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马千里:我们应该怎么样抵制日货?

(2016-01-19 08:21:08)
标签:

杂谈

http://ww4/large/450d9682gw1f04hu0gy1cj20go0cijsw.jpg

马千里微信讲堂《马说·第一辑》已出版,点开文末【阅读原文】订购。本人V信号:maqlinet 欢迎理性交流

即便你没去过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也丝毫不影响对当年日军暴行的痛恨。战后日本政府不认真道歉的态度,使中日成为世仇。只要看不到日本认罪的诚恳态度,无论两国官方如何强调中日友好,都是然并卵。

这如同被邻居打了,下决心以后不买他们家东西、不和他们家说话一样,本是正常情绪的表达。尽管他们家不会因此穷下来,我们也不会因此而富裕。

因此,我们必须说,正常抵制日货的人,是有精神追求的人。

但是,不正常的极端抵制日货的人,却是有精神病的人。

这部分人视抵制日货为爱国,并要求别人也要抵制日货,甚至要打砸别人的“日货”。对表示异议的人从不去分析有没有道理,而是恶语相向,恨不得要杀了他才痛快。

实际上,在他们的脑海里,所谓“日货”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不信你问问他,他们对“什么是日货”解释不清。

我们先来弄清楚什么是日货,再来讨论如何抵制日货。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logo_cn/d4c2fc9939eac30c23edef7c6d56ac98.jpg

第一种情况,纯日本本土生产的产品。这是绝对的日货,不过国内用得起纯进口日本车、纯进口化妆品甚至尿不湿的,都是有一定经济实力的。那些把“抵制日货”喊得震天响的,好多是没有接触过这类东西。对于他们来说,对于这些纯日货,是一种天然的抵制。

第二种情况,日本起家的品牌。最典型的是日系车、摄像器材、复印成像设备等。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我们身边常见的绝大多数日本品牌,他们的原材料采购、生产大都是在中国或者东南亚各个国家进行的。尤其国内市场的日本品牌家电,都是中国OEM生产,而日本总公司提供的只是质量标准和技术、品牌授权、营销支持。

对这一部分“日货”的抵制,是在抵制日货呢,还是在抵制生产者呢?

第三种情况,采用日本技术的产品。这些产品你看不到日本的商标,你看到的是美国、德国或中国的品牌,但核心技术、核心部件、解决方案,在自控、电子甚至消费品领域,大多是日企供应商。

高举“民族产业”大旗的长虹,第一条生产线就是日本提供的,之后再没有离开过日本;联想的电脑,包括收购的IBM,都是日本大和实验室设计并提供关键部件的;海尔、美的的冰箱、空调的压缩机,都是日本提供或日本技术。

其实,我们用的手机,摄像头大都是索尼提供的技术支持。每一个消费者都为此支付了技术专利使用费,并且是向日本人。

如果我们要抵制这些产品里的“日货”,生活中大部分东西,都要扔掉了。而关键部件、核心技术都在人家手里,中国担心的不是能不能成功抵制日货,而应该担心人家卖不卖给我们技术。日本大地震的时候,全球IPAD几乎断货,想过是为什么吗?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logo_cn/248f8eac613c60c07671a2a48f99694b.jpg

九三阅兵中李长春使用的日货

第四种情况,使用日本资金的企业所生产的产品。这算不算日货呢?可以说,全球500强企业里,都有日本投资商的影子。日本早已走出品牌经济的阶段,真正的日本大企业连具体产品都不做了,他们做的是装备、金融和商社。美国和欧洲,是日本主要投资市场,日本企业控股和投资的大企业遍布全球。这些公司,是不是也要被我们抵制呢?

我们可以看到,日本的核心技术、核心部件、资金以及人才,遍布全球,全球化经济和资本市场,让“日货”不得不成为一个模糊的概念。可以说,日本在产品领域的影响,早已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角角落落。

我们还没有说日剧、日本动漫、日本漫画书等对中国文化市场的影响,也没有说现代汉语的外来词80%直接来自日语。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logo_cn/de59c3ca73e2b68da36fc715fce4a68f.jpg

这个不多说,看背板

极端的抵制日货者,往往不愿意看到这些,更不愿意承认这些。

即便承认这些事实,也会区别对待。他们更看重的是带有日本商标的国产货,那些日本品牌的汽车、日本品牌的相机、日本品牌的餐馆,是他们攻击的主要对象,至于自己手中的“日货”是视而不见,或者有着合理化的理由的。

实际上,可叹的是,完完全全和日本断绝任何联系的彻底抵制日货,是根本做不到了。

即便是做到了,那么就能穷死日本吗?要知道,中国是大市场,但不是唯一市场。并且,由于知识产权、价格竞争等问题,中国并不是日本最赚钱的市场,他们的重点市场是欧美。

日本隐藏的经济实力超出我们的想象。亚洲的产业分工是按日本的设计蓝图变为现实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搜索“雁型模式”。日本提供设备、技术、部件、人才、资金,再由亚洲其他国家来完成装配。日本是雁头,韩国和台湾是雁翅,中国的装配也只占第三位,第四位是东南亚几个国家的综合。

我只找到2014年的数据,2014年我国GDP突破了10万亿美元,对日直接贸易占据了GDP的3%,如果算上日货贩卖、日货再加工等产生的GDP,保守估计与日本相关的GDP产生量不会低于5%。

从这个数据看,抵制日货的概念是什么呢?全国都不买日货,还不包括日本资金、日本技术的那些隐性日货,不是日本要完蛋,而是中国受不了,中国GDP保7、保8基本不可能了。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logo_cn/9eec08fefd628464656d6781c8c428cf.jpg
外星人旁边就是淘宝最大股东,日本人孙正义

我们使用的淘宝、百度、腾讯、新浪,大家都知道,大股东都是日本投资商。在微信上抵制日货,你用的是日本技术的手机和日本投资的腾讯产品。这画风是不是很诡异呢?

抵制日货,其实是陷入了这种尴尬的境地。

那么,我们要不要抵制日货,该怎么样抵制日货呢?

首先,我尊重喊出“抵制日货”口号的人,这是一种情怀。

第二,我也尊重把抵制日货作为一种象征,作为一种情绪和态度的表达,不购买带有日本商标的产品,尽管无法拒绝使用隐性的日货。

第三,我尊重把抵制日货首先作为个人的事,对使用日货的人不恶语相向,甚至打砸抢。同样,也不愿意看到使用日货的人对抵制日货者不友好。

第四,我支持采取任何方式向日本大财团施压,迫使他们的政府正视历史、诚恳道歉,但绝对反对以“爱国”的名义胁迫其他人购买日货或损毁别人的财产。

第五,国货当自强。做好自己,我们的产品超越日货,我们的技术超越日本,我们的官员比日本清廉,我们的街道比日本干净,我们每个人比日本人理智、儒雅而智慧,这才能真正抵制日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