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文化与年级管理
(2012-03-02 14:57:28)
标签:
杂谈 |
分类: 学校管理 |
林粤平
年级作为学校中一个横向的构成部分,其学生有着好多共同点,如年龄相同、受教育同步、进展同步等等,这些共同点使同年级班与班之间形成了相互联系、相互竞争的关系,合而为级,分而为班,学校教育的实施很大的程度上是以年级为单位进行的,因而年级管理构成了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年级的规模也在
级 训 八 条 一、求学,不时冷时热,要持之以恒; 二、言行,不浮躁轻妄,要稳重踏实; 三、律己,不放纵苟且,要防微杜渐; 四、待人,不狭隘争斗,要豁达利他; 五、遇挫,不自暴自弃,要自强不息; 六、受荣,不骄傲自满,要谦虚谨慎; 七、受诲,不掩饰逃避,要改过加勉; 八、任职,不徇私懒散,要尽责为公。 |
在学校领导的支持和指导下,我们初步确定以下几点作为年级管理的指导思想:“扎实细致,教育新生;完善制度,严格管理;以生为本,健全德育;促进自律,改善学风;多管齐下,文化年级。”
因此我们提出以建设年级文化为中心的年级管理模式。希望能够基于以生为本的目的,给学生创造一个自我教育的文化环境,让学生拥有一个能进行自我约制、自我教育的文化涵养和文化标准。
下面谈谈我们在年级管理上的几点做法:
一、扎实细致的入学教育
俗话说“教妇初来,教儿婴孩”,新入学的学生处于集体形成初期,是一个极好的教育时机,学校非常重视新生入学教育,围绕着军训和制度学习进行了精心的安排,这为我们年级良好风气的形成起了极大的作用,我们年级也在配合学校教育的基础上采取了以下一些步骤:
1、配合学校军训,进行纪律教育和吃苦耐劳思想教育。
在新生见面会上,班主任老师讲解了军训的重要性,要求学生严格遵守教官的命令,刻苦训练,培养自己严明的纪律性和吃苦耐劳的精神。通过讲话、谈军训感受、总结军训,让学生明白只有严明的纪律,才能产生优秀的集体,才能有较大的战斗力;只有敢于吃苦耐劳,才能在持久艰辛的高中学习中取得成功。
通过这两种思想的教育,使学生在四天严格的训练中,自觉严格要求自己,认真接受训练,出色完成任务,取得了纪律上和思想上的较大收获,很多同学在写军训感受中,都认为军训不但是高中学习生活的一个良好的开端,而且让他们感受了一次终身难忘的军队精神体验。
高一(3)班的黄恬同学在军训感受中写道:“在这短短四天的新生入学训练当中,我体会到了烈日下所显现出来的难能可贵的品德;体会到了军人生活的艰苦;体会到了军令如山这句话的含义。在入学的几天中,我已经深深感受到了高中生活的艰难,同时,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要努力学习好的决心!军训,为我的高中生涯揭开了崭新的一页,让我从中学到了一种难能可贵的品格,它将伴着我度过三年的学习生活,让我能在学习上取得优异的成绩!在以后人生的道路上,这份精神也将永远伴随我前进,让我在困难面前永不低头,在失败面前永不气馁,在成功面前永不骄傲,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好自己的道路,一字一句地写好自己的人生史。”
从学生的这些话语中,我们可以看出,利用军训的良好机会进行思想和纪律教育对于新集体良好风气的形成,起到一个很大的作用。
2、透彻讲解学校制度、年级制度。
学校新生的制度教育主要分三个步骤:一、校长介绍学校概况,分为学校历史、学校师资、学校设备等几个部分,分别从纵向和横向充分地描写出学校的基本情况,不但让学生对学校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也让他们感受到自己逐渐融入母校,成为其中的一员。二、政教主任讲述学校制度,特别是对几项严重违反校规的事情作了强调,通过细致的讲解,让学生感受学校的严格管理,了解学校纪律,为遵守学校纪律打下基础。三、年级长讲述年级制度,在前面讲解学校概况、学校制度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根据年级特点所制定的制度,涉及到具体的学习生活细节上要注意的问题,让学生对接下来的方方面面的一个更清晰更具体的认识。
新生通过学习,自然形成一种约束,有利于各种教育的进一步开展。
3、确定年级精神,组织学习理解年级精神。
一个年级所有的成员需要有一个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和价值标准,这样才有助与形成年级良好的道德风尚和精神风貌,因此我们确定出年级的八条级训,作为年级精神的总概括。
这八条级训的“八不”分别对中学生最常见的弱点一针见血地道出,又以“八要”转换学生的思维角度,让其返观自省,给予及时引导,避免学生弱点给学习生活带来害处。
我们以这八点作为本年级精神,对学生进行讲解教育,让它成为学生平时要求自己、教育自己的道德行为标准,并强调培养“自强不息”的精神,把我们的年级建设成一个“自强不息”的年级。
