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photoshop学习记录

(2009-10-10 00:34:38)
标签:

photoshop

ps

数码处理

相片处理

人像处理

分类: photoshop

Scott Kelby的《the Adobe photoshop CS3 book for digital photographers》,大概看了一遍,感觉蛮不错的一本书。作者本身精通摄影,针对性比较强,虽然是CS3版本,但一些方法是通用的。把一些对我有用的简单记录如下,便于日后查阅。

 

1. 自动裁剪和修直

    扫描旧照片的时候比较有用。就是当一次扫描了多张,是同一个文件时,ps可以自动切割处理,例如下图,使用File——automatic——crop and straighten photos

photoshop学习记录

 

2. 校准颜色

    这个就相对实用一些了,不过还是有点麻烦的,但对于好照片来说,应该是必须的过程。

1) Ctrl+M打开曲线对话框,下面三个吸管,分别校准暗部、中部、亮部。如果以前没设置过,先设一下。

2) 双击左侧的暗部吸管,RGB设置为10 10 10。中部的设置为133 133 133,亮部为245 245 245。可以设置保存成默认。

3) 单击暗部吸管,在图上找到暗部色彩来矫正暗部。找的方法是:按住Alt键,单击最左边的滑块,图像变成纯白,在向右边拖动的过程中,最早显示出来的部位就是最黑的地方。

4) 同样的方法,利用最右边的滑块和第三个吸管来矫正亮部。中间的中灰色校正,找这个颜色比较麻烦,懒的话就别校了,具体找的方法书上也有专门的一节讲解,这里不记录了。

 

3. 调整肤色

    发现他也使用平时我喜欢用的ctrl+U来分别调各种色调。不过他比较爱折腾一点,总是先慢慢选择区域,然后羽化了才校正,例如减少脸部的黄色、红色,让皮肤更白。

 

4. 黑白转换

   讲了蛮多种方法,比较不错,值得学习。我比较喜欢用的有两种:

1) image——adjustments——black & white,这个比较nb的是可以在图片上直接点击拖动,ps会自动识别是哪个颜色,并且加深或者减淡(取决于拖动方向)。也可以勾选tint,添加一些色调。

2) image——adjustments——gradient map,一种映射的方法,对比度很突出而且自然是喜欢它的主要原因。同样可以自己添加渐变点、颜色来控制细节。

    另外,作者好像比较喜欢用图层面板的adjustment layer,添加控制图层来实现各种效果。这样当然是有好处的,可以随时反悔嘛。另外,还可以加各种图层的效果啦。

 

5. 去黑眼圈

    不太确定自己是否会这样搞,先记下来。用图章(S,我也经常用这个,只不过没试着调过),设置opactiy为40%,mode选择lighten。选好合适的部位作为取样区域,设好合适的粗细、hardness,然后在黑眼圈上面慢慢画...

    试了一下,估计不同的人得用不同的opacity,不过其实不花太多时间,熟练了也就分把钟一个吧。

 

6. 好莱坞高光

    专门对付特写人像,我喜欢。

1) 通道面板,对比一下R、G、B,将某个通道的选区载入(按ctrl键单击就好)。通常不选R通道,因为对于人脸这个通道往往比较亮。蓝色、绿色选一个,蓝色如果不太暗则选蓝,不过我通常选绿色。

2) 回到RGB,回到图层面板,直接ctrl+J,把刚才的选区内容复制到新图层。按Ctrl键点击新出来的图层,再获得一次选区,然后ctrl+shift+I反选,再到原片的图层上ctrl+J得到另一部分。

3) 刚才得到的两个图层,第一个亮部的区域,图层模式选为screen(滤色),第二个暗部的区域模式为multiply(正片叠底),然后调整这两个图层的opacity,看着爽就行,估计差不多40%~80%的样子,不好说。

    发现作者非常喜欢用screen和multiply这两种模式,尤其后者。加亮就screen,加暗就multiply,然后开始调opacity。

 

7. 美化嘴唇

     这个好这个好,性感小嘴。

1) 最讨厌的一步,但也得搞。把嘴唇的区域选出来,他用的磁性套索,然后再稍稍修改。选习惯了还挺快的其实。然后羽化一点点,1到3个像素吧。

2) ctrl+J,又来了,把嘴唇在新图层中复制一份。滤镜,filter——artistic——plastic wrap,highlight strength设为18,detail设为14,smoothness设为7。其实可以改啦,我就试着改过,主要还是取决于图片的大小。用微距镜头拍了个大嘴唇特写,这个设置明显就不合适了,不过就是围绕这个范围,嗯。

3) 确定后,图层模式改为soft light,调一下透明度,70%到80%的样子。下面的才是性感的关键。

4) 按住ctrl点击嘴唇图层,载入选区后select——color range,然后下拉框选highlights,把高光部分选出来,然后在该图层ctrl+J复制一份。

5)将这个新的嘴唇高光图层的模式改为color dodge(颜色减淡)。可能发现嘴唇边缘有多余的亮光,也就是性感过头了(试了一下,有时出现,不一定),这个好办,给该图层加上蒙板,然后用柔和的画笔把多余部分蒙板蒙掉就ok。然后就又是调opacity咯。

