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历代名人与比干庙:关于卫辉知府霍鹏的史料

(2012-06-03 17:07:51)
标签:

碑刻研究

比干庙

霍德柱

卫辉知府

汝宁知府

大同巡抚

霍鹏

井陉县

文化

分类: 卫辉比干庙

http://s3/middle/450e452dtc18dc30b3fe2&690
   (局部)
 

按,比干庙碑廊东墙有一嵌壁长碑,四周有云饰花纹。一碑两诗,一唱一和。第一首《谒比干庙》,草书,笔迹纤细,潇洒飘逸,碑末题名“万历庚寅春知卫辉府事井陉霍鹏题”;第二首《谒比干庙墓奉和霍抟南寅长韵》,楷书,间有行意,碑末题名“万历庚寅秋卫源司理南中童正蒙题”。霍鹏《谒比干庙》如下:

微去箕奴九鼎沉,先生死谏意何深。

既知周武挥黄钺,故向商王赤心。

墓枕行山春寂寂,庙连卫野树森森。

荒台虎贲俱陈迹,惟有忠名盖古今。

霍鹏,字抟南,井陉(今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人。万历丁丑(1577)进士,任山西潞城县知县,升南京大理寺评事。历任湖广司主事、本部广东司郎中、汝宁府知府。后补卫辉府知府,升陕西按察司副使。屡有政绩,再升陕西布政使司左布政,补河南布政使司,再升大同巡抚、右副都御史。著名书法家。

霍鹏万历十七年任卫辉知府,《卫辉府志》上对他在卫辉的施政介绍得很少。不过,《潞城县志》卷五《官政志宦迹》(康熙四十五年版)中对霍鹏有“事至风生,令行雷震。课士则费劳罔惜,勤民则孝弟为先。讼狱称平,盗贼屏迹”的记载,我们从中可见其为政之风。这首诗的新意不多。颔联用对比手法,武王雄兵逼境,商纣杀戮忠臣。颈联既写出了比干墓的地望(西有太行,北有殷墟),又寓情于景,寄托哀思。“枕”、“连”用词准确,化静为动,生动形象;“春寂寂”、“树森森”抓住了事物的特征,运用叠音词来增强语义,舒缓节奏,对仗十分工稳。尾联用纣王焚身的鹿台之荒败与比干忠名的万古传扬对比,寓褒贬于其中,令人回味。井陉霍氏书法名家辈出,霍鹏善草,这首诗即是明证。运笔写意,挥洒自如,笔锋所至,意蕴重重。

 

关于卫辉知府霍鹏的史料

 

◇霍鹏,井陉人,副都御史。万历丁丑科沈懋学榜。(《钦定四库全书·畿辅通志》卷六十二)

 

◇霍鹏,井陉人。万历癸酉科。(《钦定四库全书·畿辅通志》卷六十五)

 

◇霍鹏,字抟南,井陉人。万历间进士。由知县升南京大理评事,出知汝宁府。开河灌田,民赖其利。累迁副都御史,巡抚大同。恩威并著。在任五年,边圉安靖。以母病乞休,暂准回籍,抵里而卒。(《钦定四库全书·畿辅通志》卷七十五)

 

◇霍鹏,北直井陉人,进士。万历十七年任卫辉府知府。(《钦定四库全书·河南通志》卷三十二)

 

◇霍鹏,北直任邱人,进士。万历二十年任汝宁府知府。(《钦定四库全书·河南通志》卷三十二)

 

◇霍鹏,进士。万历时任廵抚大同都御史,直隶井陉人。(《钦定四库全书·山西通志》卷七十九)

 

◇《登朔州城楼》(霍鹏)

眀到西南是朔州,居延川泽绕城楼。

山连虎峪偏生雾,地接龙庭怕及秋。

但说东灵萧刺史,那知北塞晋阳侯。

眼看废垒萧条甚,几个耕童日牧牛。

(《钦定四库全书·山西通志》卷二百二十四)

