作者全知:作者自由地讲途发生的故事。——《小说鉴赏》(第三章)

#创意写作#【什么是客观(Objective)?】客观/主观这两个词存在两种联系:①与作者有关,作者客观的处理意味着与素材的一种疏离态度,主观的处理指带有作者高度的个人色彩。②与作品中的人物相关,如果没有对人物思想或感情的直接叙述,这种手法就是客观的,反之则为主观。——《小说鉴赏》(第三章)

#创意写作#【什么是距离感(Distance)?】指在对小说人物的进行观察过程中与其的疏离程度。——《小说鉴赏》(第三章)

#创意写作#【视角的重要性】视角的重要性体现在与小说结构和主题的关系上。不同视角具有不同特点,如第一人称①叙述故事较自然,②可使小说不露出选材痕迹,所以小说的情节安排(结构)是视小说视角而定的;而视角带来的语言、态度、叙述者的行为与动机等诸多要素又反衬主题。—《小说鉴赏》(第三章)

#创意写作#【什么是选材(Selection)?】小说创作都要经过对众多事件、形象、色调等因素的选择过程。作者对结构原则和细节的选择取决于他想展现的主题,取决于他想探索的人类困境的方方面面。见“形式”和“风格”。——《小说鉴赏》(第三章)

#创意写作#【什么是形式(Form)?】文学作品中各种元素的安排方式,各类素材(思想、图像、人物、场景等)的组织,以达到一个单一的效果。形式不仅仅是故事的一种载体,也是总的组织原则。结构通常用来指较大元素的排序,而风格指文字的组织。二者大体上都是形式的同义词。——《小说鉴赏》(第三章)

#创意写作#【人物-视角-风格】人物性格的发展或揭示,和小说的视角密切相关,也和小说的风格密切相关。以塑造人物为主的小说而言,作品风格同作品中的人物、作家的态度以及读者对他的态度都有着本质上的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讲,作品的风格就是作家的一切——同时又是他自己。——《小说鉴赏》(第三章)

第四章 主题

#创意写作#【什么是主题(Theme)?】主题是对一篇小说的总概括。它是某种观点、某种意义、某种对人物和事件的诠释,是体现在整个作品中对生活的深刻而又统一的观点。注意①题意不是主题,主题是通过题意表现出来的东西;②小说总是直接或间接含有对人性、人生的价值评论。——《小说鉴赏》(第四章)

#创意写作#【什么是抽象(Abstract)?】抽象是指作为纯粹的概念独立出来的性质或特征。文学作品更多的是具体而非抽象,是个别而非普遍。从故事要素中抽象出来的对于人性或生活的观点,与故事是不相等同的。抽象和概括不是故事自身具体特定因素的全部,仅仅是其间的一部分。——《小说鉴赏》(第四章)

#创意写作【无主题就无小说?】①小说不是图解式说教:小说不是事件,而是对事件的解释,这种解释要求合乎理性,而且是通过对人类生活的创造性模仿来赋予生活意义;②小说不是纯娱乐;只有和严肃的小说做含蓄的对比,我们才会意识到喜剧性——笑声中总含有某种人生意味。——《小说鉴赏》(第四章)

#创意写作#【什么是布道(Propaganda)?】布道文学是指抽象地陈述其主题,不惜牺牲其他元素,坚持传达其“教义”的文学作品。通常这种文学作品过分简化其素材以达到强调特定观点的效果。——《小说鉴赏》(第四章)

#创意写作#【反对主题欣赏小说?】我们对某篇小说表示反感并不是因为小说的主题触犯了我们,我们所以反感是因为它不可信。任何有价值的思想总是和生活密切相关,是要经过深刻的观察才能得到——我们反感就是因为小说不能令人信服,它缺乏完整性,小说的各成分没有合成一体。——《小说鉴赏》(第四章)

#创意写作#【有主题有好小说】坏小说的问题大多因统一性问题引起,好的小说,其主题总是全面渗透在整个作品中。要评价小说,我们可以先假定作品是统一的,然后再对它做全面考察;考察的唯一方法是尽量找到贯穿在作品里并不断发展着的是怎样的观点、怎样的感情和怎样的态度。——《小说鉴赏》(第四章)

