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汲县古碑考:(民国九年)潘炳麟《清授奉政大夫同知衔补用知县高君墓志铭》

(2013-05-03 23:29:25)
标签:

霍德柱

潘炳麟

王树楠

高方河

文化

分类: 汲县古碑刻


清授奉政大夫同知衔补用知县高君墓志铭

http://s12/mw690/450e452dtdbd21988d93b&690

 

邑人潘炳麟①譔书。

新城王树楠②篆额。

君姓高氏,世为汲名阀,被章纹者纚纚③不绝。迹其所自,则多负异禀,而又甄冶④诗书,是以丕扬家声,久而未斩。至今邑人,士无少长,咸称羡之,无异辞。

君讳方河,字英甫,号筱峰。生而岐嶷⑤,幼随父海峰公授章句,强记,妙解悟。海峰公,邑名下士⑥,屡因踬场屋中,不售,人叹为数奇;终其身,惟青毡旧物⑦,啬于福用⑧。君少长,以家贫亲老,疚心益肆,力攻举子业。光绪癸未入邑庠,旋食廪饩⑨,甲午以优行贡成均⑩。是岁,丁内艰11 ,读礼家居。逾年,海峰公又逝,君擗踊12 几毁,营丧葬皆如礼。服阕,以戊戌补行朝考13 ,擢知县,隶蜀。壬寅,奉檄迬14 ,适西林岑公15 督蜀,见而器其才,留督署襄办枢密。丙午,委擢西充篆。西充地贫瘠,不易治,公毅然迬视事,每栉沐风雨中,躬履田野,课农桑,复倡兴水利,以苏民困。去任日,士民攀辕吁留者再。戊申,调署天全州事。天全近薄西藏,向为萑苻16 渊薮,民风剽悍,愍不畏死,迭经严法穷治17 不少革。君莅任,禽磔渠魁,枭其首,胁从罔治;思以文化,迪于善迁,集赀兴学。朞年,弦歌声溢,境内弗辍,盗无闻焉。辛亥之役,川实首难,时局苍黄,风鹤告警,君以踉跄烽火,谋偕眷还憩田园,不再出。嗣以同人力强之,乃行,寻由甘肃巡按使张公、察哈尔都统何公保,免试验,分隶京兆,历充北京商税局局长、天津统捐总局科员。心荩乃公宿疾,时作,囙决志引退,优游桑梓。己未秋,囙事入都,暴卒旅舍,时民国八年旧历九月二十八日午时也。距生于同治六年六月二十一日子时,春秋五十有三。

曾祖考贡玉,岁贡生,诰封朝议大夫;曾祖妣氏段,封恭人。祖考择善,邑庠生,貤封 18 奉直大夫;祖妣氏范、氏潘,皆赠宜人。父镇见,贡生,候补直隶州州判,即海峰公也;妣氏戴,宜人。生子四:长即君;次方汉,邑庠生;次方澄,廪膳生;次方涟,邑庠生。君娶同邑刘公席珎长女,子四:正彬,正棠,正权,正桓。正彬蚤卒;正棠,开封圣安德烈学校毕业;正权,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女一,适何。孙四:为炘,为煜,为炎,为焌。为炘等以民国九年旧历十二月初二日将葬君城西北位庄之新阡,而以铭幽之文请。余不华,谨志行事于石,而系以铭曰:

于时为屯,而迁则丰。奚辞室家,以羁旅终。岂天授以德而不谷我躬19 邪?既解尘网,迹混空侗20 。突胡不黔21 ,又违初衷。显于其行也,常若戚戚于中。命也如□,无悲以恫;松楸郁郁,来宅乎幽宫。

男正彬、棠、权、桓,孙为煜、炎、焌,承重孙22 髙为炘,纳石。

石匠罗林芳刻。

 

【注释】

①潘炳麟:即潘少梅。生卒年不详。河南汲县人。字炳麟。潘福荫之子。其母为甘肃知县、西华县教谕梁永龄之女。曾出资助建经正书社,与李时灿交友,李时灿赞其“时文名一时”。善书,宗北碑,遒劲浑厚。按,王朝宾主编《民国书法19111949》(河南美术出版社198906月第1)收有潘炳麟的作品。

王树楠(18511936),字晋卿,晚号陶庐老人。直隶新城县人。光绪丙子科举人,丙戊科进士。历任四川青神县知县、彭山县知县、资阳县知县、富顺县知县、铜梁县知县、甘肃省中卫县知县、新疆布政使。民国期间任《清史稿》四总纂之一。尤精小学,精通经史,富收藏,多著述。其行书风格凝重,潇洒清致。官至布政使,锐意改革,对中国西部开发,推进西部近代化进程,多有建树。参与编撰《清史稿》、《新疆图志》等巨著,影响深远。其生平事迹见涂凤书《新城王晋卿先生墓志铭》以及《江关后籍》。

