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神仙之国—华胥国

(2011-04-15 11:43:12)
标签:

杂谈

神仙之国—华胥国

《列子·黄帝》中黄帝即位十五年,“昼寝而梦,游于华胥之国。华胥之国在弇州之西,台州之北,不知斯齐国几千万里,盖非舟车足力之所及,神游而已。其国无帅长,自然而已。其民无嗜欲,自然而已。不知乐生,不知恶死,故无夭殇;不知亲己。不知疏物,故无爱憎;不知背道,不知向顺,故无利害;都无所爱惜,都无所畏忌,入水不溺,入火不热。斫挞无伤痛,指擿无痟痒。乘空如履实,寝虚若处床,云雾不硋其视,雷霆不乱其听,美恶不滑其心,山谷不踬其步,神行而已。”

华胥国即指梦境、仙境。姜夔的《踏莎行》:“分明又向华胥见” 。李商隐《思贤顿》:“不见华胥梦,空闻下蔡迷。”宋陆游《睡觉作》之一:“世言黄帝华胥境,千古蓁荒孰再游。”

  《二刻拍案惊奇》里有一个故事叫《田舍翁时时经理,牧童儿夜夜尊荣》,讲得就是一个关于华胥国的故事。另外,历史上还出现过“华胥氏”的称谓。根据袁珂先生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的论述,可以确定华胥氏国和华胥国不是同一个意思。《拾遗记》也曾记载:“有华胥之洲,神母游其上。”可见,华胥氏是人,也是一个氏族。先为人,个体的人,(生伏羲之人),后为群体的人,一个强大的部落。由人到部落,由部落再到以“华胥氏”命名的地名,然后发展到“国家”。

  北宋词人黄裳(1044-1130)在他的词作中也提到过“华胥国”。

水龙吟

  五城中锁奇书,世间睡里无人唤。

  家家自有,月中丹桂,朱衣仙子。

  能驻光阴,解留颜鬓,引君霄汉。

  便西归、休梦华胥国◇,约无限、烟霞伴。

  谁是采真高士,幻中寻取元非幻。

  时人不为,玉峰三秀,尘缘难断。

  莫说英雄,万端愁绪,夕阳孤馆。

  到流年过尽,韶华去了,起浮生叹。

到底有没有真实的华胥国呢?有,那就是古州来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里养育了两位有名的哲学家,老子和庄子,哲学思想的产生必然有它的社会基础,那就是农耕文明的古国,古代黄河泛滥,在东方形成“雷泽”, 伏羲(或伏羲氏)的母亲华胥氏 履“ 雷泽”有孕,也就是在“雷泽”中怀孕后来生了伏羲,舜名曰重华,耕于历山,渔于“雷泽”,,陶河滨,作什器于寿丘,就时于负夏,周武王封其后于陈,都淮阳。重复了华胥国。 “雷泽”在哪里呢?伏羲建都淮阳,“雷泽”就在今天颍河涡河之间的西淝河流域。这里形成陆地就是神仙之国--华胥国。《山海经》中有这样的记载:女娲“以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智慧无穷,力大无穷。“烧芦灰而止淫水,斩黑龙而降水妖”。但是在远古的时代,在人们的心智并不成熟的时代,人们只能信仰“神”的力量,只能相信“神”的力量。所以极有可能,人们将治水这种运用人类的力量,而战胜自然的行为“神”化,等同于本身所拥有的“神力”。华胥和他的儿女女娲、伏羲都成为神仙,华胥国也就是西方《圣经》中记载的伊甸园,老子,生于春秋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鹿邑)人,做过周朝的“守藏室之史” (管理藏书的史官),传说是春秋时的思想家和道家的创始人,传为《老子》一书的作者。据《新唐书》记载:李氏出自嬴姓。帝颛顼高阳氏生大业,大业生女华,女华生皐陶,字庭坚,为尧大理。生益,益生恩成,历虞、夏、商,世为大理,以官命族为理氏。至纣之时,理征字德灵,为翼隶中吴伯,以直道不容于纣,得罪而死。其妻陈国契和氏与子利贞逃难于伊侯之墟,食木子得全,遂改理为李氏。李利贞也是娶陈国契和氏家的女儿,生儿子叫李昌祖,后在陈国任大夫,住在苦县。李昌祖的儿子叫李彤德。彤德的曾孙叫李硕宗,被周康王赐采邑(采邑也叫食邑、采地或封地,是奴隶社会时期帝王或诸侯封给卿、大夫的连同土地上劳动的奴隶在内的土地)于苦县。李硕宗的五世孙叫李乾,字元果,在西周任御史大夫,娶益寿氏女婴敷,这就是李耳的父亲和母亲。伊侯之墟就是伊尹相汤的亳州,都五百里为甸服,老子母益寿氏女婴敷寿州人,苦音古,古国之意,周武王封神农氏之后于谯,其国名是州来,州来之意从神仙所居之州而来,神仙之国也。《名贤氏族言行类稿》记载:“宋戴公子考父说食采于华,因氏焉。宋国是中国春秋时期的一个诸侯国,国君子姓,位于现在河南商丘一带。其疆域最大时包括河南东北部、江苏西北部、安徽北部、山东西南部。《国语·郑语》:(太史伯曰)“若克二邑(指虢、郐),鄢、蔽、补、丹、依、駻、历、华,君之土也” 历先为国后为邑后为乡,“历史”之称可见历国之古。历又作濑今作涡。历、华并提,华就是古华胥国,后为蒙,庄子为南华真人,《庄子》又名《南华经》。又传说舜目重瞳,是把“华”解释为眼睛人之神户。故华之南为寿,人之眉主寿称华盖。“华”居十之上,是天下之中也。重回千万年的记忆,神仙之国古华胥国确实令人神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