#创意写作#【如何寻找主题?】首先,要弄清楚一篇小说的主题是怎样势所必然地来自生活的,它只是在小说中得到表现而已。其次,要弄清楚主题是怎样独立得到发展的,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弄清主题在作品中被具体处理时是怎样受到限定和制约的——作品最终说的和作者想的并不一样。——《小说鉴赏》(第四章)

#创意写作#【小说是对生活的模仿】小说如何揭示主题:①概括;②璧喻和象征;③戏剧性场景。其实整部作品,包括气氛在内都是主题的体现。我们必须把小说当做一种对生活的模仿来认识,这种模仿虽然不尽相像,却也表现出生活的意义。我们可以把小说看做表现主题的具体象征物。——《小说鉴赏》(第四章)

创意写作#【什么是象征符号(Symbol)?】物体、人物或事件用来代表或暗示其他的物体、人物或事件。分两种①约定俗成的,如皇冠、十字架;②小说中特有的,与具体的上下文相关。小说总是进行具体、戏剧性的叙述,这时作者会让文中事物带有更多的象征意义,以表达作者意图。——《小说鉴赏》(第四章)

#创意写作#【什么是意象(Imagery)?】一切感知经验的表现。意象不仅包括脑海中的画面,而且与一切感知相关。所有文学作品,由于要保持其各自的具体性和特殊性,都会大量运用意象,不仅用于描述性语言当中,而且用于修辞语言当中。最常用的修辞形式是“明喻”和“暗喻”。——《小说鉴赏》(第四章)

#创意写作#【如何理解小说】①观察作品中的人物属于哪种类型,作品中的环境属于哪种性质;②追问人物内心执著的是什么;③观察情节的结构并尽量弄清楚这样的结构意味着什么;④看看作品的语调如何,含有怎样的感情;⑤看看人物的语言是否恰到好处;⑥始终追问作品的统一性。——《小说鉴赏》(第四章)

#创意写作#【什么是戏剧性(Dramatic)?】严格地讲,作者对素材进行纯粹的客观展现,不加主观判断或者对人物情感和思想的分析,这种创作手法就是戏剧化手法。但是在更宽泛的定义下,这个词仅仅用来指小说中强大的张力和尖锐的冲突,或者用来指与抽象陈述相对的具体叙述。——《小说鉴赏》(第四章)

#创意写作#【风格与主题】一个优秀作家创作的小说,其中始终贯穿着某种基本一致的态度。因为优秀的作家是不会像万花筒似的向我们显示五花八门的主题的,他总是反反复复地处理非常有限的几个主题,而这几个主题是他在实际生活中以及他在对生活的观察中认为是极其重要的主题。——《小说鉴赏》(第四章)

第五章 新小说

【小说的诞生】早期的叙事作品,内容上虽含有现实的成分,但更多是奇思幻想;而在语言和形式上,也通常是以诗歌形式写就。一直到近代,我们称之为小说的那种长篇散文叙事作品才真正得到发展,这是因为18至19世纪是机械论科学发展并普遍接受的时代,现代社会正逐渐形成。——《小说鉴赏》(第五章)

#创意写作#【什么是现实(Realistic)?】具有强烈的事实和真实感。在这里这个词指对于普通的、易于观察的细节的表现,给人以忠实于现实经验的印象。现实与传奇相对,传奇含有遥远的、异国情调的、夸张的意思。——《小说鉴赏》(第五章)

#创意写作#【什么是韵律(Rhythm)?】反复出现的节拍或重音。诗歌多数是以韵文的形式创作的,尽管散文的韵律不像诗歌的韵律那么明显,散文的韵律还是很重要的,而且确实很有表现力。——《小说鉴赏》(第五章)

#创意写作#【新小说的出现】20世纪的全球性科学革命,新的发现和新的理论高速发展,小说也受其影响:①研究心理现实和客观现实的差别;②引入非线性时间;③探索更为复杂的人类动机和行为关系……科学和哲学哪怕是极小的思想进展也会给小说在方法和内容方面的发展带来影响。——《小说鉴赏》(第五章)

