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气候寒冷,採取种种措施保暖是人体适应自然的必然结果。于是暖气、空调、煤炉一应而上;棉衣、口罩、帽子等“全付武装”,如此虽让寒冷“望而却步”,但过度的或不当的捂寒又会捂出病来,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室内病”。其实,“室内病”不是医学上的疾病分类,它是由不同原因,因捂寒而致不同疾病的人为俗称。究其病因均与捂寒措施有关,兹归纳如下:
一.空调:冬季,空调给人带来了工作及生活上便利和舒适。然而,长期在空调环境中生活的易患空调综合征。表现为鼻寒、咽喉干燥、头痛、免疫功能下降等;空调温度设定太高,室内外温差超过25℃以上,进出室内外,极易患感冒,一些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则容易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中风、面神经瘫痪等。
二.暖气:冬季,北方人生活在暖气的环境中,为了更好地保暖,人们基本上门窗紧闭,老年人与一些慢性病人更是足不出户。如此时间一长,由于空气混浊,二氧化碳增多,容易引起“暖气病”,出现头昏、出汗、咽喉干痛、胸闷不适等症状。
三.煤炉:每年冬天,因煤炉使用不当,引起“一氧化碳”中毒常有发生。如今,在农民工进城的大潮中,住房简陋,设施不全,冬天取暖全仗煤炉为主的家庭不断增多,使用不当,更有后顾之忧。
四.过度保暖:有些人十分怕冷。晚上以棉被蒙头而睡,于是漫漫长夜,吸入混浊空气,次日醒来不仅头昏脑胀,神疲怠倦,久之,还会降低人体免疫能力。另一些人,衣服穿着太多,口罩帽子一应俱全。过度保暖的结果降低了人的抵抗力,更易受凉感冒。
五.湿度过低:冬季,空调、暖气的使用,空气湿度有所降低。当空气湿度低于40%时,感冒病毒和其他能引发感染的细菌繁殖速度加快,也容易随着灰尘扩散而引发疾病。冬天门窗紧闭又使空气更加干燥、更加混浊不堪,给细菌、病毒的生长繁殖、传播提供了条件,使各种呼吸道传染病由此增加。
冬要捂,捂要捂得有度,否则会得“室内病”。预防“室内病”须控制室内温度、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湿度、注意调节饮食及补充水分、适时增减衣物,并要正确睡眠。只有科学合理地做好冬季的保暖工作才有利于人体健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