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曹积三的博客:《安娜的布鲁克格林花园》

(2022-07-23 00:59:30)
标签:

曹积三散文

                           

安娜的布鲁克格林花园

 

                                        

布鲁克格林花园,名曰花园,其实并非仅仅是赏花秀枝的名园,它乾坤之中另有乾坤,园中不仅有雕塑园、野生动物园,还有自然保护区,是名副其实的园中园。这座独树一帜的国家公园,位于美国东海岸南卡州的帕里斯岛。

从女儿家到这儿不足两个小时的车程。进了园子,方知其大,占地竟有37平方公里,来一次,显然是无法尽兴观赏的。公园善解人意,一张门票可以用七次,这项颇富人性化的关照岂能不被游客叫好。

先看什么?我喜雕塑,许多名雕一直萦绕心庭。丹麦的“美人鱼”,让人记住了一座城——哥本哈根,同时也记住了一个人——安徒生;比利时的“小于连”,不仅带来童真的诙谐情趣,更让人想起十三世纪的那场战争,聪明孩子的一泡尿救下布鲁塞尔……安放在佛罗伦撒的大卫像,那人见人爱的俊朗身姿,焕发着一种不畏强权的自由精神,米开朗基罗的这尊作品,代表着一个时代。罗丹的“思想者”,依稀地狱门前的但丁,那令人震撼的举止神态,爆发出内心对世人的爱恋与悲情,让人震撼不已……女儿懂得我的心思,此趟来,只看雕塑。

走进雕塑园,奇花异卉烂漫夺眼,绿松莽橡翠荫扑怀。那莽橡的繁枝上悬坠着的西班牙苔,丝丝缕缕,随风摇曳,平添了一种悠然的诗意。但见古朴的红砖柱上镶嵌着一方金属牌,镌刻着阿彻·米尔顿·汉廷顿和安娜·海特·汉廷顿伉俪头像。这显然是为感怀这两位创园者而设立的纪念之牌,让人们吃水不忘打井人。

            

阿彻,是船舶工程师,系铁路大亨之子 ;安娜,乃古生物学家之后,自幼受到画家母亲的熏陶,成为著名雕塑家。他们于1931年买下这片土地,并于次年建成公园并向民众开放。

这整座公园的总体构思和雕塑作品的布局均由安娜策划,显而易见地,这是一方体现女雕塑家安娜美学意志和艺术理想的独特领地。

      当你身置园中,流连在繁花茂草之间和那古树翠湖之旁,便会体味出一种女性设计者的阴柔之美和细腻妩媚的诗情。这里安置有不同材质、大小各异的1400多尊雕塑作品,每一件都非孤零零地独处一隅,而是恰到好处的与四围的景物相映成趣,或依树,或傍湖,或居水界,或隐花丛……自然的妙趣和人工的雕凿,形成天人合一的吻接。

园中的雕塑作品皆出自美国本土的雕塑家之手,作者涵盖近百年来的350多位艺术家,其中,不乏大师级的人物。其作品,题材多样,既有神话经典、历史故事,也有文学名著和现实生活;既有人物,也有飞禽走兽和自然元素……风格样式林林种种;艺术追求异彩纷呈;既有大江东去的磅礴之作,也有小桥流水般的隽永小品,好一个观念多元,色彩斑斓的雕塑世界。

一条条的曲径在园中蜿蜒穿行,沿着它们走去,一步一景,一尊尊的雕塑作品次第呈现,让你不断地啧啧惊诧,不停地扼腕慨叹……

在双马雕塑前,我驻足良久,那两匹马相互嘶斗的刹那,是如此的令人震撼,马身上的肌肉、马腿的姿势、马的脖颈和尾巴的动感煞是逼真,叫人仿佛听到了那互不相让的气喘和嘶鸣;而马背上的驭者也非闲笔,那手、那腿、那脊背紧绷的肌肉纹理,更加渲染了不可开交的搏斗气氛。                         

