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看《孤恋花》的一些感受

(2005-09-15 04:30:18)
分类: 我爱电影(影评)
http://www.168111.com/upload/IMGWSF/2005623902852476.jpg

一个时代的动荡和情殇
起以上小标题,我是有个人想法的,因为当我看完《孤恋花》,我觉得这个悠长的故事,只能在那一个年代,那一个环境下,滋长和开花。它不是我们现代的情和爱,里面纠缠了太多的历史沧桑和时代造就下的无奈与悲辛!

整个故事围绕了三个女人、一个男人和两个时代。
袁咏仪 + 李心洁 + 萧淑慎 + 庹宗华。
40年代,抗日刚结束——沈云芳 + 五宝 + 林三郎。
40年代末,国共内斗——沈云芳 + 娟娟 + 林三郎。

我不知道如何来形容这个我未曾谋面和陌生的往昔乱世。电影基本上都在夜色下悠悠进行着,或许是主角本身在那个环境下必须在暗夜中浮华而出,或许,在那个动乱的时代,人们的黑夜与白天已经混沌一色。古老的唱机加萨克斯风,旗袍加不知名的洋酒,放高利贷的,欺辱妇女的,包小姐的,无所事事纨侉公子,满腹志向却不得志的……构成了当时的一个夜上海。

我要说的是,在这样一个社会中,无论是男的,还是女的,要找到一个优秀的知己,本已是难事,国家不济,人才也流逝。


沈云芳 + 袁咏仪
http://www.moview.cn/dvd/UploadFiles_dvd/200506/20056266430440.jpg
这是一个欲图挣脱男权社会领导的独立女性。她涉世交际场合,与众多男人逢场作戏,从男人那里获求的只是经济来源,别无他物。或许就是因为她身世苦难,一早就进入混乱的男女交际舞场,所以,看透了男女间所谓的爱情,所谓的天长地久。
然而,当她遇到了五宝,这个与她身世相仿,楚楚可怜的女性,她内心的同情与怜爱便油然而生,她百般地爱护宠爱着这个小妹妹,无论对方的境地有多难,她都愿意付出一切甚至自己的身体来交换。

云芳个性内敛又极其渴望独立,她几乎把所有的青春和大半辈子都用在了男女欢爱的交际场上了,然而这份比较特殊和低等的工作,并没有让她丧失尊严,爱上五宝后,这个女子变得极其刚毅而顽强,她敢于拿一切来赌一赌,放高利贷的三爷说要50根金条来赎回五宝,她便不动声色地去筹划,尽管过程是痛苦的——她把自己用三十根金条“买”给了仰慕她已久的王老板,每个周末去陪他欢乐。然而她却还想着在回家的路上,买三斤猪肉给心爱的五宝吃。
为了五宝,她甚至敢于面对拿刀威胁她的三爷。

http://www.tsaofilms.twmail.cc/html/design01.jpg
整个过程,让观众感觉云芳的爱是艰辛而伟大的,甚至有点不值。
个人认为,她如此地巨大付出,一方面是她对五宝的爱,另一方面,也是她的内心需求。呵护这个妹妹,等于呵护自己不幸的过去;全力为五宝换取自由,等于全力为自己的自由争取新的重生!

跟五宝在一起,已是她毕生的梦想和最崇高的心愿——在她和五宝去烧香拜佛的时候,她会许愿求佛保佑她们永远在一起,而不是求佛保佑她有更多的钱,或者更多的自由——在她看来,获得与五宝在一起的时光,就是获得自己最幸福最富有的自由日子。此刻,舞女、高利贷、男人的戏耍、战争的恐慌……对她来说都已经是次要的东西,即使存在,她也全当它们是身外之事。
(镜头例:战争即开始,百乐门关闭,生意冷清,其他舞女都在为生计担忧,只有云芳却开心地说,没有客人,我们自己和自己跳舞。)