6) 这步不一定,不过我常用。就是如果发现嘴唇性感了,但是可能看上去略变大了,不要紧,先合并图层,把刚才那两图层合掉,然后就是滤镜liquify,我的最爱。

 

8. 增白牙齿

    嗯,没得说。先把牙齿区域选出来,他还是用的磁性套索。羽化一下,1到3个像素,ctrl+U,黄色的饱和度减少,整体的明度增加,ok了。

 

9. 皮肤柔和

    啧啧啧,这个方法最后出来的效果居然看上去不是那么的假,不错。

1) ctrl+J,复制一份,高斯模糊一下,Filter——Blur——Gussian Blur。20到25的样子吧,图片分辨率越高,数字应该用的越大。

2) 图层opacity改为50%,不过实际操作中,在最后完成以后,我还常常微微修改这个值。

3) 最扯蛋的一步来了,把刚才那个用黑色蒙板蒙住(按住alt键直接单击蒙板按钮就可以),然后选好柔和的画笔,用白色在需要柔化的地方绘制。注意细节地方不能画,例如眼睛、鼻孔、嘴唇。“[”和“]”可以改变画笔的大小,很方便。画的时候不用太担心边缘,稍微注意就好,头发画进去一些没关系。

4) 校正一下刚才的区域,可以直接去蒙板试图看(按alt键在蒙板上单击)。

5) ctrl键按住,点击蒙板,把它载入选区。去原片的图层,ctrl+J弄一份柔化的地方出来。ctrl+shift+U把它的颜色去掉。

6) 用滤镜恢复一下它的纹理。先只让这个图层可见,方便操作。Filter——Other——High Pass,先拖到最小,然后慢慢往回拖,观察细节,觉得够了就行。我一般用40到50的样子,如果哪天能换个1Ds系列的机器,数值估计就不是这个了...

7) 让所有图层都可见,把刚才这个纹理的图层弄到最上面。图层模式选为soft Light。调整opacity,50%差不多吧,看着改咯。

 

10. 红外效果

    最后的那种伪彩色红外,用到合适的风景上,还是蛮不错的。

1) image——adjustments——channel mixer,推荐使用图层面板的adjustment layer,添加控制图层来实现,这里就这么用吧。

2) 勾选最下面的monochrome单选框,设置为灰度模式。

3) 红色改为-50%,绿色改为200%,蓝色改为-50%。然后一个这个为基准,自行调整...例如想让白色变得更白,加大红色分量,让黑色变得更黑,降低蓝色分量。例如调为红色0,绿色200,蓝色-100。

4) ok了,可以改成黑白的,对比一下效果,红外还是蛮别致的。

5) 伪彩色红外效果:首先必须是图层面板的adjustment layer添加的红外效果。然后复制原始图片的图层,拖到最顶端,也就是不受红外效果影响。模式设置为overlay,opacity试试50%,效果还不错哈~~

 

11. Lab锐化

    作者用了一些篇幅来说锐化,lab锐化是值得学习、使用并编写到action里面的,当然偷懒的话就smart sharpen也ok啦。

1) Image菜单,mode选Lab color。

2) 去通道面板,看到Lab、lightness、a、b。这时,图片的细节都存在lightness通道中,色彩被分离了出去,对它进行锐化可以避免很多问题,例如色晕。选该通道,用USM锐化(Filter——Sharpen——Unsharp Mask),数值差不多就行,例如amount选85%,Radius选1.0,Threshold选4。如果觉得不够,可以ctrl+F反复使用。

3) 把图片改回RGB模式。

 

12. 作者的肖像终结术

    对于人像,做完调颜色、去痘痘、修鼻子嘴巴、柔光等等后,作者通常会这么弄一下,我试了试,效果相当不错。

1) 用Lab锐化,不过值设置得非常夸张,amount选120%,Radius选1.0,Threshold选3,低分辨率照片可以amount小一点,80%的样子。

2) 回RGB模式后,ctrl+J复制图片,然后高斯模糊,20。

3) 把这个模糊的图层opacity设置为20%左右。

    效果即发光,又不失细节。在合适的照片上用会相当棒,可以做成action。

 

13. smart sharpen

    这个锐化平时用的很多啦,这里提一下,注意remove下拉框,一般选Lens Blur。在照片拍模糊的时候,也可以用这个滤镜做一点点补救,选Gaussian Blur或者Motion Blur,这点在这本书的官网上有补充下载的pdf,里面有提到。

 

14. 自动拼图

    我不喜欢拼接的风景,从来不拍,不过在看展览拍长卷轴的时候可能会用到。bridge里面先选中要拼的图,然后Tools——photoshop——photomerge可以直接调用该功能。ps里在File——Automatic——photomerge。可以自动拼,不需要关心曝光、白平衡什么的,它就是能拼好。只要拍的时候保证相邻的图有20%的重叠区域就好。

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帮助:

photoshop学习记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