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市城区小学均衡发展美术学科教学研讨会周三在市实验小学举行,在此次研讨会上我展示了一节示范课《有趣的文具》。这是一节一年级的手工课,要求学生利用橡皮泥或纸盒等材料加工塑造文具形象,为了充分展示常态课的教学情节,在这节课上我着重布置学生使用橡皮泥塑造文具,而如何利用纸盒等材料加工文具则放在了拓展领域。从课的教学效果来看,这节课上的还算成功,符合我事先预想的情境,学生学的也非常投入,能够通过橡皮泥制作的常规手法揉、搓、捏、按等塑造各种各样的文具,但是如果站在公开课的角度,这节课还是存在着很多瑕疵,值得我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
本节课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富有情趣化,能将教学内容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展开,使学生不至于一下子面对装饰完善的文具而无从下手,整个新授及学生制作环节条理有序又能激发学生动手做的兴趣。这节课的展示环节不够精彩,展示是美术课上的一个亮点,通过展示能欣赏到优秀的作品开阔学生的视野,评价则能引发学生对作品中优和劣的思考,并通过自己的语言组织表达出来,本节课上的展示评价环节过于常规化,虽然展示和评价的效果也达到了,但没有新意,如果在这个环节中设计一个情景展示也许效果会更好,如将自己做的文具放到文具店里,同学们一起来选购文具然后评价作品,这种游戏化的内容更符合一年级孩子的特点,他们的参与性一定更强。
教研室徐老师对当时展示的两堂课也进行了评课,徐老师对这两堂课课提出了五个优点:重视情趣,能满怀着对学生的情感,用心去跟学生交流。重视体验和感受,老师的学习必须赋予孩子的体验,用体验代替乏味的讲解,能更激发孩子学的欲望。重视想象,知识是有限的,想象是无限的,美术老师应该是充满想象怀有浪漫主义情怀的人。重视评价,评价不是一味地说好,而是对学生的点拨和诱导。较好的发挥了电教器材的作用。当然,徐老师对课堂中提出的几点思考更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和不断实践:⒈老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有挑战性。没有挑战性随口就可以回答的问题是很难吸引所有的学生参与课堂的,在这两堂课的导入环节都使用了谜语,而且使用的谜语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脱口而出,那么这个谜语的设计环节还有没有意义呢?能不能有更新奇更有趣的导入方式呢?答案当然有,就需要我们美术老师用心去设计。⒉作业要求的设计和孩子有交流吗?我们在设计作业要求的时候往往说的过于笼统和成人化,什么是形象直观,色彩鲜艳?这样的话为什么不能说成是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做一个文具。徐老师尤其点到了我这节课的第三点作业要求只动小手不动口,学生制作的时候是需要交流的,不动口显然是不合适的。我当时只想到了让学生能投入制作确实忽视了孩子交流的需要。⒊专业修养要有所提高。如在《乘着大象》这一课上引导学生想象环节可以将瞎子摸象的故事插入到课堂中来,而《我做的文具》中,橡皮泥的几种手法具体用在那个地方比较合适?这些都是课堂中应该注意的细点。⒋思想教育的问题。一节成功的课必须是知识有技能,过程有方法,思想有渗透,思想的渗透要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不能将过于沉重的思想负担强加在孩子身上。⒌音乐的使用要合适。课堂中音乐的选择要慎重,不能将音乐变成噪音,可以多选择一些协奏曲和小夜曲。教研室陈老师在肯定我这节课的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尤其是站在公开课的角度,希望我们的美术课能在课堂上掀起一个高潮。
每一节优秀的公开课虽然都是经过千锤百炼一遍又一遍的磨课,但更跟授课教师日常的教学息息相关,没有日常教学的丰富经验和不断积累是很难讲出一堂出色的公开课的,养成积极反思的习惯对老师们来说太重要了,而更重要的是能够将反思的新内容应用于自己的课堂,不断提升自己的课堂魅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