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伍子胥鞭打龙石臼》

(2025-05-06 08:19:07)

伍子胥鞭打龙石臼》

亳州利辛县大李集镇解楼村黄母园路边,有块巨石上隐约辨析龙的隐形,当地人称之为抓臼,更多的传说是伍子胥鞭打过的龙石。那龙形是伍子胥的钢鞭印。说起来,这话已经很久远了。

《伍子胥鞭打龙石臼》

春秋时,现今亳州市的柳叶县出了个杀富济贫的强人,名叫柳展雄。手下有精兵强将不计其数,屯兵在古城称王。柳展雄的兵有多少咱不知道,只知他在将集(江集)阅兵集(胡集)上擂鼓,旗集(齐寨)上舞旗,寨上休兵,其规模之大可想而知。

柳展雄治兵有方,军纪森严,对贫苦百姓秋毫无犯不说,灾荒年还开仓赈灾,百姓们都很拥护他。贪官污吏起先纠结流氓地痞,联合官府兵丁征剿,结果被他打得落花流水,一提到柳展雄俱肝胆破裂,望而生畏。为此,他雄聚一方,整日里操练兵马,扩充实力

一年,伍子胥护送马娘娘,从齐寨那里三孔桥,飞马渡过乌江后,来到柳叶县,由此经过,被柳展雄的副将金钱豹误劫。金钱豹熊背虎腰,双锤舞动呼呼生风,有万夫不挡之勇。伍子胥双鞭上下翻飞指东打西,四两拨千斤,使得金钱豹双锤时有走空。两个人马打盘环,插招换式,转眼间就是几十个回合不分胜负。

柳展雄高瞻远瞩,见金钱豹不是伍子胥的对手,便催马上去,接着与伍子胥鏖战。两人打了十几个照面,柳展雄见伍子胥鞭招千奇万化,暗自称赞伍子胥是盖世奇才,伍子胥也试出柳展雄的武功非同一般,心中称赞柳威武英雄。两个人棋逢对手,只杀得天昏地暗,从中午打到下午也没分出输赢来。

《伍子胥鞭打龙石臼》

柳展雄以地理熟为优势,伍子胥则仗手中鞭技压群雄为特长。两人斗智斗勇,丝毫不让。俗话说:强龙难压地头蛇。柳展雄的部将擂鼓助威,心地塌实愈战愈勇,伍子胥虽孤军作战,但他毕竟是久经沙场的强将,又有胯下宝马乌骓马相助,压根儿也没把柳展雄的兵将放在眼里。两人从下午又挑灯打到深夜还是决不出胜负,只得各自收兵等明日再战。

柳展雄惜才如命,收兵忙吩咐兵丁备酒宴送到伍子胥营寨,伍子胥也不客气尽数收下。他不敢大意,夜不睡眠地守护着马娘娘等一干人员,至天明才和衣打个盹。

《伍子胥鞭打龙石臼》

柳展雄见伍子胥技高一筹,又有胯下宝马乌骓马相助,硬碰硬一时难以取胜,便心生一计。第二天,两人披挂上阵。柳展雄这回没骑马,脚踏在一个大石臼上,这个大石臼是柳展雄练武用的,都说他力能举鼎,柳展雄想要跟伍子胥比一下谁的力气大!

少作寒喧,柳展雄摆出东道主的姿态说:伍将军今天咱们比比谁的力气大如何?”说着指指脚下的巨石看谁将此石臼举起走上十步为胜,你意下如何?”伍子胥赶路心切,痛痛快快地应了下来。柳展雄接着说:伍将军千里迢迢来到此处,自然要先亮招,如将此石臼举起走上十步,我柳某甘拜下风,让出一条路来任你走不说,川资路费均由出。

伍子胥听了双手一抱拳:柳英雄真乃爽快之人,如此说来,伍某献丑了,请看。伍子胥实际心中有气,心里说你柳展雄就会找茬,我把石臼打碎,看你还有啥,说着把绊甲丝绦一掖,左手举鞭,运足十分的气力猛力砸下。只听一声声啪啪脆响,如晴空炸个霹雳,震得人们耳鼓生疼。再看那块巨石应声一道白光电石,一条青龙摇头晃尾,四爪挂云起在空中。

伍子胥和柳展雄做梦也没想到有此变故,俱都目瞪口呆不知所云。原来,此石叫龙石臼,北刘庄南边叫“老龙窝”。

《伍子胥鞭打龙石臼》

只因青龙在天上犯下律条才被罚下此处,至今已经压了近千年。正好今日难满,借助伍子胥的鞭力破石而出。

半晌,柳展雄深施一礼:伍英雄,柳某得罪了,请随小弟寒舍一叙。伍子胥从心眼里敬佩柳展雄的为人,爽快地应邀。柳展雄下令收兵,吩咐兵将护送马娘娘上柳叶县歇息。顿时,柳叶县如过年般热闹,杀猪宰羊,窖酒飘香,招待伍子胥一行。酒足饭饱,柳展雄打发兵丁带着厚赠的川资路费护送伍子胥上了路,留下了这段千古流传的佳话。

后来,柳展雄不知了去向,有人说他被天帝招去当了河大王。黄母园东边古墩传说是柳下古墓,有人讲是“柳下惠墓”,也有人讲是“柳下跖墓”,到底是谁的墓,或许只有大石臼能说的清,唐朝时还传说“柳下”化身白龙照顾他的后人,就是阚疃集的白龙沟。还有人说:他每年的阴历六月初八柳叶县看看,每次回来都带来一场好雨,滋润故乡的土地。

《伍子胥鞭打龙石臼》

大李集民间,关于伍子胥与柳展雄的传说还有很多很多。有《伍子胥打马过乌江》、《伍子胥火烧柳叶县》、《孙武子雷炮兴兵救孔圣》、还有一段《解春油炸双臂救子胥》等等。

《庄子·盗跖》一篇生动记载:"盗跖从卒九千人,横行天下,侵暴诸侯,穴室枢户,驱人牛马,取人妇女。"

《伍子胥鞭打龙石臼》

“盗亦有道”,盗跖,这位以"脚踏大石臼"为名的大盗,拥有九千随从,横行天下,无法无天,成为了春秋战国时期最令人胆寒的犯罪集团首领。然而,鲜为人知的是,盗跖并非纯粹的小说虚构,历史上确有其人。《史记·孔子世家》中也提到了盗跖,虽然细节较少,但证实了这一人物的历史存在。

《伍子胥鞭打龙石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