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碑考:(延津县大觉寺)重修大觉寺记

(2012-05-05 18:18:21)
标签:

碑刻研究

霍德柱

延津县

大觉寺

文化

分类: 古人笔下的新乡

http://s15/middle/450e452dtbf476179102e&690
     (大觉寺山门)

 

按,延津县大觉寺位于延津县城北街,现延津县博物馆居其中。盖寺始建于唐天宝年间,明洪武年间置僧令司,宣统六年(1426)僧定元重修。大门三楹,二门三楹。正殿为大雄殿,三间,供奉佛祖释迦牟尼。正殿两厢房左为伽蓝殿,右为地藏殿,正殿后为水陆殿(万历年间改为大土阁),三殿各三间。现仅存大殿。

该碑立于大殿之前侧,与赵孟頫《长明灯记》分立神道两旁。碑面剥蚀严重,已难辨识,幸而博物馆藏有拓片,故能抄录而明晰之。

http://s1/middle/450e452dtbf47675105e0&690
    (碑额)

此碑记载大觉寺在明代的重修过程。从“宣德己酉”(1429)到“正统乙丑”(1445),再到“景泰庚午(1450)以迄成化己丑(1469)”,乃至“成化辛卯”(1471)、成化二十二年(1486),时间跨度五十余年,记述详尽,条分缕析,可见民生之艰难,信念之坚定。

http://s9/middle/450e452dtbf476bb0f2e8&690
   (碑之局部)

有明一代,甚重宗教的教化之功。明太祖朱元璋一方面认为“务释氏教不能保国”,一方面极力推崇柳宗元的佛教可以“阴翊王度”之说。宣扬所谓“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两心”,使得三教关系的摆置更显娴熟务实。而且通过健全僧官设置并纳之入世俗官僚体系的制度,来加强对僧伽事务的管理;以强力政令界划全国寺僧为禅、讲、教三类,尤对应赴世俗之“教”重点规定,着力于发挥佛教的社会功用;严厉整饬佛教,检束僧行,鼓励甘苦寂寞之清修,标榜“达祖风,遵朕命”之僧形象。

本碑利用主客对答的形式论述了上述思想,并阐释了“大觉”的含义。对我们了解明朝的佛教思想、佛教政策、寺院特征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所以很有加以深刻研究的必要。

http://s9/middle/450e452dtbf476febd8f8&690
    (拓片,现藏延津县博物馆,馆址就在大觉寺内) 

 

重修大觉寺记

 

礼部听选监生①王秉撰文

卫衔篆额

庠生②车远书丹

延津邑治西北一里许,有寺曰大觉,即古之上乘寺也。盖肇于唐之天宝间,越五代,历宋元,岂无兵燹?前时兴废,无他碑可考,惟塔与赵孟頫所书《长明灯记》存焉,至我皇明七百余年矣。宣德己酉(宣德四年,1429,有僧曰,无相戒律精严,善心公溥③,主领寺事。因旧址建殿三间,即今一佛二菩萨之殿也。东西两庑仅数楹耳。正统乙丑(正统十年,1445,与其徒众曰:“斯寺乃祝延④圣寿之所,狭隘若此,诚有不堪。且不足以容众。”遂改作之。乃裒⑤众施具材命工,增其阙,广其狭,建大殿于中、三门于前,拓□丈,扩两庑。规制虽举,工未完而入灭⑥,噫想惟有待于后人乎!景泰庚午(景泰元年,1450以迄成化己丑(成化五年,1469之徒曰福寿、曰福添相继主寺,于大殿则纯金饬三梵相⑦,于三门则金碧塑二金刚,与夫十八罗汉之共如来、四大天王之为护法,历二十寒暑而后成,助者福真焉。之徒曰洪深,成化辛卯(成化七年,1471,众以其谨朴醇厚,不畔佛之戒律,举之嗣其师,以为住持。与其师弟洪来积所入、节所出,勤苦不懈,竭力兴葺。于正殿之左建伽蓝殿三间,造千钧之洪钟,凿九仞之洌井。至于供佛之器,咸具靡阙;僧堂、庾库,视昔益广。凡黝垩⑧,颇就漫漶者重绘,以分别之;瓴甓⑨,颇就缺落者复新,以盖甃⑩之。而又四围缭之以垣,树之以木。稽其经营之始,至今逾五十载,始完其未完,备其未备。观殿宇之飞翚11,莫不奇伟;睹佛相之庄严,罔不悚敬。