这是一个爱情至上的女子,所有的金钱和与男人之间的周旋,在她看来全是粪土,无论她走到哪里,她在做什么,从事什么,她心里只有她的五宝。

http://i2.photobucket.com/albums/y11/wingwing12388/20054298184299115.jpg
在五宝第一次登台演出,演唱《玫瑰玫瑰我爱你》时,音乐轻快地响起,云芳身穿一身花一样鲜艳的红色旗袍,端坐在酒吧间,她的桌子一侧,摆放着一支盛开的玫瑰花,她面带淡淡微笑,静静欣赏五宝,整个镜头却完全展示了她内心爱情的萌发……电影经常运用的暗语场景,在这里,曹瑞原也运用了,而且淋漓尽致,这确应该是整部电影中,最完美的一个镜头。

http://www.tsaofilms.twmail.cc/html/character01-7.jpg
随着剧情的深入,云芳面临了与恋人分离的时刻,她深爱的五宝同样也在迷恋另一个人,且是个男人,男人在她内心既是失望的个体,也是无奈甚至是憎恨的个体。前者,让她从五宝的眼睛里看到了一个年轻的自己信任男性时的影子,后者,是她从五宝和三郎交往的过程中,感觉到她心爱的女人即将落入他人的怀抱,而这个人代表的又是高于她的女性社会的男性人物!这种矛盾的凸现让她除了对五宝说不要再见他之外,已然无法再多说什么了。

上个时代的故事以两个女子回到一起而匆匆走到结尾,下个时代的开始,云芳却最终失去了所爱。

在慌乱逃散的人群中,云芳一手提行李,一手抱着病重的五宝,最后,云芳在人群中跪下来,哭求着经过的人流中有好心人帮帮她心爱的女人。然而,人群无情的涌动,战争的残酷,已经让人与人之间丧失了相助的信念。

http://www.tsaofilms.twmail.cc/html/director06.jpg
五宝死了,但在云芳心里,她还活着,她带着她的骨灰,去台湾寻找三郎。一种更伟大的爱油然而生,此刻,云芳抱着骨灰,打开房门,对它轻轻说:“走,五宝,我带你去找三郎,你要跟紧一点。”我们了解的爱情到底能升华到一种什么样的境界?把心爱的人最终转交给她所心爱的人的手里?
云芳最终把“五宝”交给了三郎,夜色下,她行走街头,开始哭泣,是一个女人为另一个女人哭泣。
我想,我无法做到云芳这样的地步,你呢?

云芳爱上娟娟也是在与五宝相似的场景下,她听到了娟娟的歌声,那种纯净、不染尘埃的清丽让云芳似乎看到了五宝。娟娟要比云芳小很多岁,在她们之间,云芳更多的是长辈的呵护。她几乎到最后是纵容娟娟,她只希望娟娟活地开心,远离痛苦,“痛苦”已经是云芳内心多年来对五宝的感受,甚至成为了她们之间的记忆,所以,这种几乎到了狂热的爱的记忆,让云芳情不自禁地百般宽容着娟娟的深陷罪恶的泥沼。她内心中,只希望让娟娟摆脱痛苦,也便是让她的五宝摆脱痛苦,让她自己摆脱痛苦。

爱上娟娟,其实爱的还是五宝。五宝在云芳心里始终活得鲜艳、活得生动,活得血淋淋!

李心洁扮演的五宝我并不喜欢,可能是我本人并不喜欢李心洁的原因,但是,在电影的下半部分中,经常回放五宝的片段,却又让人感到温馨,觉得那些镜头中的李心洁特别美,或许是五宝在云芳的记忆中特别美吧~

后半部分的云芳,生活虽然有定所,却给人以随波逐流的感觉,她依然把她的爱情深刻得摆放在过去,她依然在为一道记忆的烙疤全情投身爱火。或许就像影片刚开始三郎的姑妈感叹的那句:“生在乱世,有什么办法呢。”

生在乱世的爱情,即如烟云浮华,随风随雨随浪,剩下的只有尘封往事和一颗孤独的心。

http://www.tsaofilms.twmail.cc/html/character01-4.jpg
袁咏仪在《孤恋花》中的演出让人眼前一亮,因为她从影多年,几乎是我第一次看到她演如此内敛而成熟的角色。
记得拍这部戏上海站的时候,我还在吉士饭店遇到她跟她的保姆一起来吃饭,当时看到她清丽而活泼,像个邻家大女孩,一点也没有平时屏幕上看到的那种端庄的样子,跟《孤恋花》中的形象也差十万八千里,当时,真难以想象她吃完饭后是在拍这样的角色。


