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爱打招呼怎么办?六大方法让你的孩子开口叫人!

记得子仪上幼儿园之前,在家里十分活波,我们一直坚信她是一个不认生、不容易被放单的孩子。但到了上幼儿园后的表现却令我们颇为意外。子仪不仅不愿意和老师、同学打招呼,还不愿意和大家分享玩具,参加集体活动也不是很积极。本来以为过了分离焦虑期就会有所改善,但一个多月过去了,情况依然没有改善。本来我们以前也没有强迫孩子一定要和我们的熟人打招呼,因为考虑到他们对于子仪来说,就不一定是熟人。所以就一直没对她做要求,只是要求平时自己做好就行了,孩子就会慢慢改善。但慢慢观察发现,事情并非如此,孩子无论见到谁,都不爱打招呼,包括自己的老师。每个孩子有自己选择的权利。也许只能多点耐心去引导,慢慢让她开口。
http://s9/mw690/001gs2nTzy7eH3PB9eo08&690
宝宝不愿意叫人的现象出现时间并不一致,因人而异,往往在宝宝语言能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一般为2岁左右。2-3岁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此时的儿童变得特别喜欢说,词汇量迅速增加,基本理解常用的简单句型,并能用简单的复合句来表达意愿。2岁后期会用“我”来表达自己的需求愿望,开始把自己从客体中区分出来,而言语的发展促进了自我意识的萌芽。一项针对1000多户的家庭调查显示,2-4岁的幼儿中,80.2%已有相当强的自我主张意识,越来越多不到2岁的孩子已经有了逆反情绪,这个年龄比前几年提早了近一年。当宝宝们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初具独立思考的能力,面对爸爸妈妈一如既往地频繁要求叫人,宝宝心里的小情绪自然会抬头。 妈妈的朋友宝宝还没有认识呢 ,怎么就要叫他们了呀!小孩子多少都会有些怕生,如果家里一下子来了一群客人,面对这么多陌生的脸,宝宝往往都会失去原有的活泼,变得有些呆。要宝宝叫人,更要有一个熟悉接受的过程,而如果有的叔叔阿姨面相不善,宝宝避之唯恐不及,叫人?等等再说哦。 我喜欢这个阿姨的卷头发,但是现在还不想叫她。这个阶段的孩子的注意力跟大人想的不一定一致,孩子往往会注意一些被大人忽视的细节。当宝宝专注于阿姨的头发之类,很容易会忽略爸爸妈妈叫人的要求,可不,他正在一门心思想自己的小心事呢。昨天叫了好几个奶奶,今天怎么又来个奶奶啊?小宝宝觉得有些烦,每次都是按爸爸妈妈一次又一次重复的指令,称呼各位亲戚朋友,难免会觉得千篇一律,没有意思,懒得理睬了呢。 做啥老让宝宝叫人?我就是不叫!2-3岁的小孩随着自我意识的逐渐形成,开始有了属于自己的想法。因此,他们悄然告别了“惟命是从”的年代,自己拿主意来决定该干什么,宝宝们自己做决定,不要那么听话地叫人啦。“开口”不难错误的做法如前分析,有时宝宝不肯开口,只不过是有些小情绪。
http://s15/mw690/001gs2nTzy7eH3U8NhIae&690
有的父母往往会这样说:“叫了阿姨才有巧克力吃”“宝宝越来越不乖,都不肯叫人,妈妈不喜欢你了”,诸如此类的说法都会给孩子一种逼迫他的感觉,往往适得其反,宝宝通常会用一声不吭作为反应。你可以淡然处之,当宝宝拒绝叫人,父母不再继续纠缠,把话题转移,这时候,放轻松的宝宝反而有可能会想要表现一下,自动自觉地重新开金口;如果有其他小孩同时在场,而这个孩子很乐意叫人,就适当地利用一下这个条件。表扬大方叫人的孩子,利用宝宝好胜争宠、爱模仿的心理打开金口。让孩子慢慢来父母不必觉得自己是个失败的家长,给自己增加这方面的压力。相信宝宝在您及时、合理地引导下会逐渐改善不爱叫人的习惯。给您如下几点建议:http://s16/mw690/001gs2nTzy7eH3T6WLB0f&690
01参与其中,帮宝宝热身
如果你的宝宝是慢热型,不愿意加入小朋友们的游戏,那下次带他到滑梯那里后,先别忙着躲到一旁刷朋友圈,跟他一起玩一会儿,等他玩得高兴起来,你再后退几步看看。等他完全自在了,你再完全退出。宝宝不是不愿意跟小朋友玩,只是需要一点儿帮助。
02一小步一小步地突破
你当然希望宝宝一到玩耍的地方,就马上跟伙伴们打成一片,玩得high翻天。可不是每个宝宝都是这个类型。强行把他推向人群,多半只会让他更加抗拒集体活动。开始时只选择人不那么多而且环境相对安静的活动。如果宝宝喜欢游乐场,就挑人比较少的时候去,这样他也许会玩得更加开心。小进步也是进步,积少成多。
03鼓励宝宝的每个积极行为
宝宝退缩时不批评,但进步了一定要夸奖。不管是多么小的努力,也许是能够伸手和别人握手,或者是在别人玩时能在旁边帮忙捡球,每次都要赞扬宝宝的进步。夸得具体些,让宝宝知道他哪个行为做得好,这样他更有信心继续尝试。
04不给宝宝贴“内向”标签
任何标签,不管是“天才”还是“内向”,对宝宝都没什么好处。你或许只是在向别人解释为什么宝宝不跟人打招呼,为他的行为找借口。但是,如果你说的次数多了,他可能会开始相信自己就是个内向的人。可他想都没想过自己是个什么性格的人。同样地,你的宝宝可能不认为害羞是个大问题,因为对他来说这是非常自然的事。
05帮助宝宝表达感受
替他说出心中的感受,让你的宝宝知道,你理解他的感受,这样他心里就会舒服多了。宝宝对自己情绪的认识还有限,表达能力也还有待提高。他不高兴,却不一定清楚地知道为什么不高兴。你可以说:“小朋友们一起太吵了,有点烦是不是?”或者“你担心小朋友弄坏你的玩具是吗?”
06不必过分担心
不必担心,焦虑对你和宝宝都没有好处。有时候,你很难判断宝宝的腼腆是天性如此,还是阶段性的发育特点。不管怎样,如果你不为此过分担心,对你们两个都会更好。
http://s16/mw690/001gs2nTzy7eH41adQjdf&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