 

◇霍鹏,北直井陉人。肃州兵备道副使。(《钦定四库全书·甘肃通志》卷二十七)

 

◇霍鹏,字抟南。二十四中万历丁丑进士。授山西潞安府潞城县知县。寻调长子县。丁外艰,服阕,补江南句容县,升南京大理寺评事。历湖广司主事本部广东司郎中,升汝宁府知府。开河灌田,民赖其利。乃丁大父忧,复补卫辉府知府,升陕西按察司副使,整饬肃州兵备道。钦赏四次,(升)陕西布政使司左布政。后丁继母忧,补河南布政使司,升大同巡抚。恩威并著,五年间,边圉安靖。进阶右副都御史。母病,乞休,暂准回籍,抵里而卒。(清雍正九年《井陉县志》卷六《人物志·仕迹》)

 

◇(网络资料)

河北省井陉县的老城即天长镇。《天长古宋城》序言:井陉,秦时置县,历史悠久。物华天宝,钟灵毓秀。文化灿烂,底蕴深厚。陉邑古城,号曰天长。奇峰逶迤,绵水荡漾。交通四海,输入八荒。守辟县所。时久远芳……

天长镇是天下九塞之一,是河北西部出入山西的重要通道。这里因明代出了个大同巡抚霍鹏,使霍氏家族名噪井陉。

霍鹏字博南,号璜溪子,三 明居士,称汉大将军霍光之后裔,生长于井陉城(即今天长镇),万历年间进士及第,历任知县、部主事、郎中、知府、布政使、巡抚等职,兼都御史,俗称督堂。故井陉人多称霍鹏为“霍督堂”。

霍鹏,24岁高中万历丁丑进士,先后任潞城、长子、名容县知县。升南京大理寺评事,南京刑部湖广清吏司主事,本部广东清吏司郎中。万历二十年选授河南汝宁府知府,兴修水利,开河灌田,民受其利。后补卫辉知府,升陕西按察司副使,整顿隶州兵备道,四次得到皇帝嘉奖。再升陕西布政使司左布政。继母丧后,补河南布政使司,再升大同巡抚,恩威并著。五年间,边围安靖,晋升督察院右副都御史,进阶通议大夫。因病请假归里,病逝

霍鹏登凌霄塔诗二首

       一

张公建塔与天齐,蹑登凌霄四望迷;

木共积香花连上下,窗悬日月递东西。

翻疑晋寨千川小,却讶恒山万岭低;

借问神京何处是?五云缥缈玉河堤。

       二

华塔崚嶒也自雄,行人指点是神工;

宝檐遍滴千花露,金铎常鸣六幕风。

日照苍龙蟠水上,云巢元鹤起天中;

井城苇泽添形胜,谁为挥毫吐白虹?

井陉古城(天长镇)如今安居有霍鹏后人,该镇西去五里许,有个霍家庄现有人口580余口,与霍鹏同族,当地残存家谱一方。

 

◇(网络资料)明大同巡抚霍鹏传(李利锋)

井陉“霍鹏,字博南”与抚宁“翟鹏,字志南(嘉靖中累官宣大总督、兵部尚书)”,姓氏、名字相似,皆任过“卫辉府知府”、“陕西按察使司副使”、“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顺治九年《云中郡志》、乾隆四十七年《大同府志》、雍正十三年《朔州志》等山西地方旧志皆将二人诗文混淆,故作霍鹏传以别之。

霍鹏,字博南,直隶井陉人。嘉靖三十四年(1555)出生于直隶井陉城内。24岁时万历五年(1577)丁丑科第三甲第117名进士。初授山西潞安府潞城县令。万历十九年《潞城县志》记载:“霍鹏,直隶井陉人。万历五年任(知县,至七年)。”“霍鹏,北直井陉县人。进士,事至生今行雷霜,课士则劳费不惜,劝民则孝弟为先。讼狱称平,盗贼屏迹,以能调长子。官至巡抚。”

