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龙腾春早,从心出发——读著名画家尉明宽龙画有感/李武斌

(2024-02-13 22:15:38)
标签:

李武斌

总政治部

中国作家协会

尉明宽

中国画

龙腾春早,从心出发——读著名画家尉明宽龙画有感/李武斌

龙腾春早,从心出发

——读著名画家尉明宽龙画有感

李武斌

不待龙年,立春节气就先到了。或者也可以说早立春,为的是迎龙年。明宽则先于立春,早早的画起生肖龙画,以更高的兴致迎接龙年。他借“飞龙在天”之爻辞,喻甲辰龙年之吉祥。

读明宽的生肖龙画,先要探究龙图腾。龙在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排第五,在《礼记·礼运第九》中与凤、龟、麟一起并称"四灵"。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物,是民族魂的象征,中国人都以自己是“龙的传人”而自豪。关于龙的形象来源有多种说法,现在多数专家认为龙是以蛇为主体的图腾综合物。它有蛇的身、猪的头、鹿的角、牛的耳、羊的须、鹰的爪、鱼的鳞,组合成龙图腾。

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记载了“画龙点睛”的传说,讲的是张僧繇画龙的故事。他在金陵安乐寺的墙壁上画了四条龙。这四条龙形象逼真,却没有画上眼睛。游客看了,很是惋惜,再三请张僧繇把龙的眼睛补上去。张僧繇推辞说,画上眼睛,龙就会飞走。游客哪里肯信,冷嘲热讽,说张僧繇是在唬人。张僧繇只好提笔点睛,刚点了两条龙。霎时间,只见雷鸣电闪,风雨交加,它们便冲天而起,真的飞走了。没有点上眼睛的两条龙,依然留在墙壁上。

在明宽看来,画龙点晴固然好,而没有点上眼睛的龙,也可以形传神。看他画的一条赤龙,寥寥几笔,就有腾云驾雾之感。为文须带风云雨雷之神韵,作画亦然。画到极至的境界,可得天地之灵通,谓之“神笔”。明宽画的这条赤龙,即有心领神会之妙,腾飞之势,拔地而起,震撼苍穹,表达对尘世间一切不公的愤懑!

我从小就崇拜龙,对龙有一种敬畏之心。这种龙文化的启蒙,缘于父亲。每逢下大暴雨的时候,他指着一处积雨云,说是龙吐水。细看那云的构成,也真像一条龙,龙头在吐水成雨,进而成瀑。逢着远处的八分山云团翻滚,父亲会说那是龙要出山布雨了。我真想到八分山去探那里的龙潭,终因路太远,未能成行。如今明宽的墨池就是“龙潭”,他可以从心出发,牵出一条条生性活泼的龙……

 

龙腾春早,从心出发——读著名画家尉明宽龙画有感/李武斌

心者,人之思,人之神也。画家笔下的画,其实是他心之所思,神之所往也。明宽的龙画,则是他心中所思之龙,所向往之龙。龙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会给画家一种心理奠基,而这种奠基性又在各个画家笔下呈现不同的景象。明宽的龙画,看似着墨不多,其实更着意于表达出自己的心性,表达出一种生命状态。
龙乃神物,灵物,其性神通广大,上游于天,下入得海,出没自由豁达。明宽深谙龙之道,笔势雄健老辣,具有很强的灵动感,让龙舞天地间,生发好多的神秘气息。他的龙画少有别的衬景,专注于龙体的无穷变化,作品往往彰显出龙的神力,粗犷流畅的线条勾勒,凸显了龙的电光乍现,威猛布空的气势,维妙维肖的水墨烘染出活泼自由之状,更加凸现出龙的精神内涵。我不能不佩服明宽每幅画面的表达艺术,其浓淡墨色的渲染,真可谓恰到其分;其干湿变化的把握,又可谓浑然一体。
龙图腾的神圣性,使画家往往不轻意用笔墨于龙。历代的龙画,又常常固守某种龙相,大多凶神恶煞。现代生肖画的审美取向在于与现代人的生活及情感相连,既是时代的产物,又是个性化创作的产物。明宽脱离旧的巢臼,还龙于世间,或喜庆,或吉祥,金龙飞腾,或威可驱邪,善可施云布雨。你看他笔下的“鱼跃龙门”,形象鲜活,红鳞生辉,赏心悦目,作品的美学形态里仿佛带着灵感袭来时的“神性”品质。从美术创作的发生学意义上来看,这种“神性”更多的是依赖他的个人修炼和艺术创造力的爆发而生成的。
明宽常常说,功夫在画外。他的“画外”功夫确实令人叹服不已,或许可以说,他创造的美术世界,是他画外功夫和画内功夫融合的结晶。我祝愿他带着新的理念,从“心”出发,向往蓝天之梦,用画笔助力中国龙的腾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