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实验成果展示活动总结
(2010-10-14 08:25:01)
标签:
课堂教学长方形老师们教育 |
分类: 课题研究之模式探讨、小结 |
课题实验成果展示活动总结
10月12日,我校成功地举办了阳泉市“基于数学思考的小学生数学能力培养研究”课题实验成果展示活动。活动中,我们进行了五项内容的展示:课堂教学展示、学校实验成果展、教师实验成果、学生作品、教师研修活动。
一、课堂教学展示
我校高建萍、刘艳萍两位老师为大家展示了两节“动态生成的”、“富有灵性”的课堂教学,让所有参观者都倍受启发,同时也引起了大家深深的思考:
高建萍老师教学的《角的初步认识》一课中,高老师能很智慧的在知识的易错处、概念的易混处、知识的关键处、能触动学生的思维处不断的给学生设置障碍,让学生在陷井面前争论、反思、归纳,从而让学生对“角”进行了很好地构建。
如,当角从生活实物中抽象出来之后,老师问:“同学们,你们认下角了吗?”之后,在黑板上点一个点,问学生:“这是角吗?”(学生爱犯的错是:指角时,手指顶点,介绍角在这儿)高老师充分预设到了学生的可能性问题,让学生在建构角时,就直面错误,从而很好的让学生理解了“角”......
再如找扇子里的角。当学生找到一个角后,老师出示自己找到的角:扇面顶上的“非角”,引起了“阵阵轰动”......学生们不仅否定了这个答案,还从中又找到了大大小小好多角。这时,学生们的思维是开放的,生成的。
此外,高老师还很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使得学生体验很深。
建议:1、注重适时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
商榷:判断下面图形是不是角。这个题的前面学生已找并判断了很多生活中的角,而且也有过“陷井”,这里再判断是否重复而没深度?如果改成“分类”,学生不仅仅是会分类,还会从中找到共性,并且能看到不同方向的角,从而使角的空间概念深刻烙入脑海。
刘艳萍老师教学的《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一课中,刘老师非常关注学生的探索与归纳,注重提炼知识的核心,使得学生能非常直观又深刻地形成了长方形周长计算的空间观念与逻辑思维。而且,不断地追问激活了学生潜在的意识,使学生学会了有效思考,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
如,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这三种方法的提炼,使得学生清晰理解周长计算的同时,对周长的意义、长方形的特点也更深刻地理解,并很巧妙的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
此外,刘老师的练习设计层层深入,使得学生在不同形式、不同情景中,对本课的知识得以较好的掌握。
建议:练习题,判断:一个长方形的长4dm,宽6cm,周长是20dm。
这道题蕴含着很多数学思想,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一题多解。所以,应该关注学生的生成,有效利用资源。(老师们可以在这一题上发表评论与看法)
商榷:我们提倡:没有练习的课堂是不完整的课堂教学,练习注重适应性、针对性、层次性的基础上提倡开放性和综合性。但是,一节新授课,过多的练习能引起我们什么样的思考。
总之,两节展示课,以其独特的风采,很好地把我们学校实施课题以来的课堂教学呈现在了大家面前。同时也使我们对新课标认识更深刻。
二、学校实验成果
我们展示了我校实施课题的研究方案、阶段性总结、结题总结报告、实验成果等资料。
三、教师实验成果
我们成功展示了老师们的教学论文、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案例、课例研究、获奖成果等,以及我们的教育教学博客。其中,我们的博客受到了与会教师的一致好评:老师们在博客中有收集的资料、有读书笔记、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教学反思、教学案例、课例研究、教学感悟等。博客成了老师们自己的课堂教学电子资料库。它便于存放,便于检索,宜于整理,不宜丢失,同时也是大家交流互动的有效平台,使得大家互相启发,共同进步,成为了自已教学的有力帮手。总之,博客是教学反思工具、交流与协作的工具、展示教师才华的平台、是相互交流,相互讨论,相互学习的平台。
四、学生作品。
我们展示了:数学日记、数学小报、纠错本
五、教师研修活动。
共研课、同课异构、评课议课、学课标明目标、课题申报、关于分层作业的探讨、单元备课教研记录、专题研究活动记录、校本课程开发、错题档案等非常系统、规范地将大家引入了不同思考的境界。其中,分层作业的探讨与“错题档案”引起了其它学校老师的学习与研究欲望。
错题档案的好处:一是利教。“前事不忘后世之师”,备课时翻翻档案,瞧瞧学生踏错的足迹,教学时在“错误易发地段”提醒学生“翻车”,使他们少进或不进知识误区,少走弯路,经过长期努力,学生的学习质量自然会趋优。二是利学。通过错题集,帮助学生把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失误,疏漏,错误及时的记录下来,能够帮助学生学会归纳问题,分析问题,梳理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错题集,引导学生对错题进行认真分析,仔细寻找产生错误的原因:是概念不清还是能力欠缺?是理解不透还是应用失误?从而帮助学生汲取教训,总结经验,争取不再出现类似的错误。实践证明,错题档案是一本简单又实用的备忘录,是学生走向成功的铺路石,也是教师提高教学效率的有力手段。
最后,我们聆听了市教研室张长海老师给我们作的讲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烙深数学的印。老师们带着收获,带着思考、带着新的追求结束了一天的活动。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深深的认识到,要想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高老师们的专业发展水平,提高学生的发展,我们的科学规范的管理与引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老师们研修活动的深入开展是我校较好较快发展的必经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