万历六年调任长子县知县,在任三年,丁忧归,邑人为之建生祠,立德政碑。郎中杨世卿撰《明邑侯霍公德政略》,万历三十六年知县周一梧撰《邑侯霍公生祠记略》。康熙四十四年《长子县志》记载:“霍鹏,字博南,直隶井陉人。进士,缮城清地,修学造士,善政种种,不可枚举。以忧去,民至今思之,有生祠及德政碑。郎中杨世卿、长治周一梧同为之记。”

服阕,补江南句容县令。光绪二十六年《句容县志》记载:“霍鹏,直隶井陉人。进士。后除南大理寺评事,至布政。”

升南京大理寺评事,历官南京刑部湖广司主事、广东司郎中,出为卫辉知府,迁汝宁太守。顺治十六年、乾隆五十三年《卫辉府志》记载:“霍鹏,字云程,直隶井陉人。进士,以南刑部郎中升,万历十七年任。升布政。”康熙元年《汝宁府志》记载:“霍鹏,任丘人,进士。万历二十年任。”

万历二十三年升陕西按察司副使,肃州兵备。三十一年擢河南左布政使,三十三年进大同巡抚右佥都御史。三十六年加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三十八年闰三月丁忧归,寻卒。《明神宗实录》记载:

万历二十三年正月甲戌朔。丁酉,以河南汝宁府知府霍鹏升陕西副使,驻肃州,抚治番夷。

万历二十四年七月丙寅朔。甘肃巡抚田乐疏荐参政陈所职、朱朝聘,守备副使刘敏宽、霍鹏、黄子美,管甘肃行太仆寺事按察副使周一经,俱于兵防有赖,章下吏部。

万历二十七年闰四月己卯朔。录甘镇功,霍鹏、刘敏宽、梁云龙、李景元等升级复职,赉银各有差。

万历三十年二月甲子朔。丙寅,擢陕西副使李徽猷为右参政,仍管地方事;陕西左布政使霍鹏候服阕;甘肃行太仆寺卿周裔先候病痊,各照原官起用,叙甘肃之功也。

万历三十一年七月乙卯朔。癸亥,复除原任陕西左布政使霍鹏为河南左布政使。

万历三十三年七月癸酉朔。壬午,升河南左布政使霍鹏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大同地方,赞理军务。

万历三十四年三月己巳朔。庚午,大同巡抚霍鹏奏:虏酋顺义王病困,夷心涣散,倘一旦物故,其各部酋长五路台吉等最称桀骜,必各图争立,以致渝盟,为宣大三边启衅,宣大不宁则京师撼动,早宜堤备,既而阁臣及台省交章请催新升宣大总督郑汝璧赴任,而亟点延绥巡抚便汝璧交代。俱不报。”“万历三十五年二月甲午朔。甲辰,南京科道纠劾冒滥京堂湖广巡抚易登瀛,福建巡抚徐学聚,宣大巡抚霍鹏,南京太常寺卿顾云程等。

万历三十五年五月癸亥朔。丙寅,以虏王初命,宣大诸边戒严。虏自乞庆哈,扯力克嗣,约二十余年矣。效顺已坚,而酋妇已老,于是扯力克,大同巡抚霍鹏疏请宜先议祭葬,以伏酋妇之心,次议袭封以收诸部落之望。兵部覆言袭封一节宜俟彼大势已定,伦序已明,自行求乞,然后酌请祭葬等礼,亦宜俟陈请到日,礼部酌议。从之。

万历三十五年五月癸亥朔。乙亥,吏科左给事中刘道隆言:抚臣去留匪轻,宜速赐处分以成政体。不报。先是江西巡抚许弘纲以奔丧不候代去,议降级调外矣。至是广西杨芳又闻丧,苦不得代,徐学聚、易登瀛、霍鹏、陈用宾、戴耀各以闻,言在告仅有马鸣銮、连标以虏市事迫,得交代去,而戴耀、陈用宾竟以趄败终。

