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因坊秀哉的棋风特点:秀哉传统的“秀策流”三线布局运用水准极高。中盘长于机略和杀伐,善以惊险凶异的招法出奇制胜。
2、雁金准一的棋风特点:雁金性情孤傲、体力充沛,是典型的长考派。棋风激烈硬朗,子效强、棋的粘着性和计算力超群,接触战的功夫出类拔萃,擅长边角的布局作战和突入敌阵治孤取胜,有力战之雄和腾挪专家之称,本因坊秀哉曾评价雁金计算之深“能看破千手而无一遗漏”。布局受禁锢的旧理论制约,大局和后半盘与秀哉相比有所不及,且攻击过强易折。
3、桥本宇太郎的棋风特点:华丽变幻的自然流,不被常识所束缚,以序盘构想新颖、立意奇妙、落子如飞和“新手癖”闻名,本因坊秀哉的得意弟子前田陈尔曾盛赞桥本“此君若不称天才,天下从此无天才”。后半盘韧力和胜负感拔群,力量方面治孤强于进攻,尤长于逆境作战。
4、木谷实的棋风特点:新布局时期木谷每一盘棋都坚持行棋高位、取势为主的新布局法,30年代末大潮流过后又重返传统布局基调。他的棋常体现出一种个性美,被称为“19世纪的棋”“不容追随的棋风”。创有许多木谷流定式,酷爱实地,行棋坚实无懈可击,计算缜密、极善长考,常积聚力量由实地、厚味转向攻击充分发挥棋子效率,擅长深深投入敌阵作战。
5、吴清源的棋风特点:旷古绝今的大天才,创新派的代表,棋的境界天下第一。行棋灵活,感觉敏锐,李昌镐曾评价“有无法预测的惊人感觉”,他所倡导的新布局法使棋界的布局理论与实践水平骤进。不贴目时代执白竭力争胜执黑安全运转的水平登峰造极,曾4年执黑不败。能适应现代赛制,布局自由快速、新手新型迭出。中盘劫争、弃取、判断出众,优势时遏制局势变化、劣势时搅乱局面,在控制棋局流向方面具有变幻自如的力量。唯一不足的是身体条件较弱,至于执白时下法激烈过分招致薄味是不贴自赛制的特性所致,非棋风倾向。
6、藤泽库之助的棋风特点:体格强壮、气势慑人,藤泽当年怀揣向日本棋院的辞呈大战吴清源的悲壮一幕至今令人犹记。中盘作战刚直锐进、勇猛善斗,算路精深、力道强悍,颇具“刚腕丈和”之遗风,在不贴目时代行棋坚实号称先番天下无敌。后半盘是薄弱环节,攻击中和优势时常有过分招法,赵治勋曾评价藤泽“不把对手判死刑决不罢休”暗示了其在大局和判断上的不足。藤泽热衷下模仿棋,缺乏独到的布局创新,在布局流派上倾向于守旧。
7、高川格
棋风特点:知性极强的平时流派,布局、官子和大局出色。在赛制转轨斯无论执黑执白都是运用贴目的高手,曾被日本《不灭的抗争谱》誉为“贴目棋的霸者”。注重实利与厚味的均衡,在飘忽不定的行棋中悄然增加厚味,执白时善以厚取胜。体力和精力一般,绰号“狐狸”的高川更象一个书斋中的学者,不下勉强的棋,不做无益的战斗,在求战和避战上有极佳的判断。其中庸与调和的另一面是讨厌接触战,缺乏激战气氛,有人曾戏称:高川的拳头连蚊子也打不死。1936——1963对同时代的坂田仅12胜44负1和胜率22.7%,体现了在力量和算路对峙上的不足。高川格凭借本因坊九连霸在“选手权制”时代捷足先登,并以其儒雅平时的棋风开创了贴目制下“合理性胜利”的先河。