五宝 + 李心洁
http://www.moview.cn/dvd/UploadFiles_dvd/200506/20056266426143.jpg
这是一个悲惨的女子,由于身世的落难,她被迫签了卖身契,然而老天保佑,她又命中注定跟云芳相遇,让她逃离更惨的灾难。云芳对她的付出,让她觉得自己欠下太多。当她心爱的歌唱可以一展舞台时,她却得不到应有的工资——因为她被卖给了三爷。当她爱上了三郎,她却无法去爱——因为她的救命恩人云芳深爱着她。自由与自由的爱,在她身上出现了双重的矛盾。她从一个救命恩人手里获得自由,却又转瞬间失去了爱的自由。

五宝是个在云芳带动下成长的女孩,她对世界的认识和了解,以及她的价值观、恋爱观,几乎都是围绕着云芳转动,深深受“云芳”这个个体影响着。

http://www.tsaofilms.twmail.cc/html/design05.jpg
电影上半部分拍到最后几集,总有要煽主角耳光的极端冲动。
比如,看到李心洁扮演的五宝冲着云芳歇斯底里地喊叫:“你为什么老是用猜疑的眼光来看我?我告诉你,我没有,我没有,我没有!”——云芳没有发脾气,是因为本身这个角色外表刚毅内心却对爱人柔弱。但是,可能观众大部分都有急噪的情绪,想“拍打”那个不明就里的五宝吧。

再比如:看着三个主人公站立在云芳的房间内,三郎泪流满面,哀求心爱的五宝跟他走;五宝泪流满面,哭着求心爱的三郎离开她;云芳被三郎猛烈一推后,一直以一个看不清表情的恣肆弯着腰支撑在一侧,此刻,画面让我从未有过的烦乱的心理,恨不得跳起来,冲进画面里,先给三郎一耳光,再给五宝两耳光,最后再给云芳一耳光!


http://www.tsaofilms.twmail.cc/html/character02-1.jpg
五宝是幸运的,因为她遇到了云芳,五宝也是不幸的,因为她遇到了云芳。她如张之亮导演在94年导的一部女性题材的影片《自梳》里的杨采妮一样,爱上云芳是因为报恩,爱上三郎,却是因为她真的爱,所以爱。

http://urlbtpic.sogua.com/pic/166/149917.jpg
片子上半部的结尾,五宝送走了执着的三郎,此刻,天空突然下雨(如五宝的内心),大雨倾盆,把五宝整个身体都淋湿,把她内心对爱的真正渴望也浇凉了。云芳了解五宝的内心,所以,当五宝去世后,她便一直在台湾寻找三郎,要把五宝最终交还给三郎。

报恩其实不是爱情,或许五宝错就错在最初接受了云芳对她超越友情的那一吻。而那一个吻和那一个狂乱的夜晚,也终究注定了这一段支离破碎的孽缘……


林三郎 + 庹宗华
http://www.moview.cn/dvd/UploadFiles_dvd/200506/20056266431675.jpg
这是个不懂交际的男人,梦想、爱情是他的完美国度,所以,除了这两样的执着外,他身上一无可取。

他冲动,因为爱上一个女子,他就可以不顾眼前国事紧张,放弃逃生的念头。

他莽撞,三十而立的人,好容易在广播电台获得一席DJ之职,却因为不愿意播放自己不喜欢的歌而跟领导冲撞,并主动辞职。

他轻生,当他了解五宝已死,便也萌发了轻生的念头。

他懦弱,当娟娟被吸毒的柯老雄强行拖走时,他只会对云芳说:“我想,娟娟应该没有事的。”同样是男人,他却无法保护一个弱小的女人,站在云芳面前,他显得极其可怜和渺小。

五宝是三郎的初恋,不可能有第二个女人取代位置,娟娟的出现,则是让三郎重新审视和认识云芳与五宝之间的感情。三郎后来读懂了云芳对五宝的爱,所以,他努力希望通过培养娟娟来尊重云芳对五宝的爱,从而弥补他对五宝的亏欠。

他跟云芳之间的关系是微妙的,他们从最初的情敌,转而成为了最好的朋友,我想,这都是因为云芳,没有云芳的主动接近,帮助落魄的三郎,估计三郎也不会跟云芳走得那么近,假如三郎的眼睛没有瞎,他可能也不会在乎云芳对他的关照。更或许,他们之间都因为一个女人,一个彼此同样深爱的女人。是这个女人把他们俩之间联系到一起。想必,男人之间的情敌是无法做到如此地步的吧。


娟娟 + 萧淑慎
http://i2.photobucket.com/albums/y11/wingwing12388/20054298203790003.jpg

我想,这是个属于极端例子的女性形象,父亲虐待母亲,强奸女儿,把其肚子弄大,又拖到大街上,让所有人来唾弃,说女儿跟别人鬼混有了野种。
这样的父亲,大概全世界也没有几个吧。变态啊!