纚纚(lí lí):长而下垂貌。引申为连绵不断。

甄冶:烧制陶器和熔炼金属。多比喻造就人才。

岐嶷(qíyí):《诗·大雅·生民》:“诞实匍匐,克岐克嶷。”朱熹集传:“岐嶷,峻茂之状。”后多以“岐嶷”形容幼年聪慧。

名下士:享有盛名之士。唐·韩翃《送郑员外》:“孺子亦知名下士,乐人争唱卷中诗。”

青毡旧物:典出《晋书·王献之传》。青颜色的子是家传的故物。比喻家传的珍贵之物。

福用:指利禄享用。

廪饩(xì):旧指由公家供给的粮食之类的生活物资。指科举时代由公家发给在学生员的膳食津贴。

⑩贡成均:以贡生的身份进入国子监肄业。成均,古之大学,泛称官设的最高学府。

11 内艰:古代称遭母丧为内艰。

12 擗(pǐ)踊:擗,捶胸;踊,以脚顿地。形容极度悲哀。

13 朝考:清代科举制度。凡新科进士引见前,由皇帝再考试一次,称朝考。朝考后授官,前列者为庶吉士,次者分别为主事、中书、知县等。

14 迬(wǎng):古同“往”。

15 岑春煊(18611933),原名春泽,字云阶,壮族,广西西林人,清末民初中国政治家。光绪十一年中举,走入仕途。历任广东布政使、甘肃布政使、山西巡抚、四川总督、云贵总督、两广总督等职。所到之处举新政,办教育,肃贪惩腐,人称“屠官”。“二次革命”后,参加护国护法,成为民国时期护法军政府总裁主席,国民党的创始人之一。民国九年军政府解散,通电辞职,隐居上海,不复过问政治。民国二十二年年逝世。着《乐斋漫笔》。

16 萑(huán)苻:泽名。《左传·昭公二十年》:“郑国多盗,取人于萑苻之泽。”杜预注:“萑苻,泽名。于泽中劫人。”指盗贼;草寇。

17 穷治:彻底查办。

18 貤封:清制,官员以自己所得封诰,请求改受远祖、伯封或外祖父母等,称貤封。妇女称貤赠。

19 我躬:我本身,我自己。

20 空侗:蒙昧无知貌。

21 突胡不黔:指为何事情繁忙,东奔西走。东汉·班固《答宾戏》:“孔席不暖,墨突不黔。”原指墨翟东奔西走,每至一地,烟囱尚未熏黑,又到别处去了。后形容事情繁忙。

22 承重孙:按照中国古代宗法制度,如长房长子比父母先死,那么长房长孙在他祖父祖母死后举办丧礼时要代替长房长子(即自己的父亲)做丧主,叫承重孙。

 

【简析】

本文据友人所赠拓片之翻拍照片所录,故不知其原始尺寸。据拓片,应由两段长条石刻就。篆盖与正文为一体。正文部分分十格,每格六行,满行十五字。格与格之间打有界限,形制比较别致。照片较小,有的字不易模糊难辨。

本文乃汲县名士潘炳麟为汲县人高方河撰写的墓志铭。汲县高氏,为名阀大族,人才辈出。按碑中记载,高方河于光绪甲午年“以优行贡成均”,光绪戊戌年擢知县。深受岑春煊赏识,而“留督署襄办枢密”。光绪丙午年,擢西充篆,有政声。光绪戊申,调署天全州事,“朞年,弦歌声溢,境内弗辍,盗无闻焉”。辛亥革命后,本想归隐田园,后因“同人力强之”而历充北京商税局局长、天津统捐总局科员等职。光绪己未秋,“囙事入都,暴卒旅舍”。

高方河是高氏家族的后起之秀,虽官职不高,但颇有政声,为人称颂。故此文对研究汲县清末民初地方士绅的构成及作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文中详细叙述了高方河家族的世系,是研究汲县高氏家族史的第一手史料。

本文的撰文、书丹者皆为邑人潘炳麟。潘炳麟乃汲县名士,与王筱汀、李时灿同时,皆为一代风云人物。崇尚教育和事业,成就很高。他“善书,宗北碑,遒劲浑厚”,本文以隶书为主,古朴而不滞涩,柔中有刚,确有“遒劲浑厚”之效,书法价值较高。本文的篆额者乃王树楠,官至布政使,《清史稿》四总纂之一,晚清知名学者,善行书,通过此额,也能感受到他篆书的艺术水平之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