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荠菜花儿煮鸡蛋(梦醉清风的原创微散文)

标签:
365梦醉清风原创微散文三月三荠菜花儿煮鸡蛋情感 |
分类: 微信散文 |
三月三,荠菜花儿煮鸡蛋
(梦醉清风的原创微散文)

其实,三月三,荠菜花煮鸡蛋是一种传统的习俗,在古代主要是为了预防春疫。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讲,荠菜虽是野菜,但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维生素B和维生素C,而且钙、铁的含量也比较高,这些营养元素对人体的健康是有好处的。
荠菜花与鸡蛋一起煮,营养价值也很高的,因为鸡蛋的蛋白质含量高,卵磷脂、维生素A也丰富,这两种营养食物放在一起自然对身体有好处。荠菜,别名地菜、护生草、鸡心菜,其根、花、籽均能入药。《诗.邶风.谷风》有“谁谓荼苦,其甘如荠”。
荠菜,为十字花科,一年生草本,性喜温和,耐寒力强。野生于田野。全草含荠菜酸、生物碱、氨基酸、黄酮类等成份。嫩株可作蔬菜,带花果的全草入药。性凉,味甘淡,功能凉血止血,主治吐血,尿血,崩漏,痢疾等症。近用治肾炎,乳糜尿等症。
荠菜花儿煮鸡蛋,是最常见的一种吃法,可以凉血止血、补虚健脾、清热利水,俗传吃了可以明目,且荠菜花儿煮鸡蛋简便易做,民间有“中午吃了腰板好,下午吃了腿不软。”的说法,吃荠菜花煮鸡蛋,可以去风湿、清火,腰腿不痛,还可预防春瘟。
荠菜,谐音是“聚财”,所以有的地方在三月三祭祖,借助祖先的神灵和财气,将新鲜荠菜洗净后捆扎成一小束,放入鸡蛋、红枣、风球,再配两三片生姜,煮上一大锅,全家吃,既可交发财运又可防治头痛头昏病,这样便形成了一种民间特有的食疗习俗。
在物质贫瘠的年代,荠菜是容易采到的食材,而鸡蛋,平时都是要拿到集市卖了换家用物资物品的,除了过节或家里临时来的尊贵客人,平时几乎很少见到与鸡蛋相关的食物。但每到三月三,父母会把野外采挖来的荠菜花与洗干净的鸡蛋一起煮给我们吃。
在故乡,有:三月三吃了荠菜花儿煮鸡蛋,不会生痱疮之说。那时,见到母亲做荠菜花煮鸡蛋时,我会早早地围在灶台边等候,见锅盖被热腾腾的蒸气顶得卟卟卟地冒泡,便馋涎欲滴地盯着灶台,尽情地吸吮气泡中飘出的荠菜花儿融合着鸡蛋的浓香。
中药里,荠菜的药用价值非常广泛,被誉为“菜中甘草”。今年的三月三,我提前去野外采了些荠菜花儿,买了草鸡蛋,静静地煮了一锅记忆里回味了多少次的美食。感觉时光匆匆,岁月无痕,人生多变,唯有记忆的时令美食与趣味,不能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