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北,有句话流传的相当久远,不仅仅是年代,也包括地域。“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就这句,超越语录赛过真理。上点年纪的人或者上点年纪人的上辈,也绝对熟悉脍炙人口而又风情万种的《三十里铺》。当然,秦始皇长子扶苏,三国的帅男吕布,抗金的的英雄韩世忠,大战洪州的穆桂英,这一切一切都让人立即联想起一个地方,一个文化历史及其浑厚的高原明珠,也是贯穿黄土高原东西南北的交通要冲——绥德。
从朋友的朋友博客中看到绥德有一年久失修的庄园,党氏庄园。其格局、规模、风格、结构独具匠心,堪称塞上一绝,距离县城不远。所以趁清明回乡之际,约几个好友一同前往,去感觉一下传说中的现实和视觉中的真实。
天公不作美,阴冷,这倒是挺迎合清明这个节令。看不见阳光的山峦沟壑,就是陕北春季典型的灰。偶尔见几株避风坡的桃花,却怎么也形不成鲜艳的点缀,好在柳丝开始吐绿,让人多少有些舒展。春天的陕北没风时,就剩下这些。
车可以进去,我说的是轿车。庄园距绥德城南约20里,沿河道直下,坐落在白家硷乡贺家石村,是一座典型的陕北大户民宅。全园共分15个基本院落,为窑洞建筑。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地根据山形地貌的走势分布于山坡之上。各院相对独立却又互通。每个院落棱门院墙、散水挑石、穿廊门窗各有千秋又不失整体,院落内正面石窑、左右厢房、倒座马棚、碾磨俱全,分阳院、背院、上院、下院、左院、右院、坊院、碾磨院、马棚、猪圈、羊圈、草房、雨道、过桥等。并在大门、内外影壁、厢房、门窗上配有精美的石雕石狮、砖雕富贵和木雕花卉。整个庄园功能完备,布局合理,外围坚固,互通相连。山上建有庙宇,沟里凿有水井,遂自成体系。庄前原有宏大精雕的石牌楼,可惜在文革中被毁。
党氏家族的故事也颇有传奇色彩,只惜没有很好继承山西晋商的精明与坚韧,却延续了陕北高原的苟且与容忍。最终世风日下,衰败没落,如今只留下破败的院落和昔日的传说……
2008年9月16日在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绥德党氏庄园历历在目。但愿这一清代建筑群有个较好的保护和修缮,不论历史还是艺术她都是有价值的,更何况在这片传奇的区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