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的往事
(2025-07-07 08:49:58)葫芦的往事
葫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作物之一了,在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农村家家户户都在土墙或用树枝圈成的院墙边上,种着几棵葫芦,竖上一根树枝或一根竹竿,葫芦就会顺着爬上墙头,还有的人家,种植上葫芦以后,还要用木头给它搭上一个葫芦架,盛夏中午,人们便在葫芦架下乘凉。家里种了葫芦,爬在院墙上,架上,小葫芦圆滚滚的煞是好看。农家种植葫芦,是因葫芦在家庭中有着广泛的用途,那时候,人们等葫芦老了之后,把葫芦在大锅用水中煮一下,等干透了,用据顺着葫芦把从中间锯开,掏出里面的瓤和种子,就是“瓢”,那时,农家没有水舀子,就用瓢来舀水,用瓢挖粮食,挖糁子、面子,还有的人家,在大葫芦把下端十厘米处锯断,慢慢把葫芦里的瓤和种子掏出来,再在把上,和葫芦上钻上眼,用绳子连起来,里面盛放各种种子、粮食,把葫芦把在扣下来,里面严严实实,可防止老鼠糟蹋。葫芦在农家有了大派场,所以家家户户都种上几棵葫芦,又不费事,家中用起来还方便。葫芦作为盛器,极大的为农家生活提供了便利。
葫芦还是极好的菜蔬,在葫芦长到七成老的时候,把它摘下来,用刀轻轻地剥掉葫芦皮,把它切成块状,用来炖菜,好吃。要是用它来炖猪肉、排骨、鸡、鸭之类的肉食,那味道极好。
葫芦还是我们小伙伴们学习凫水的好帮手,夏天的中午,村边的池塘是我们的天堂,一个个光头,只露出水面,不会凫水的小伙伴找一个大葫芦,把它拴在两肩膀上,借助葫芦的浮力,不至于沉水,可以练习凫水。有一个机关的孩子为了学凫水,竞花一块钱向一个小伙伴买了一个大葫芦。
农村还有端午节前,门前挂葫芦习俗,这还是一段神话传说引出来的。八仙之中的吕洞宾化作卖油郎到一山村中卖油,油价标明后,任人根据所打油的多少而自付油款。于是有好多人都是多打油,少给钱。有一少年也学着别人的样子,也是多取了油而少付了钱。这位少年回家后,将大家多取油,少付钱的事如实给母亲说了,母亲对儿子进行了严肃批评,并责令儿子立即把少给的钱送回去,并对卖油郎赔礼。吕洞宾深感其诚实,于是告诉这位少年,五月初一将有大祸降到人间,在门口挂一个葫芦则可太平无事,躲过灾难。这位心地善良的母亲急忙把这一消息转告给左邻右舍,凡是听到消息的家家户户都纷纷在门楣处挂起了葫芦。果然未过数日,一场特大山洪卷走了没有挂葫芦的人家,而挂葫芦人家则是安然无恙。从此也留下了端午节前几天挂葫芦的习俗。另也有民间传说,是在某一年的五月初一,药王爷下凡,见到人间毒虫横行,瘟病四起,他就把自己装神药的葫芦挂在一家门口,灭虫降瘟,普救众生,留下了这一习俗。
葫芦的谐音为“福禄”,其谐音为“万代”,所以葫芦又是“福禄万代”的一个吉祥象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