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孔子厄台遗址与焦家楼》

(2024-03-14 09:06:12)

《孔子厄台遗址与焦家楼》

《孔子厄台遗址与焦家楼》


2014年新年伊始,利辛县常庄水厂东边高地利辛县孔子厄台遗址发现汉代建筑用砖。

《孔子厄台遗址与焦家楼》

这些菱形纹是畿服制度的体现,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夷蛮要服,戎翟荒服。

2014年是甲辰年,年初一在利辛县孔子厄台遗址又捡到一块明代波折纹青砖,曲折如龙!

尺寸60x130x230,波折纹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在陶器上,波折纹以突出的视觉被人类选择表达艺术思维,明清时代作为边界轮廓曲线,又有青龙之象形

《孔子厄台遗址与焦家楼》

据附近居住的老百姓口述,这里在常姓人搬来以前叫“焦家楼”,“焦家楼”一直成为谜,什么年代的地名。这块波折纹砖又提供了一个文物证据。以前村民常国海在挖红芋窖时挖出来一个元宝和腐锈烂的铜笔管,元宝上的文字是“大明元宝,丁丑,四十八两”,这为断定年代提供了范围,洪武三十年,丁丑,一场科考案直接影响全国,主考官刘三吾和状元陈都被杀,这场科考案后,因为教育资源不平衡,那以后就分为江南、江北两场科举。

据老年人口传,这里在清末以前都是陈牌坊陈家的土地,青年路西边还又一个陈家的祖坟“陈家坟”,那么“焦家楼”肯定是明朝初年的地名了,查现存最早的阜阳志书,没有颍东的这些文化遗址,既然与科举有关,永乐前的科举人名单里找到了一条线索:科:焦敏,洪武二十六年癸酉(1393年)中应天府乡试,仕至金华知府。《孔子厄台遗址与焦家楼》


焦敏,颍州焦家楼(今亳州市利辛县大李集镇小常庄,庄东为“孔子厄地遗址”)人,今颖东区枣庄镇仍有焦老庄。洪武二十六年癸酉(1393年)中应天府乡试,方孝儒任考官,各郡府800人中88人,俞允、任勉等,焦敏又入四川灌县文庙乡贤祠。大明丁丑年(1396年)建魁星阁于此处,出土文物元宝。据《都江堰焦氏家谱》:焦敏是明代第72个状元焦竑的二世祖。寄籍山东日照安东卫,世袭旗手卫副千户。证明焦敏之父焦明远在颍川卫李胜手下。

据日照《海曲陈氏家谱》和文史资料,元朝末年,焦竑始祖焦朔,字明远,在颍州参加了红巾军起义,后来加入大明王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军队,跟随大军南征北战,被编入朱元璋的亲军,屯守京畿南京,并被授予世袭旗手卫副千户的军职,从此落户江南。某次朱元璋夜巡,看见焦朔在持卷读书,朱元焦璋询问焦朔的姓名、祖籍、家庭及战功等情况,随后此人如此好学,就说:“我给你改个名字吧。”焦朔也就有了明太祖赐予他的新名字焦庸。“庸”,既有酬赏、铭记军功之意,又有不惰好学、继立战功的期许。明代著作家周晖在《续金陵琐事》中记载:“太祖与亲近大臣改名,固为异典。御奉天门,召旗手卫焦朔,赐名为庸,此更是异典之异也。今旗手卫皇册首载此事。(焦朔)即太史澹园先生之始祖”。

四川都江堰和山东日照都有详细的资料,《正德颍州志》,记载了“焦敏”,也记载了此地的文化和文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