二、严明高效的制度运作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无论怎么样的团体和单位,都必须有自己的制度,来保证任务的完成和目标的达到。下面谈谈本人在年级制度上的一些做法。
1、配合学校的各项评比,制订出年级的制度,促使各班竞争机制的形成。
|
(1)激励制度
学习方面,对尖子生、进步快的学生进行奖励和宣传,为别的学生树立好榜样,同时对取得好成绩的班级给予表扬和奖分,激励学生的奋斗乃至班级的学习竞争;
体育艺术方面,对有特长的学生予以表扬、对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的班级给予奖分的激励;品德方面,如好人好事,义务劳动等,都对学生进行表扬,对学生所在班级给予加分的奖励。
(2)批评处罚制度
对于严重违反校规者给予严厉批评警告,并对该学生所在班级进行较重的扣分;
对于日常考勤、两操、仪容、纪律的各个细节,年级都进行了较为全面细致的规定,以保证全年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有序进行。如本年级一直坚持的课堂纪律评比,由任课老师在上完课后对该课堂的纪律给予等级的评定,然后进行全年级的课堂纪律评比,对出现严重违反课堂纪律的个别同学进行批评教育,这个评比在很大的程度上促进良好课堂纪律的形成,从而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2、培养年级学生干部进行评比运作,形成高效的学生内部管理机制。
一套好的制度,应该是可以使团体成员形成内部自我管理、相互监督的制度。本年级制度的制订,就是基于这种思想而进行的。
要形成学生的自我管理,必须培养出学生评委,参与年级的管理监督工作。本年级的学生评委主要从学生干部中挑选,通过培训和日常评比实践形成较高效的评委队伍。下面用示意图的方式来表示本年级的学生自我管理结构:
|
在实际操作中,制度还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制度的有效与否主要体现在赏罚的严明上,其运行则需要不断地化繁为简,这样才能做到高效管理、举重若轻。
三、以人为本的系列教育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这是党中央在精神文明建设上的指导思想。在学校教育走向“以生为本”的今天,正确的舆论导向更需要考虑做到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才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才有利于引导学生成长,才能建立稳固持久的良好学风。
为了使我们的学生在走出校园的时候能够既拥有科学知识和人生智慧,又建树起健康的人格,本年级根据学生的实际,确立了长期的以生为本的系列教育,以班会、年级会为主阵地,围绕着以级训为年级精神的素质教育目标,开展一系列贴近学生实际的主题教育活动。
1、围绕级训进行年级精神系列教育
八条级训,其实是当今中学生比较欠缺的精神,因此,我们围绕着级训展开了年级精神系列教育,并将八条级训概括为以下八个相应系列教育:
一、恒心教育 二、诚信教育
三、律己教育 四、人我教育
五、挫折教育 六、虚心教育
七、改过教育 八、责任教育
通过年级会上的宣讲和呼吁,再加上平时以某个方面作为某个阶段的主题,统一要求全年级各班以其为主题开班会对学生进行教育,可让学生自行设计参与讨论,也可让在这一方面感受较为深刻的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
如高一(8)班在“诚信教育”的班会课上,学生自己设计了班会,举出了大量的详实感人的例子来说明,如: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诚实的律师林肯;还有发生在汕头人身边的故事,如:福利彩票投注点负责人纪拥桂诚信经营,面对巨额奖金,毫不动心,如数送还的故事。使得全班同学更进一步地认识到“人无信不立”的深刻道理,决心继承诚信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之作为为人处世的基本道德准则。
另外,通过“律己教育”,学生认识到平时严格要求自己、防微杜渐的重要性;通过“挫折教育”,学生树立起了自强不息的决心;通过“改过教育”,学生认识到老师、父母教育学生的苦心,指出自己的缺点就是为了自己的进步,因此,不但不必反感、掩饰和逃避,反而应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如高一(11)班的林溥正同学,刚进学校时,很不服从老师的管理和批评,甚至有顶撞老师的现象,经过教育之后不但对老师的教育改变了态度,而且也更加用功学习,成绩有一定的进步。
在平时,我们也注重实际运用,不让其成为一纸空文。当学生的学习生活出现各种问题的时候,我们都注意及时运用,使其对学生起到切实的指导作用,成为实实在在的年级精神。
2、选取适合学生的主题教育,形成一个以阶段主题为中心的系列教育。