8、坂田荣男的棋风特点:攻击型细腻流派,棋风诡异狠辣,手段运用天下第一。最大限度地发挥棋子效率是坂田鲜明的围棋观,彻底的计算、激战场合妙手鬼手层出不穷是坂田棋的灵魂。更为自负的攻击锐度、技术含量和妙味十足的中盘必杀技,治孤能力极强,善在逆境中爆发出异乎寻常的力量,坂田以自己实战为例所著的《围棋攻逼法》《围棋治孤法》堪称职业棋手的教科书。布局和大局较为平凡,武宫曾提出“以粗线条的下法对付坂田”的制胜秘诀,同时为追求棋子的最高效率过分用强不免滋生薄味,因坂田的棋被后人研究过多,剃刀之锋见钝。
9、藤泽秀行的棋风特点:棋风华丽磅礴、雄肆豪放,充斥着哲人的睿思,藤泽打棋集冠名《飞天》。形势判断与大局观出色曾“前50手天下第一”,奇特的实战感觉与构想被昭和棋士敬称为“怪物”。善于运用厚味:(1)不失时机地捞取实地,(2)依托厚味攻击的气势令对手恐怖,曾创下第1期旧名人战对坂田、第2期棋圣战第5局对加藤等棋界顶尖残酷的大杀局。藤泽是气合派的高手,历来落子飞快,有一日棋棋王之称,轻率造成中后盘常下出大昏着是其致命伤。全盛时期除棋圣战外战绩平平,对局中时有精力和斗志不足现象。
10、林海峰的棋风特点:棋风厚重细腻,各项技术强而均衡,虽无华丽奇妙的招法,却能认清棋的实质,其厚在神、其秀在骨。中盘以大局见长,形势判断出色,能快速洞察胜负的所在,爆发出难以抵御的力量。体格强壮,精力旺盛,后半盘韧力极强,常比柔道中的二枚腰,凭借此屡屡击败全盛期的坂田,1972年第12期旧名人战击败石田芳夫首创七番胜负3连败4连胜的惊天大逆转。1980——1984年第三次冲击棋圣位连败于藤泽秀行和赵治勋,除运气因素外,不能否认在某些技术锐角上的差距。
11、石田芳夫的棋风特点:短期决战的高手,石田在短时间内取得骄盛战绩得益于其近乎动物般敏锐的棋感和胜负感,赵治勋和武宫曾形象地称之为“短刀和捣拳”。得失计算异常精确,形势判断和官子收束有电子计算机之称。以特有的机敏在小处不失时机地捞取便宜,再用出色的后半盘功夫保持胜果一度成为石田得意的克敌秘诀。石田成名后爱好过于广泛,棋力全面减退,从70年代后期起几乎与冠军绝缘,其萎靡不振被视做日本棋界七大怪现象之一。
12、大竹英雄的棋风特点:厚实流派,全局的节奏感强、布局和大局发挥极佳,惯使压迫欺凌的攻击手法,运用厚势的本领天下第一。因行棋注重棋开美和步调美被武宫赞誉为力学和美学的统一。但一刀切地摈弃实战手段易使子效不能完全发挥。大竹善快棋,反应敏锐棋感强,在各类快棋战中曾19次夺冠。弱点是不善恶搏,其“绅士”的个性造成在对局关键时刻魄力和斗志不足,象第5——9期名人战屡受挫于赵治勋,第15期名人战第1局对小林光一优势棋认输即见一斑。
13、武宫正树的棋风特点:宇宙流大模样作战的创始人,快棋出色,曾四夺亚洲杯快棋战冠军。武宫的棋集中了许多优秀气质,如对大场的敏锐感觉和对攻击的熟练驾驭以及依托厚势攻击和吃棋等,即使象坂田、赵治勋这样的治孤高手也常被其“围而歼之”。善于发挥厚味的潜力,在后半盘极难定型之处才能非凡。不善于处理细棋局面是武宫的短处,常使稍优的棋折戟于官子之争。同时武宫积重难返的求道精神制约了胜负,90年代后期成为“沉睡的宇宙”,加之棋界对模样战对策的研究日益精深,武宫常因下不成模样格局使中盘陷入平庸。无论胜负的颠峰还是低谷执黑下宇宙流、执白下自然流是千载不变的套路,这种执一而怪异的力量令无数棋迷倾倒。
14、加藤正夫的棋风特点:加藤的棋是一部高速运转的杀棋机器,算度执一而深远,华丽和飞跃性着想少,常删繁就简直接对独块孤棋发难,其直线追杀具有强烈的颠覆性和摧毁力,在中盘多以杀死大龙锁定胜负,赵治勋曾用“哥伦布竖蛋”描述其攻击的直接性和纯粹性。布局和官子相对一般,攻击中偶有过分倾向。80年代后,加藤棋的均衡感和官子水平有所精进,但攻击的锐度也在减弱。相比之下,屠龙时代的加藤仍给人挥之不去的震憾。