迩者12师惧夫岁月久远,又恐事功无所纪,合其众谒予,求文勒石,以垂不朽。予与其交谊之笃,遂诺其请。

时予会友讲谈,或者俟其出而问于予曰:“儒之为教,其道明人伦、行仁义,不可一时而少阙,故宜与天地相为悠久。自佛法入中国二千余年,兴而废,废而复兴,与儒教兼崇,不少废坠,岂但愚人之敬仰,而士大夫亦翕然信从,其道果明人伦耶?行仁义耶?抑有何道而致之耶?”予应之曰:“天下大道,惟善无上。孔圣教人好善而恶恶,释氏化人去恶而为善。古曰“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两心” 13,矧抑子厚亦有“佛氏阴翊王度”之言14,是知斯教不可阙者。信夫!”或者又曰:“斯寺以大觉为名,又何与?”予曰:“昔如来以宏慈大愿,摄受15群生,以己之大觉而欲尽觉诸法界众生亦归正觉,斯寺之名良本诸此。虽然予以疏浅,敢效昌黎,他日秉正笔、执公论,予亦盖将有望焉!”或者默然。

是为记。

,字大海,邑之处士,边姓三之子。寺之僧众,曰觉圆,曰祖能,曰洪政,曰明聪,曰洪昱,曰洪才。深之徒,曰了锦,曰了钺,曰了昇,曰了钦,曰了鉴,曰了锐,曰了然,曰了镮,曰了原,曰了彝,曰真善,曰真得,曰了善,曰道雲云。

 

成化二十二年(成化丙午年,1486,岁在丙午十月吉旦。

 

【注释】

①听选:明清时对已授职而等候选用者之称。  监生:国子监学生的简称。国子监是明清两代的最高学府,照规定必须贡生或荫生才有资格入监读书。

②庠生:明清科举制度中府、州、县学生员的别称。庠生也就是秀才之意。.庠序即学校,明清时期叫州县学为“邑庠”,所以秀才也叫“邑庠生”,或叫“茂才”。

③溥:广大,普遍。

④祝延:本为吉庆辞语,意谓消灾吉祥、祝福延寿,后以此命为梵呗名称。仅有四首词曲,世称“四大祝延”。

⑤裒(póu):聚集。

⑥入灭:梵语。入灭度、入寂灭之略称。或译为入涅盘、取灭度、示寂等。不仅指佛陀之入灭,高僧、圣者之死亦称入灭。

⑦梵相:佛菩萨等清净庄严之相。也泛指佛像。

⑧黝垩(yǒu è):涂以黑色和白色。《礼记·丧服大记》:“既祥,黝垩。”孔颖达疏:“黝,黑色,平治其地令黑也。垩,白也,新涂垩于墙壁令白。”

⑨瓴甓(líng pì):砖块。《长门赋》:“致错石之瓴甓兮,象瑇瑁之文章。”

⑩甃(zhòu):砌,垒。

11翚(huī):古书上指有五彩羽毛的雉。这里指飞翔。

12迩者:即迩来。最近以来。

13见《荀子·解蔽篇第二十一》。

14翊:辅佐,帮助。王度:王者的德行器度或王法。按,佛教可以“阴翊王度”是柳宗元关于佛学的重要学说。见柳宗元《曹溪第六祖赐諡大鉴禅师碑并序》:“在帝中宗,聘言于朝,阴翊王度,俾人逍遥。”

15摄受:梵语。谓佛以慈悲心收取和护持众生。 

    http://s12/middle/450e452dtbf4775b3f54b&690
       (大觉寺万寿塔,摄于2012年五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