这是园主安娜的作品。据说,她自小便喜爱小动物,常与它们嬉戏玩耍。

当她和丈夫买下这座园子之后,更是常常近距离地去接触狮子、老虎、豹子等动物,不仅熟识它们的生活习性,更擅于观察其肌肉的变化。在诸多动物中,马,是她最青睐之物。其作品,有许多都是以马为主题。因此,她被称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最杰出的动物雕塑家。

表现静态的动物不算很难,难的是生动拿捏动态的瞬间。安娜的作品,恰恰是在这一点上,展现了她的天赋和才情。也许,这正是岁月对她数十年如一日的与动物亲密接触的馈赠。

在一泓碧水之中,我看到了安娜塑造的飞天双翅马,这是园中最大的一尊作品。为此,她呕心沥血,竟耗时九载。那马,头部俊俏,气诺洋洋;翅膀敦厚丰满,充满张力;如船舵般的马尾,令奔腾的马蹄有飞升的动感;那被驮者凌空飘逸的身姿,叫观者不禁也随之飘飘欲仙起来。

塞万提斯笔下的“骑士”·吉诃德也出现在葳蕤的草木间。他身披斗篷,一身铠甲,手拄一柄粗壮的长矛,骑于马上。那匹马与他一样瘦骨嶙峋, 但马腿已经打弯,没了力道,马头低垂,毫无精神,似乎在喘着粗气;而瘦筋把骨的“大侠”,尽管是瘦,头颅却高昂着,彰显着他内心的自傲和“自信”,安娜把这个自不量力,脱离现实家伙的可笑心境,拿捏得入木三分。唐吉可德原本是个具有妄想症的滑稽角色,安娜却将他的雕像塑造得颇为高大,而且赋以高贵的银灰色,十分的抢眼。也许,这是为了表达她对原著作者的深情敬意,抑或是特意用高贵的元素表现卑微,以求生发出更加强烈的诙谐幽默的效果。

雕塑园中,还有不少安娜的作品。

安娜1867年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堪布里奇,1973年以97岁的高龄离开人世。她从19岁起,便开始雕塑,直到谢世前仍坚持创作,在近80年的雕塑生涯中,留下了大量的作品,青铜雕塑《美洲虎》、《圣女贞德》、《火炬手》等尤为有名。纽约、华盛顿等大都市都矗立着她的雕塑。她的作品屡获大奖,被世界上的一些国家所收藏 。

安娜在布鲁克格林花园度过了42个春秋,雕塑艺术几乎是其生命意义的全部。她是伯乐,为艺术家们提供了展示作品最广阔的园地;她是良师, 孜孜不倦地将雕塑艺术介绍给了大众。

在雕塑园中,我看到了一尊女奴的雕像,她面部淳朴,腰身结实,正在弯腰俯首劳作。而在这尊雕像的旁边,就是当年女奴们悲苦生活的狭小房间的遗存,让人不禁浮想联翩。如果说安娜将那些雕塑艺术家们的作品安放于青枝绿叶红花碧水间透出一种美,那么安娜将这尊作品放置废墟旁则看到一种善,一种对农奴的深深的同情。

安娜和夫君在买下这片土地之前,这里是属于四个庄园主的种植园,园中有河流沼泽山地和树林。

如今,布鲁克格林公园里那一棵棵长叶古松和蔽日的莽橡都是当年农奴所栽种,安娜将女奴的雕像按放于雕塑园,是否也在表达着一种无言的谢忱呢?

 徜徉在布鲁克格林花园,邂逅了美国的雕塑家安娜,透过那一尊尊并不冰冷的雕塑,依稀听到了她跳荡的心音。她在向参观者诉说着她心庭里的爱恋……

雕塑,是凝固的美,是永恒的诗,是历史的回望,是时代的见证,更是人类文明的灯盏。

安娜正是那高擎灯盏的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