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曹积三的博客:《在查尔斯顿钓蓝螃蟹》

(2015-04-07 09:06:36)
标签:

曹积三散文

 

http://s2/mw690/001gm7ougy6RjrVpven9f&690

  在查尔斯顿钓蓝螃蟹

 

 

 

半城翠绿一城河,南卡罗莱纳州的查尔斯顿,是如此的秀美别致。

这里不仅俯首可拾文学名著《飘》的时代遗存,习习的海风,高高的橡树,婷婷的棕榈,色彩缤纷的花街和辚辚而行的马车,更让你领略大西洋边的独特风情。

据说,查尔斯顿的历史,远比美国建国的历史悠长,然而,穿城而过的爱丝莉河使这个依傍大西洋的古衢焕发着青春活力。原本临海,再加上遍布全城的通海河汊,给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带来了饱尝海鲜的口福。

渔民的日子很惬意,他们既可以出海张网捕鱼,也可以顺着河汊,捞得生猛海鲜,然后十分便当地在第一时间里送到店铺里出售。这里,数不清有多少出卖水产的鱼店和海鲜。我们经常光顾的是市中心的克罗斯比鱼店和快乐山鱼,那里经常出售鲈鱼、黄花鱼、比目鱼、蝴蝶鱼、白鱼,还有螃蟹和虾等,特别是牡蛎,一色鲜活。这牡蛎,不仅可以炸着吃,还可以汆汤,特别是粘着佐料生吃,味道尤为鲜美,据说这东西很壮筋骨。

快乐山鱼,紧挨着河汊,捕鱼的船可以直接将鱼鲜送到岸上的铺子,那里出售的鱼虾格外新鲜。所以,我们成了这家鱼的常客,久而久之,与那老板也熟稔起来。

那天,我突然发现鱼铺木房子的背后,有一群身体肥硕的鹈鹕。我很诧异,鹈鹕原本是天上的骄子,水中的捕鱼高手,怎么聚在一起大摇大摆地在这里晒太阳?老板笑说,不知是哪一天,它们被鱼扔掉的小鱼和海杂吸引来了,天长日久的,就再也不去自己捕食,变成了不劳而获的家伙,赖在这里不走了。望着它们那一个个胖乎乎的样子,我真担心,有一天,它们怕是因为贪嘴而过于肥胖连飞也飞不动了。当然,这都是由于那鱼的老板太善良,要扔的鱼杂太多而招致的隐忧。

在查尔斯顿吃海鲜,煞是一桩美事。然而,更加惬意的是自己亲手捞海鲜――去钓蓝螃蟹。

查尔斯顿的河汊都通着海,每逢海水涨潮的时候,各色各样的鱼儿和蓝螃蟹就顺着潮水涌进了河汊。它们爱到河边的沼泽里、蒿草中、树根下或建筑物的角柱下去觅食。那些住房或度假别墅邻靠河汊的人家,只要买一个带网眼的铁丝笼子,里面放一两块鲜鸡肉做诱饵,夜里将那笼子放进河里,清晨起来,就会惊奇的发现,笼子里关进了大半笼子的蓝螃蟹。因为,那笼子设计得相当巧妙,上面有一个只可进,不能出的“笼门”,螃蟹只要被那鸡肉香诱进了笼子,就别想再爬出去了。

我们住的房子不挨河汊,无法施展“笼门”术抓螃蟹,只好到市中心爱丝莉河的木桥上去垂钓。木桥就在河狗棒球队的主场对面,百米多长的木桥,从岸边直伸向河中。桥上有可以遮阳避雨的亭子,还有可供小憩的长桌、木椅和饮水的龙头。真该感谢这木桥的设计者想得这么周全,为钓螃蟹的人提供了如许的方便。

计算好涨潮的时间,我们携带着钓螃蟹的家什开车来钓螃蟹。所谓的家什,其实很简单,就是一只四角系着绳子的铁丝网。它半米见方既可以放平,又能收拢。先在网底拴上块鸡肉,这是必备的诱饵,务必用铁丝将这诱饵固定在网上,免得下到河底后,漂浮起来。然后,将网顺着木桥的栏杆,放进河里,将绳子系在木桥的栏杆上,便可以静等着收获了。

一般七八分钟便可以起一次网,一网钓上来多是一只,有时两只,最多有三四只。当见到那蓝盈盈的螃蟹呈现在面前的时候,会让人感到很兴奋。这时,千万不能只顾欣赏收获,要赶紧用事前准备好的铁夹子,将螃蟹迅速夹起来,放进桶里,动作慢了,那螃蟹就会爬到地上,飞也似地爬到桥边,掉进水里了。在你往上拽网的时候动作尤其要快,有的螃蟹挂在网边上,倘若你动作慢,没等你把网拽上来,它就掉进河里逃了,这样的事,经常发生。而且,掉下去的多半是个儿大的家伙,会让你后悔莫已。钓螃蟹,如同钓鱼,是要凭运气的。运气好,一个多小时的光景,就能钓得大半桶;运气不济,网网都是空的,即便钓上了螃蟹来,也都是很小很小的蟹崽儿。这里的人,似乎有个约定,不祸害蟹崽儿,钓上来后,要小心翼翼地再将它们放回河里。

蓝螃蟹的雌和雄,一眼便可以分辨出来。雄的,周身都是蓝色;雌的,两只钳子呈红色。一次,我一网拽上来,只见一雄一雌两只螃蟹还缠绵在一起,不忍心惊扰这对鸳鸯,于是就连忙把它们放进河里去了。

从五月直到八九月,在查尔斯顿都可以钓到蓝螃蟹,而五月末到六月初,是蓝螃蟹最多的时候。

 

 

http://s16/mw690/001gm7ougy6RV7Nv1IZe1&690

 

 

 

 

其实,钓螃蟹的乐处,不在于吃,而在于收获的喜悦和祈盼、期待过程里,所产生的那份兴奋和执著。当你把网沉到河底,在一旁静静地等待着收获的时候,全部的心思,都寄托在希望之中了,尘世的烦忧,消失得一干二净,那一刻,有说不出的美妙。

 

 

               载2015年4月3日美国《侨报》周末 专家专栏

                       http://s13/mw690/001gm7ougy6RUmDKaOU3c&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