#创意写作#【新小说的批判】一篇小说就是一个严密的体系,在小说严密的体系中,任何要素都不可避免地要和其他所有要素发生联系。这种联系或是无意义,或是变幻不定,但它总是存在的,并在某种情况下对整体平衡起到作用。问题是:打破这些联系,究竟有助/无助我们理解小说。——《小说鉴赏》(第五章)

#创意写作#【什么是片段(Episode)/片段式(Episodic)?】片段是指较大的动作过程中单独的事件。如果一篇小说没有强调片断之间的连续性,那么它就被称为片断式的。从逻辑上讲,片断式结构就情节而言是一种松散结构。——《小说鉴赏》(第五章)

#创意写作#【什么是功能性(Functional)?】与一篇小说的整体效果形成相关。本书中这个词用来表示小说当中组成小说复杂性和完整性的元素。与之相对的是由于流行时髦使用的元素,或为了满足某种外部兴趣使用的元素,或只是为了起到轰动效果、起装饰效果,吸引人使用的元素。——《小说鉴赏》(第五章)

第六章 小说与人生经验

#创意写作#【小说的价值】一篇小说,只要是好的小说,就不仅仅是由词句和事件组合而成的小玩意,也不仅是作家赚取稿费的漂亮诡计。作家,即使是比较优秀的作家也不例外,都对章法或者模式一概不感兴趣,正如尤多拉•韦尔蒂所说:每一篇小说都应该开拓新的境界,提出新课题。——《小说鉴赏》(第六章)

#创意写作#【什么是惯例(Convention)?】所有明晰默认的方法、手段或者规则。所有艺术形式都会运用惯例。作者不断地运用沿袭下来的传统惯例。但是,他在作品中不能创新运用传统惯例的成分解决新问题,那么他的作品会被界定为“俗套(Conventional)”,这显然是贬义的。——《小说鉴赏》(第六章)

#创意写作#【什么是习惯反应(Stock response)?】读者对文学作品中某个词、短语、情绪、人物或主体的自动的、习惯性的、没有疑义的反应。见“套话”。——《小说鉴赏》(第六章)

#创意写作#【小说无技巧】对于作家来说,他需要把技巧融合在自身之中并和小说的其他方面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技巧服从了总的原则就能全部彻底地融合在作家的个性里,所以我们时常看到,优秀的作家无论在遣词造句还是在谋篇布局方面都很少流露出技巧的痕迹或者某种特殊的方式。——《小说鉴赏》(第六章)

#创意写作#【小说两阅读】为了更好地理解小说,读者就得①进行分析,就得把小说分解成几个组成部分(情节、主题、人物、阐述及气氛环境)——目的正是为了把各部分重新组合在一起;②展开由此及彼的自由联想,当幻象不断呈现,其逻辑性和意义也在小说的发展过程中越显明确。——《小说鉴赏》(第六章)

#创意写作#【小说三领域】小说是一种尝试,它力图寻求生活经历的意义,力图解释各种事物是如何意味深长地联系在一起。对作家而言,每部作品都是为寻求生活意义所做的一次努力。认识到这一点,就能充分理解小说的三个领域:①作家实际生活;②作家想像创造;③我们实际生活。——《小说鉴赏》(第六章)

#创意写作#【小说五要素】在分析过程中,我们的工作在于把小说分解成几个组成部分——情节、主题、人物、阐述及气氛环境等。但在创作过程中,作家的工作不只是把他们同时表现出来就算了,他要创造某种幻象——一种在某个生活领域里的人们以有意义的方式生活和行动的幻象。——《小说鉴赏》(第六章)

#创意写作#【小说多成因】可见,小说可以从任何事物发源,只要这些事物能激发人的想象力从而去完成小说的特殊使命,即把事物有机地联系起来并从中生发出某种意义来——不,不仅仅是联系起来够了,而是要创造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各种事物相互自然依存而其中又赋有意义。——《小说鉴赏》(第六章)

第七章 阅读材料(略)

布鲁克斯、沃伦:《小说鉴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