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秋季养生!

(2024-09-26 07:48:30)
标签:

教育

健康

美食

分类: 文摘

“情暖四季 美好生活”二十四节气养生课 | 秋季养生,以“收”为主,预防秋燥,细数秋分养生要点

2023-09-22 17:26
浙江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271/398/782.jpg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六个节气,秋季第四个节气。斗指己,太阳达黄经180°,于每年的公历9月22-24日交节。

秋分这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秋分,“分”即为“平分”、“半”的意思,除了指昼夜平分外,还有一层意思是平分了秋季。

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271/398/785.gif

秋分日后,太阳光直射位置南移,北半球昼短夜长,昼夜温差加大,气温逐日下降。

秋分小知识

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中秋节由秋夕祭月演变而来。自2018年起,每年农历秋分被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节日活动主要有文艺汇演与农事竞赛。

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271/398/790.gif

秋分后太阳直射的位置移至南半球,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越来越少,而地面散失的热量却较多,气温降低的速度明显加快。农谚说:“一场秋雨一场寒”,“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

秋分三候

一候雷始收声

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因此,雷声不但是暑气的终结,也是秋寒的开始。

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271/398/797.jpg

二候蛰虫坯户

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穴中,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

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271/398/801.jpg

三候水始涸

由于天气干燥,水汽蒸发快,所以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变少,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处于干涸之中。

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271/398/806.jpg

秋分节气养生

秋分可药补

在秋分节气的养生中要注重对肺脾肾三脏养护,适当选用一些中草药煎服是很有效的办法。

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271/398/809.jpg

党参、芡实、白术、苍术、茯苓能补脾祛湿止泻;芡实可防病延年;莲子补脾止泻,益肾固精,固涩止带,养心安神。

适当“秋冻”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秋天有“薄衣御寒”的养生之道。不过对于体质虚弱者或老人儿童,夜间入睡后要盖好被子,以防腹部受凉,诱发各种疾病。

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271/398/814.jpg

常笑宣肺

在精神方面,秋季气候渐转干燥,日照减少,气温渐降,人们的情绪未免有些垂暮之感。这时,应保持神志安宁,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271/398/821.jpg

中医有“常笑宣肺”一说。不同程度的笑对呼吸器官、胸腔、腹部、内脏、肌肉等器官有适当的协调作用。

选择轻松平缓的运动

秋季养生,应以“收”为主,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

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271/398/826.jpg

还可适当进行一些耐寒锻炼和有氧运动,比如:登山、步行、打太极拳、骑自行车、跳舞等。适当的冷水锻炼对预防伤风感冒、流鼻涕、支气管炎也有一定效果。因此,平时可用冷水洗脸、洗脚、浴鼻,身体健壮的人还可洗冷水浴等。

宜早睡早起

秋季昼夜温差大,易邪气入体,要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秋季夜愈深,寒气愈重,寒气很容易入侵体内,给以后腰腿疼痛埋下隐患,还会导致咳嗽等疾病。秋日清晨气温低,应根据户外的气温变化增减衣服。

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271/398/832.jpg

秋分饮食小技巧

多食水果防干燥

秋分时节天气干燥,要多吃水果。水果中以梨、甘蔗为首选,其次,像荸荠、香蕉等也是良好的润燥之物。

白色蔬菜养阴生津

夏天津液损耗严重,入秋后,要多吃些养阴生津的蔬菜。而白色蔬菜一般津液比较浓。有萝卜、花菜、百合、山药等。

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271/398/837.jpg

多喝汤滋润肺腑

秋季干燥气候容易使人的水分蒸发加快,从而使人有不同程度“干燥感”,中医认为燥易伤肺,津亏液少。因此,秋天适当喝些保健汤水,既滋阴润肺,又可及时补充水分。藕、土豆、山药都是煲汤佳品。

养肺防燥小心吃蟹

秋分时节正是蟹肥膏黄的时候。但蟹类富含蛋白质,还有很高的胆固醇,一旦进食过量便容易引发疾病。建议节制食用,浅尝即可。

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271/398/843.jpg

吃鸭肉去秋燥

鸭肉可以滋阴养血,有利消肿,益胃生津的效果,也有益于咳嗽水肿,小便不利,大便干燥,食欲不佳的人。因此,燥热季节最适合吃鸭。

去火去燥多喝茶

秋季天气凉爽,风霜高洁,气候干燥,余热未消,人体津液未完全恢复平衡,容易让人产生秋燥及秋乏。此时,饮用乌龙茶一类的青茶为好。此茶性味介于红、绿之间,不寒不热,既能消除余热又能恢复津液。

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271/398/849.jpg

原标题:《“情暖四季 美好生活”二十四节气养生课 | 秋季养生,以“收”为主,预防秋燥,细数秋分养生要点》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0
收藏
我要举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