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实施“分层教学”的思考与困惑

(2009-07-13 14:42:34)
标签:

教育

分层教学

激励手段

层次

差异

分类: 课题研究之教学反思

实施“分层教学”之思考与困惑

 

    “分层教学”让我们几多欢喜几多忧。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从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实际水平出发,以他们的“最近发展区”为发展目标,遵循教育规律和学习发展特点的一种教学实验模式。实施“分层”教学,使老师们理念进一步更新,教学更加鲜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不同的发展,成了老师们的教学关注点。尊重差异,发展个性,实属用他山之石攻克教学质量之玉,优化课堂结构的同时,感染了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尝试到了成功,体验到了喜悦,促使他们在自己生命的节点上闪烁智慧的火花!

    然而,在“分层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不少问题和困惑。

    1、学生的层次(优中差)不可固定,为的是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同时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可是,对于“边缘”学生,界限如何划分才能既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又能使其有效发展。

    2、分层练习时,对于基础练习,优等生短时间做起后,如果急于反馈吧,中差生则失去练习机会,从而起不到“夯实基础”之作用。如果不反馈吧,优生做完后的多余时间该做怎样的练习才能让老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都照顾到。

    3、实践发现,分层作业是因内容而定,不是天天如此。但是,由于我们的教学时间有限,面临100名左右的学生,分层作业的批阅与反馈给老师带来了很大负担,如何协调呢?如果没有激励手段,学生的学习会疲劳,尤其是优生,不愿意动脑,为的是追求一种快,一种浮浅的成功,因而只愿意选择基础作业。针对这种情况,不可缺少的激励手段又给老师带来了很大的负担。如何在重视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同时,减轻老师的负担,使老师有更充足的时间备课呢?这是我们不能不研究的一个课题。

    此外,在实施“分层教学”时,我们必须注重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实行分层次教学并不难,难的是通过分层次教学能否使基础差的学生在不同的起跑线上追赶上来。使优生的发展空间更广阔。如果不能,那么这种方法学生不认可,家长就更不认可。分层次教学也就成了一句空话甚至是扭曲的教学。

    2、分层次教学中,对优生不是不抓基础“直线跑”。基本方法和基本思维方式的培养仍然是不可缺少的。

    3、注重动态多样的评价机制。从静态的观点上来说,学生在智力水平、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方面,是存在不可忽视的差异的,但是从动态的观点和发展的潜力看,学生是天天向上。如果不用多样化的方式评价激励学生前进,那就是把学生的差异无限放大,这显然是违背学生具有巨大可塑性这一成长规律的。

    4、分层教学的同时,要和常规教学有机整合,而不能孤注一掷。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分开层次,承认差距,拓宽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是为广大学生提供了更好的机遇,更多的机会。基础的不同只能代表昨天,今天的奋斗更加重要。实践证明,长期坚持分层教学必会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最终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教学理念。然而,细节决定成败。问题与困惑就是我们研究的课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