在进行年级精神教育的同时,我们也根据学生的实际,选取适合学生的主题教育,如:节令性主题、问题性主题、模拟性主题、知识性主题、时事性主题,等等。使之成为一个系列,分阶段对学生进行教育。如我们将高一第一学期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预备周--第4周):入学教育、班级建设、尊师教育;第二阶段(第5周--第8周):亲情教育、理想教育;第三阶段(第9周--第12周):诚信教育;第四阶段(第13周--第16周):挫折教育;第五阶段(第17周--第20周):读书与学习方法教育。
这样,各个时期都有一个目标,一个主题,在教育上更能做到有的放矢,对学生也能够产生较为深刻的影响,甚至给予心灵的震撼。高一(11)班的陈筠同学曾在周记中写道:“来到侨中真好,每天都被生活感动着!”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第二阶段进行了“亲情教育”,全年级同时开展,与第一阶段的“尊师教育”形成了呼应,合而成为“孝亲尊师”的传统美德的教育。在“亲情教育”期间,年级针对当前青少年学生“只要父母付出,而不懂承担责任”的情况,开展一系列教育活动,如组织学生以“亲情”为题、结合自身实际写作文,举行以“亲情”为主题的班会,有的班还举办了“形成代沟谁负主要责任”的辩论会,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讨论对亲情的感受,互相交流有关亲情的文章与事例,加深对亲情的理解,从而更关注亲情、珍惜亲情。
学生在这个阶段写下了不少感人的文章,我们将这些文章收集编成了一个名为“寸草与春晖”的专刊。如高一(14)班的陈逸珊同学在文中写道:“亲情就像和风细雨滋润着我的心田,让我的心永不干涸。我会用满腔的热忱去珍惜每一段充满内涵又十分深刻的亲情。无论现在还是在未来,家永远是我千丝万缕、时刻牵挂的温馨的港湾。那里有我最亲爱的人,也有让我值得珍惜、感到幸福的情。”
高一(10)班的傅淼璇同学是这样写她对父母的爱的更深感受的:“我越来越觉得,我的父母,原本是我的守护天使,因为他们爱我,所以掉落了翅膀,抹去了光环,双双来到我的身旁,保护我,疼爱我,为我付出,为我指明前方的路,所以我也越发爱我的父母,这份爱,虽没有钻石般的夺目光彩,却一定会比钻石更加坚固,更加恒久……”
就这样,在作为一个系列的各个主题的教育中,我们最关注的是以生为本,更注重从心里去真正地感化学生,因为只有这样,教育才能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四、浓烈紧张的学习竞争
在注重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我们也尽一切努力抓好学生的学习,力争做到把学生教育成为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
1、建立良好的学习竞争机制
随着各个学校的扩招,我们意识到,要保证学生的水平,只有建立更好的学习竞争机制,因此,我们一开始就宣扬学校良好的学习传统,鼓励学生向以往的优秀学生学习,奋力拼搏,力争上游,并根据本年级的特点制订出一些激励制度。
如设立阶段考试“年级前20名奖”,以激励全年级尖子生的拼搏;设立“普通班前20名奖”,以激励年级普通班学生不甘后人,与重点班的同学进行竞争;设立“年级各科前三名奖”,来激励各科有特长的同学进一步发展他们的特长;设立“年级进步奖”,来鼓励成绩不一定优秀,但取得较大进步的同学不断前进。
在这些激励之下,年级涌现了一些优秀的学生,每次阶段考试都有普通班的学生挤进年级的前10名,成为全年级学生学习的榜样,如:高一(5)班的谢泽飞、高一(12)班的古满兰、高一(6)班的黄泽颖等同学。还有一些同学在原来相对落后的情况下,通过刻苦的学习取得巨大的进步。
2、表彰年级优秀学生,树立年级学习典型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人人需要榜样,学生更是不例外。通过激励之后,年级不断涌现出一些优秀学生,他们都是通过刻苦学习,而取得优秀成绩,他们的刻苦精神,正好是身边同学的巨大榜样力量。因此,我们都对这些优秀学生在全年级进行表彰,给全年级树立学习典型,激励更多的学生奋起拼搏。
如普通班高一(12)班的古满兰同学在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中进步了91名,列年级第6名、普通班第1名,这个成绩对于普通班的学生来说是一个进步和拔尖的典型,因此我们对她进行了表彰,号召全年级的学生向她学习;还有,在同一次考试中,高一(16)班的史琦琳同学在年级中进步了347名,从原来的411名进步到年级的64名,虽然还不是年级中成绩拔尖的同学,当却成为全年级进步最快的同学,我们发现之后,也同样进行了表彰,这两位同学一时成为了年级学习的标兵,成为激发同学奋发学习榜样,对全年级学习风气的推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3、推介学习方法,交给学生“金钥匙”