15、赵治勋的棋风特点:1983年《棋道》对六大超一流及石田、坂田、藤泽、高川等10位棋风迥异的高手间相互战绩作出统计,赵治勋以111胜90败胜率55.2%排第一位,其在20世纪59次番棋决战41胜18败成功率69.3%更令人望尘莫及。其强大实力凝聚于苦行僧式的对局精神和极端痴狂的取地流,局部的技战术手段细腻卓越,顽强气锐,注重抑制对手子效的发挥。计算力超群、善长考、体力迫力惊人、处理弱棋能力强和秒功读夫厉害是赵治勋的五大特长。不足是贪捞实地导致全局变薄,有时不惜孤军深入,被对手冲跨甚至屠龙。
16、小林光一的棋风特点:70年代末小林由青年时代极擅模样战的“理想主义者”转变为持久战和长距离竞走的实地派。小林推崇“木桶理论”均衡性和胜负感出色,对局注意力集中,棋风务实,定型能力强,能迅速把余味和隐蔽的手段转变成实际利益。小林的棋拼劲十足不易脆折,善于抓住对手的失误给予毁灭性的打击,后半盘化优势为胜势、劣势逆转的本领在棋界一度无人可及。开局善下的小林流、错小目布局都曾风行一时,但较单一。不足是对局情绪化,在其青年时代尤为明显。
17、聂卫平的棋风特点:聪明型,棋风和竞技格调与藤泽秀行较相似,虎掷龙腾、大气磅礴,善于集中时间和精力攻克关键棋战,而应付密集型赛事则力不从心。布局功力深厚,行棋厚实均衡,弃子水平世界一流。中盘常凭借卓越的大局观和明快的形势判断兵不血刃地取胜。聂卫平对局冷静自信,心理素质极佳,应付艰难棋战的能力极强,吴清源曾以“不会乱”三字盛赞。弱点是体力较差,如对局吸氧现象,后半盘优势棋常因昏着致败,严重影响到战绩。
18、曹熏铉的棋风特点:天生冷血的杀手、赌性强烈的战神。曹熏铉早年赴日,受一定的日本围棋理论影响,棋的内容睿智超群、处理局面的能力天下第一。决定曹强大实力的两大因素是速度和攻击,常以序盘起就拉开作战的姿态,以长克短、以动打静,1983年曾以《速力行马》阐述其“快而狠”的精髓。灵气和超群的攻杀嗅觉是与生俱来的天赋。攻击中算路、转换、治孤、劫争、接触战等技术异常强悍,攻击中赶尽杀绝的屠龙术、劣势下反虚入浑的翻盘术为天下棋士所推崇。缺点是以攻击控制大局的单一性,官子一般。
19、马晓春的棋风特点:被藤泽秀行视为百年罕见的围棋天才,他的棋充满着浪漫主义的奇想和现实主义的实质。棋风上走的是“线”,轻灵飘逸,务虚能力强,大局的线路和条理感出众,对行棋中隐藏的妙手、鬼手等有非凡的洞察力,是一个“浑身暗器”的杀手,《三十六计与围棋》真实地反映了其妖魔棋风的一面。处理复杂局面,算路和后半盘收束强大。弱点是阴柔有余刚猛不足,逢大赛有时着法拘谨,缺乏斗志,就象一把拥有各种杀伤利箭的强弩,缺乏将之全部射出毙敌的强烈欲望。
20、钱宇平的棋风特点:功夫型,实地派,棋风厚重,藏锋于钝,其铺地板式的扎实风格被棋界称为“钝刀”,小林光一曾评价“年轻棋手一般都好战,钱宇平却是取地的高手”。大局和判断清楚,局部感觉敏锐。计算力和治孤能力很强,工于彻底的捞洗和处理细棋局面,后半盘定型和驾驭局面有非常高的水准。布局和战斗力相对一般,身体条件和情绪不稳定,常影响到水平发挥,如第1届擂台赛对小林光一赢棋认输、第4届富士通杯决赛弃权等。