万历三十五年六月壬辰朔。戊戌,命大同巡抚霍鹏策励供职。从南台省之疏也。故事考察方面,升京堂者,外省抚按不得概论,拾遗后听南京科道纠劾。是岁,南京给事中金士衡、御史孙居相等复申前情,吏部区别诸臣,而霍鹏以边方故留。

万历三十五年闰六月壬戌朔。癸酉,命依顺义王祖父事例,给与扯力克恤兴。先是四月壬子扯力克,卜、紊二酋未有定封,虏众无属,边臣虑有他患,乃遣使即问,以察向背,安慰夷情,顾诸夷念抚赏恩不悖也。于是五月己丑扯力克妻忠顺夫人乃差夷使赍书至宣大军门,乞依先王俺答事例为请谕祭。于是总督马鸣銮、巡抚霍鹏疏言:臣观扯力克自袭封以来,约束部夷,市贡维谨。忠顺夫人当未葬之前,恭报讣音,乞求谕祭,盖其向化诚深而荷荣诚切矣。臣等窃以扯力克嗣封二十余年,纳款恭顺,视乞庆哈殆为过之,况值夷事更革之,会正群情观望之时,恤已之虏王,劝将来之酋首,宜命翰林院撰祭文,有司备仪物,仍请敕书一道,抚谕各夷。从之。

万历三十六年九月乙酉朔。丙戌,加巡抚大同地方都察院右佥都御史霍鹏为右副都御史,巡抚照旧,以三年冲边考优异也。

万历三十八年闰三月丙午朔。丁未,巡大同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霍鹏以方闻母病,又被人言乞罢黜,以南京礼科给事中晏文辉纠其贪鄙也。部覆:暂回籍听用。从之,仍令用心料理边事候代。

万历三十九年十一月丙申朔。癸丑,阅视按臣金明时等题叙有功文武官员,兵部内阁屡请,至是蹇达、马鸣銮、杨时宁、刘四科、连标、霍鹏各荫一子入监,与赵俱命礼部从予优予恤典,王国赏银币。

雍正九年《井陉县志》记载:“霍鹏,字博南,年二十四年中万历丁丑进士,授山西潞城县知县,寻调长子县。丁外艰,服阕,补江南句容县,升南京大理寺评事,历湖广司主事,本部广东司郎中,升汝宁府知府。丁大父忧,复补卫辉府知府,升陕西按察司副使,整饬肃州兵备。钦赏四次,陕西布政使司左布政。后丁继母忧,补河南布政使司,升大同巡抚。恩威并著,五年间边圉安靖。进阶右副都御史。母病乞休,暂准回籍,抵里而卒。”

 

◇《凤凰岭龙岗寺施茶碑记》(霍鹏)

大明万历夏四月,霍子与从弟闻野、季父石峰北游陉山。道出凤凰之岭,相与四望,叹曰:“佳哉!”此岭萦青缭白,突然亘于太行、恒岳之间,昔人称凤凰集其上,信不诬也。

有僧性钦延之无量殿中,捧茶以进,曰:“岭当燕晋孔道,故无水,行者多病渴。自嘉靖时直鸾施茶,隆庆时如贤施茶,今万历时某又施茶。且碑已磨矣,愿大夫记其事。”霍子辴然笑曰:“予今而后知茶之可以演法也。夫施茶者,安炉种火,运水搬茶,拄鸠杖而乞钱,向http://s10/middle/450e452dtc18e5cd2e1d9&690
 (堆?)堂而煮茗。左执杓,右执瓯,终日俟客于山门之外,而不得一坐禅关,汝僧人以为法耶?”性钦俯首对曰:“此正僧之苦行也。”

霍子曰:“假如天以地为炉,以河汉为水,以日星为火,以山林树木为茶,操北斗之杓,贮南海之瓯,使夸父不至弃杖,曹军不假望梅,天下人皆藉以除烦恼而生智慧,汝僧以为法果耶?”性钦扬眉对曰:“此又僧他日之乐境,而愧未能也。”