古人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也要启发他们自己去寻求学习的方法,这才是对学生作用最大和最持久的。而学习方法最关键在于自觉和拼搏,我们要首先激发学生的斗志,然后把他们引向学习方法的探索中,我们年级在不断地挖掘自身的优秀学生,将他们的学习方法、感受向年级的其他学生推介,既可激起别的学生的拼搏,又能帮助他们获得适合自己的学习“金钥匙”。
在年级推介的学习经验、学习方法中,有的确实给其他同学带来了一定的启发,如高一(15)班的麦豪杰同学提出“建立错难题档案,有助于寻求学习捷径,让你少走弯路”、“劳逸结合,提高时间利用率”的方法;他的同班同学黄敏琪则提出“列表归纳法”,建议把难点与容易混淆的内容列成表格,进行比较,以求一目了然,提高学习效率;高一(12)班的古满兰同学则强调“兴趣与积累”,以兴趣为老师,以积累为途径,“积细流以成江海”;高一(2)班谢宏基则提出“要重视听课质量”,他说:“老师的授课就像一张寻宝图,指导我们获得知识的宝藏。但如果上课不认真,而靠课后的补习,那么只能是在黑暗中探索,事倍功半,而且所学的知识也不够全面,不够扎实。”
这些方法,我们首先是在年级会上让学生本人做介绍,然后将其汇编在年级的级刊里,以学生自己身边的好例子,帮助学生努力寻求学习上的突破。
五、浑厚持久的年级文化
通过一个多学期的实践,我们感觉到要对年级的学生形成长期教育效果,年级必须构建起自身的文化,给学生创造一个可以进行自我教育的文化环境,让他们拥有一个能自我约制、自我教育的文化涵养和文化标准。让学生沐浴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身心得到健康成长。以上各点的落实和深化,其实就逐渐形成了有本年级特色的年级文化。
年级文化是年级各个成员共同形成的团体文化环境,是校园文化的具体落实和体现,年级文化基于班级文化,因而在班级管理、班级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年级可以形成对所有成员有着无形教育和制约作用的年级文化,并构成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年级文化是由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构成,如下图所示:
|
(一)物质层面 依赖学校现有的环境、设施、教学科研条件等,以之作为年级文化的物质载体。本年级有自己特色的物质层面,还包括本年级的级刊和作为时代网络上的年级文化载体的年级网站,等等。
(二)制度层面 在与学校制度高度一致的条件下,本年级制订出一套与自己实际情况相适应的年级法规,作为全年级成员的规范性、约束性的文化层面,保证年级的运作和发展,各班也在此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情况制订出适合自己的班规班法,来保证班级在年级的制度下更好地运作。
(三)精神层面 精神层面是全年级成员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道德风尚和精神风貌,是年级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本年级文化的精神层面
包括作为年级精神总概括的级训八条、年级会上宣讲的年级格言、各班的班级精神与班级文化。
作为年级精神总概括的级训形成了级训系列教育,在本文前面已有讲述。除了这点,本年级还根据不同时期、不同情况的需要设立年级格言,并使之成为在某个阶段全年级学生的正确精神导向。
如在高一新生刚入学时,为了让学生明白高一在高中三年的重要性,避免学生把高一当作初三大考之后的休息,而错过了打好基础的大好时机,我们就多次告诫学生“初三苦,高一更苦。”,还说“高中三年看高一,高一就看第一学期。”
在引导学生如何对待学校老师的严格要求上,我们提出“严师出高徒,当学生就要选择严格,理解严格,支持严格,喜欢严格。”的话语。
在对待老师的批评教育方面,我们把这样的话留给学生深思:“老师是帮助你与自己的惰性作斗争的人,你站到惰性的一边,就会反对老师;你站到老师的一边,就能战胜惰性。”
在承认错误改正错误方面,我们引导学生说:“知耻近乎勇,知道惭愧是一个勇者的胸怀!因为只有勇者才敢于面对现实。”
针对学生追求时尚,不理解学校在仪容仪表方面的要求,我们告诉他们:“个性来自于你的内涵,你的才艺,而不取决于你的外在的衣服、发型的与众不同;而成熟则来自于你的自制力和你不受外界、他人左右的主见。”
就这样,对于是非观念不是很清晰、情绪波动大的高中生,我们通过建立针对学生弱点毛病的正确引导的语言,来帮助他们廓清是非,提高认识。教育学生的语言要做到一针见血,才能切中学生的心理,获得较好的效果。作为年级文化核心的精神层面正是基于这一点而建立的。
要塑造出具有符合时代要求的成功素质的学生,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要通过长期不断的努力才能达到的,因为年级大,学生多,程度参差不齐,加上这个年龄的学生心理反复较大,故而年级要不断优化自身的文化育人环境,才能提高教育效果,将年级建设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