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点判断短中期走势

(2008-12-11 22:56:12)
标签:

财经

证券

股票

趋势

调整

策略

大盘自1664低点已反弹400点,且面临政策面和经济面的风云际会,正当选择方向的关键时刻。

判断后市的短中期走势,只需要明白一个最基本的道理:在实体经济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此轮反弹的上半段可以说是市场自身的修正,后半段则是靠连续利好的支撑。这个支撑的情况是:过去已出台利好,市场已经反应过了;眼下,中央工作会议出台新的强力利好的预期落空;今后,利好密集暴发期结束,亦难以再出台震撼性的利好。

明白了这一点,就会清楚:机构、游资、散户均狂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出台新的强力政策利好的股市下一步会怎么走。

为什么今后难以再出震撼性的利好呢?一是该出的政策牌已出得差不多了,市场有个等待其发挥作用的过程。二是高层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发生了变化。8日已有媒体透露高层将对经济形势重新进行判断,而事实证明了这一点。经济会议指出:“我国经济呈现增加较快、价格回稳、结构优化、民生改善的良好局面”。三是,高层开始注意防范一些问题。巨额投资拉动之下,重复建设、环境破坏、产能过剩也开始成为高层要避免的问题,“科学发展观”和“灵活审慎”的宏观调控政策,应成为投资者衡量后市不现实利好出现概率的因素。

在面临变盘的关键时段,正确的操作基于对基本面和技术面的提前明辨。这种明辨,只需要比市场提前几天。笔者早在中央经济会议召开的8日晚间即分析“调整风险骤然加大”,次日午间贴出博文《风险骤然加大 调整幅度或大于预期》,收盘后贴出《本次调整并非技术性的》,10日又连写了《或需把握短期的机会离场》和《续涨条件并不充分》,对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势已至此,仍有很多人执迷不悟。

出于对自己判断的审视,笔者也对看多的分析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和思考,但遗憾的是,众多看多的观点中,除了充满浪漫想象的臆测,声嘶力竭但很苍白的喊叫,捉襟见肘的逻辑和以偏概全的技术分析,没有能足够说服我的理由。唯一让我信服的是称“股市的未来肯定光明”者,但他们忘了股市里的波浪。

后市技术面将发挥作用,但只是抵抗作用。因为一个或大或小的调整周期已经基本确定,最迟下周二开始,将得到市场的共同认知,并等待实质经济面好转或超跌后的技术或政策修正。《或需把握短期的机会离场》对本周三、周四具体走势的预判均被市场印证,维持周五或下周一开盘是一个至少小调整周期正式确立前最后选择高点离场等待机会的判断。急跌幅度过深可博一下反弹。如果有长期的投资战略和视野,当然可以不计较小周期内的波浪。

本文为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或投机建议,请结合个股综合分析,据此操作,风险自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