21、徐奉洙的棋风特点:野战派,尤善取地、乱战和杀伐,不受前人理论和已有框架的制约,实战性、临机性强,他的棋堪称是现实主义的力作。中盘算路精深,局面越是混乱思路越清晰,对各种战机能力极强,在韩国有“实战武术达人”之称。但布局和官子一般并且状态不稳定,与扎实型棋手交锋,一旦发挥不出攻击特长,就会一筹莫展。
22、小林觉的棋风特点:稳健厚实、自然馨逸的功夫型棋风,行棋悠缓、锋芒内敛,深受日本传统围棋理论影响,布局、中盘、官子等技术扎实本格,对细腻棋局有相当的控制力,既无异常突出之处,也无明显孱弱之所,竞技状态有岩石般的稳定性,且心理素质尤佳,是典型的标尺型棋手。对局谦逊有余,气势和迫力稍嫌不足。数次征战国际棋战取得3个亚军,但期待更进一步尚欠火候。
23、依田纪基的棋风特点:少壮派的代表、难缠的实战型高手。绰号“老虎”的依田对中日韩一流棋士胜率很高,在日本棋界每年都保持着平稳的战绩。基本功扎实,均衡性强,行棋厚实,官子稳健,鲜有破绽可寻。强壮的体格及血气方刚的气势酷似以前的藤泽库之助,与之交锋有与势大力沉的大刚刀作战之感。依田很少下模样棋,善于低位和打散作战发挥顽强的特长,防御能力堪称天下无敌。但局面稍出现优势下法保守易懈怠,遇强不弱、遇弱不强,常在重大赛事上中途止步。
24、刘昌赫的棋风特点:进攻型天才,棋的才能大具异质。青年时期喜爱模样战,棋风犀利明极具破坏性。先制、攻击、厚、速战是其显著特点,韩国限5小时的棋战,刘常在1小时内即解决战斗。棋的弹力强,注重厚味和子效的发挥,常从序盘起将棋下厚,抓住机会突然发动攻势,借助攻击决定大局走势,敏锐的棋感和精确的计算使攻击锐度非常强,名下有无数屠龙杰作。弱点是行棋轻率,发挥不稳定,赢棋快输棋也快,攻击中有不重视目数的倾向,但官子收束非常精确。
25、王立诚的棋风特点:大器晚成、刚力无双的攻击型,棋风雄浑厚重善战乱,酷似当年全盛时期的林海峰。王立诚有一手善逆转的杀手锏,拉长战线诱敌失误的本领一流,在劣势下常以出人意料的胜负手一举扭转败局,即使是一流的治孤高手也常在其手中翻盘。其他方面虽有不足,但无明显弱点,对三国顶尖棋手均有不俗战绩。
26、赵善津的棋风特点:冷静的功夫型,对局精神力和注意力集中,属后发制人型棋风,多以整体实力制胜。赵的棋不擅长乱战,序盘阶段着法厚实,少有飞跃华丽的着想,以朴实见力量,忍耐功夫可与昔日的岛村俊宏、山城宏相比美,善于象潮水一样地蚕食,有时不惜局部稍损将棋下厚而在以后寻求机会发力。形势判断严重失误少,看似着着平淡,却能始终保持全局的均衡。战斗力以及胜负关键处处理等技术锐角方面与超一流棋手相比有所不及。
27、俞斌的棋风特点:勤奋型的代表、悠长的实地流派,对地、势的理解有独到之处,倾向于一种“先捞后洗”的磨细棋棋风。大局和判断一流,官子功夫和后半盘韧力强,对力战型棋风胜率较高,第4届LG杯战胜刘昌赫夺冠充分发挥了这一特长。与聂、马相比在棋的天赋和才华方面有所不及,布局较平凡,但俞斌与年轻棋手反复磨砺的敬业精神,使其能很好地适应围棋潮流的变化,保持极佳的竞技状态。
28、李昌镐的棋风特点:稀世的大天才,棋才堪比日本历史上150年——遇的“棋豪”秀策。以静制动,均衡神算是其最显著的特点。心理素质优越,失误率低,行棋厚实却能保持实地的均衡。等待功夫深厚,在以攻击和杀棋为主流的韩国棋界,他的棋却有一种阴雨天潮湿的力量,隐忍中藏锋锐,一旦获得优势就能以最稳健的着法运转至终局,劣势时常能靠隐忍之力逆转败局。后半盘和官子强大,常在复杂的官子之争中得点,成为其神奇胜率的重要保障。弱点是布局和大局较平淡,整体感觉稍逊。