再看娟娟长大后的经历,在青楼卖唱,遇到的男人都是不三不四的,估计她生命中唯一一个对她友善的男人就是林三郎了,然而她最终却又落入了柯老雄的手里,这个男人,也是个内心极端扭曲的人物,拿玩弄女人使其致死来达到他对社会的愤恨和反叛的发泄。
http://i2.photobucket.com/albums/y11/wingwing12388/20054298212983792.jpg

编导安排下半部分中出现这样一个男人真是给观众视觉上致命的一击啊!
娟娟在如此的摧残下,她的心志早已经溃烂,什么理想啦,美好生活啦,甚至爱情啦,统统在她年轻的心中糜烂了。剩下的只有吸毒和被受虐。她唯一的愉悦或许就是云芳姐对她的好吧。然而,就是这点好,也让她最后丧失在毒品中,迷失了对生活的追求。

娟娟最终对柯老雄的性虐待还是奋起反抗了,但是,此刻,她只有用极端手段来对待极端的势力。所以,她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只是,回头看看,觉得云芳很不幸,所遇到的两个心爱女子,命运一个比一个凄惨。
http://www.tsaofilms.twmail.cc/html/character05-4.jpg

结尾
《孤恋花》中描述的女性情爱其实并不是典型,它具有特殊的时代背景,以及历史的背景。所有故事中的人物遭遇也是只在那个特殊的时代才会遭遇的。尽管性虐待在现代的社会中,依然存在,但是,这并不是代表lesbian的典型故事。所以,这也是我个人觉得这部电影中缺少的魅力的所在之一。

电影在上海和台湾两地拍摄,在上海,动用了很多上海优秀的演员,也是我们国内优秀的演员,如魏宗万老师(主演《三毛从军记》),刘昌伟老师(主演《英雄泪》),甚至还有东视主持人刘兵(突然想到,前两位我都曾经跟他们面对面接触过)在《香樟树》中出演司马小松的王伟华在此剧上半部分也有出色演绎。

这些演员担任了剧中的配角,却把这些小角色都演得很好。(除了那个演表嫂的,台词念得我寒毛一阵一阵起)个人觉得,编导应该给这些小角色以更丰富的人性化的丰满,特别是如魏宗万演的三爷,魏老师几十年的演艺生涯,以细节称道,假如能再多点刻画、台词和出镜,“三爷”这人物绝对可以在大师级的魏老师手下演得更生动,更富有人性化。

下半部分的台湾拍摄,观众也可以看到很多台湾知名的老演员,如内地人比较熟悉的李昆(在《逆女》中演丁天使的父亲)、范瑞君(在《逆女》中演徐姐)。

总得来说,这部电影的节奏舒缓,是很多喜欢看舒缓节奏的朋友喜欢的那种。画面优美,音乐也很女性化,里面的主旋律运用了人声、钢琴、萨克斯、唢呐都分别演绎,特别是唢呐部分,更显得把整个故事的凄凉、沧桑烘托了起来。

结尾是云芳搀扶盲人三郎走在蜿蜒的山路上。镜头很美,也很凄凉。但我不喜欢这个结局的拍摄手法,这仿佛是一个人正在大喘气突而瘁死。我不知道经历了这么多,他们到底最终在做什么。在云芳如此强烈地几乎是牺牲精神地去全身心地爱这两个女子后,命运是否应该还她一个应有的爱的归宿?在结尾,我没有看到。
我想,这不是一个历史遗留的问题,我认为是导演没有处理好的问题。http://www.ladyscn.com/bbs/images/post/smile/em07.gif

(以上是我匆匆看完后的匆匆感想,有想到更多的,还会再来添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无题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