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2课 点的集合

(2014-09-12 14:43:51)
标签:

备课

分类: 六年级上册教案

2  点的集合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第2课教学内容。从一年级我们学习《彩线连彩点》开始,就一直在了解平面构成的基本造型元素点线面,知道任何画面组成的基本单位均可还原到点、线、面,他们三种元素的不同形态和不同组合可以创造出无限丰富多彩的美术作品。而其中的点是本课讲解的重点,通过对点这一元素的学习可以增强学生对后两种元素的认知及运用。为学生今后更好的创作打好了基础。在自然形态中,人既可感知点,也可视之,点是物象的浓缩。康定斯基说:“点是最简洁最坚强的主张,因此点是绘画最初的要素。”点可以是圆的,可以是不规则的,可以是任何形状的。从古至今的艺术家都喜欢用点来创作:古希腊人喜欢用马赛克拼贴的方式装饰他们的建筑;点彩派画家能够用色点来表现耀眼的阳光;现代派画家用不同形状的点勾画诗一样的图画……这些都充分显示了点的美感。

学生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对美术基本理论知识有一定的基础,对新知识也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备课时,老师要将新旧知识进行串联,还要激发学生对生活中点的观察,避免授课内容的枯燥乏味。其次现在学生的个性化很强,在创作点的集合的作品中,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能够完成的作品形式进行创作,从而体会点的无穷魅力。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时: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点的不同存在形式,学习表现点的集合的作品。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各种点与线的美术作品的欣赏,使其掌握不同点的表现形式,从而有选择的进行创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点、线作品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提高艺术修养。

教学重点:明白点是最基本的造型元素及其在各类画种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运用点的集合表现特殊画面效果。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作画工具。

学生:彩笔、水粉颜料、作业纸、彩纸、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一、观察,导入课题

欣赏多幅生活中的点的集合画面,导入课题。

日照举办帆船比赛的画面,在辽阔的海面上,每一艘帆船就是一个小点,许多驶出港口的帆船构成了无数点的集合,也构成了一幅别开生面的图画。

草原上的羊群、马群构成的画面。

马路上的汽车构成的点的集合的画面。

随着图片的播放描绘场景,在描述中让学生明白点是在相对空间中较小的物体,许多物体集合起来就可以形成画面。揭示并板书课题《点的集合》。

二、寻找,渗透概念

通过学生熟悉的图片,仔细观察,在自然界中寻找各种各样的点,明白点无处不在。

通过学生思考讨论回答得出:豹皮上的斑点、花园里的点点小花、夜空中的星星是点。从高处往下看,大树是点,车辆是点,人物是点。抬头看,飞机、小鸟也都是点。甚至于在中国地图上我们所在的城市也是点。

再给出一组图片请学生再辨析那些是点。经过刚才生活中形形色色的点的分辨再加上现在这些图片的出示,学生可以得出:点的形状可以是各种样子的,只要在相对空间中较小都可以看成点。

三、欣赏,感受魅力

通过多种不同的绘画作品让学生欣赏,学会用多种绘画形式来创作丰富多彩的点的集合作品。

马赛克壁画用小块不同色彩马赛克镶嵌而成。

电脑绘画,将点整齐排列,用黑白画的形式表现图案。白点集合表现物体,黑点集合表现背景。

中国画中的点不仅墨色万变,还概括表现型型式式的物象。

民间工艺把点的组合作为自己画种的表现手法。

欣赏修拉作品《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揭示点彩派绘画技巧:将各种原色直接点在画面上,不经调和的颜色经过重叠形成丰富的色彩,画面给人朦胧的效果。

凡高的《星月夜》将点进行方向形组成,形成线化感觉,增加流动效果。

四、提示,学生创作

作业要求:以不同的点为造型元素,采用多种工具和材料,完成一幅有创意的作品。

可以让学生自己观看书上的绘画步骤,这里的步骤简单易懂,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绘画形式,用合适的材料创作,题材不限。

五、评价,展示作品

在学生绘画创作中,巡视指导,对于闪观点及时给予激励性评价。

采用自评、互评和师评的方法展示讲评作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