29、常昊的棋风特点:厚实流派,棋风大气磅礴,尤以大局和厚重见长,能合理地掌握地与势的平衡,并以调和的手法紧迫对手,持久战功夫强大。感觉敏锐,善于弃子和发挥厚味、攻击的效率以境界取胜,综合实力强。尤其执白时依托厚味和攻击取利的水准天下一品,优势下的控制力劣势下的粘着力拔群。不足是对付恶战气氛的棋稍有欠缺,屡败于李昌镐,除实力稍逊外,心理和情绪不稳定有较大的影响。从棋的内容上看,20世纪的常昊仍处在上升阶段,未来可期。
30、李世石的棋风特点:才华出众、孤傲气锐的快刀浪子,感觉敏锐、出手飞快,即使在重大对局中用时往往也不超过1小时。棋风与曹薰铉近似,速度快力量惊人,行棋中随处迸发着天才奇想的灵光,并自始至终贯穿着一种胁迫的威压。一般分寸的观众淡泊,专拣最狠最凶的下法,在序盘猛捞实地,中盘则善施以顽强的攻击和治孤。弱点是激烈有余,精细不足,行棋轻率有薄味,后半盘甚至有重大漏着。同样,李世石在20世纪也尚未达到自己的最巅峰。
希望:
希望了解21世纪各国年轻棋手的朋友,来文介绍一下他们各自的棋风,先谢了!
陈博雅谈李世石的棋风
来源:新浪博客
从李世石出道以来,只要是出现在媒体或互联网上关于他的棋,我一定会看,因为我希望可以研究出他强大的地方,来进行学习。经常在一些围棋BBS上看到关于李世石的帖子,不外乎写他如何能杀,多狠,多毒之类的,但是我看了这么多年李世石的棋之后,觉得有些与大家不太一样的观点,今天写出来,希望大家给予指点。
1.我觉得他之所以强大的第一个原因,是因为他的棋在力量强大的基础上,懂得灵活的变通,这一点很重要。印象中有很多人都认为他的强项是能杀,我倒是也觉得他力量确实是很大,但是这种强大力量之中更多的一种灵活,一种变通。李世石真的很能杀吗?却也不见得,如果你经常看他的棋谱,会发现他在大多数棋中不见得会把对手大龙杀掉,而是在战斗中,通过不断地利益转换,获得实地上的领先,他区别与一般的“先捞后洗”,而是“边战边捞”,经常看到他在乱战之中,通过打劫或者弃子,把本来混乱的局面简明化,在对手还一头雾水的时候,将局势的天平拉到一边。这种通过不断的转换战胜对手的棋,在李世石的棋谱中举不胜数。
2.我觉得这第二的点是,他那极其敏锐的胜负感。我曾经在体坛周报上看到王磊评价李世石:“这种敏锐的胜负感光靠努力是训练不出来的。”我觉得对于李世石来说,不管是他状态好,状态不好,心情愉快,心情不愉快,你都能在他的棋中看到他在拼的影子,在胜负的关键处他总是可以挺身而出,不管成立不成立,过分不过分,形势好与不好,他都会去拼那一下。而从事后看,那步棋往往要么是抓住对方的缺陷,将对方一举击溃;要么就是通过这步胜负手引诱对方犯了错误,成功逆转。如果你愿意,我建议多看看关于有他讲解的棋谱,我相信你很快就会发现这一点。
3.这其三我觉得是他对棋型的良好的感觉和独特的理解。无论看他下棋,还是看他摆棋,在他摆出下一手之前,总是想不出什么变化,而他却可以很快的摆出很多变化图,而且在他摆完乍一看会觉得很奇怪,不过稍加思索就能看出其中的奥秘,这时你就会觉得他对棋型的感觉太好了,几乎不需要思考,我想这也与他对棋有独特的理解有关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