霍子曰:“施茶以财,施法以心。故煎茶供客,终日执瓯杓而俟于山门者,结缘者也;假天地以为茶,而施于不可必得之人者,骛虚者也。结缘者沓,骛虚者妄,均之乎,于正道远矣。故禅家以四大为炉,以三味为火,以四智为水,以释迦、弥勒诸佛为茶,明慧心于铛鼎,见真性于盆盂。煎茶尽,亦无煎茶尽;施众生尽,亦无施众生尽。然后揭日星而倒河汉,挹北斗而吞南海,此所谓举慧能之衣钵,传达摩之心印,而可与入不二法门哉!故曰:‘予今而后知茶之可以演法也。’”性钦五体投地,而再谢曰:“某初以大夫为得孔氏家法,今兼明释氏之法矣。”

于是石峰公命闻野书于碑,以为记。

(清光绪元年刻本《修井陉县志》卷三十六《艺文》)

 

◇《汉淮阴侯祠碑》(霍鹏)

天下不可以无主,故生汉高帝;帝王不可以无辅,又故生淮阴侯。是汉之帝业由侯而成,汉之将略由侯而始。汉不筑台以拜侯,侯之名犹未显;侯不仗剑以辅汉,汉之业犹未宏。乃知天地间有汉帝则有淮阴,而以善将兵之才遇善将将之主,开国元勋未有如侯之烈者也。当秦并六国之后,天下共苦虐政久矣,涉、广狐鸣于大泽,楚项龙跃于会稽,藉令侯不遇萧相之奇、汉帝之用,诚恐今日揭竿,明日逐鹿,元元之罹荼毒,宁有已时耶?姑毋论其渡军奉书,功在定燕晋;毋论其囊沙进兵,功在定齐楚;独其所以下井陉者,但选轻骑、望赵军而已,但阵背水、立汉帜而已,但生得广武君、师事问计而已,宁复如白起攻长平而坑降卒四十万者乎?又宁如项籍下新安而杀降卒二十万者乎?秦楚之为将也,勇;侯之为将也,智。勇则人残,故秦轵降而梦庙废;智则人附,故赵地定而汉祚兴。于乎!侯所谓挺生天地中,翊定帝王鼎者,非也。今雷震陉山,侯之鼓也;风号苇泽,侯之令也;云蔽长空,侯之施也;龙蟠绵水,侯之阵也。凡我陉国士凛凛乎!想勇略于当时,仰智谋于异世,而兰蒸椒奠,虽千载其可缺也乎?

邑大夫黎公向曙、博士彭君相、周君仕国、郭君来宾、张君联芳,往往问侯下吾陉遗迹,属予捐十金、捨地数亩,与庠生霍子鹤等共祠侯于城之西门外,聊以称博达者为邦之意云。霍鹏云:

世称韩侯信下齐之功足以盖自王之愆,迎陈之礼足以赎失期之罪,诚有味乎其言之也!乃班马诬侯与陈豨反,噫亦冤哉!夫侯能报漂母之德,必不能忘汉帝之恩;能拒蒯通之说,比不画陈豨之策。况陈侯背反,由帝之激成;舍人告变,寔后之阴使。虽扶疾入贺,萧相之所绐。《三略》云:“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楚国既破,侯欲不亡,得乎?是侯之不反,一恒人能辨之;而班马诬侯反,噫亦冤哉!故过淮阴而洒泣,望长乐而兴悲,谓汉不寡恩,吾未之信也。

今邑大夫张公应台下车筑垣,与典史李君伦共殷祀。于是命匠作碑,丐予为铭,铭曰:

皇天祚汉,赤帝握符。伟哉韩侯,登坛对谟。智将万兵,功定八区。比勋召公,配食尚父。堂构三楹,墙兴百堵。于以祀之,白蘋清酤。

(清光绪元年刻本《修井陉县志》卷三十六《艺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