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股市,很容易让投资者迷乱。基本面一会儿利好一会儿利空,股评一会儿看涨一会儿看跌,股民一会儿想卖一会儿想买。这种情况下,明白近一时期内几个最基本的道理,或许对判断和操作会有所帮助。
一、机构不会傻到为大小非抬轿。从某个角度讲,股市的机构中,国资号大非的是老大。这个机构只有可以卖出的筹码没有可以买入的现金,只有卖出的意愿没有买入的意愿,只有卖出的操作方向没有买入的操作。相必大部分人都知道了:压制大盘上涨的最大阴霾是天量的大小非解禁潮。同大小非问题相比,印花税高点低点,有利润就不差这点小钱;增发多点少点,基本是为了公司的发展,对股市的影响就都成了小意思。可能的两种情况是:一是大小非减持的政策不变,结果就不用分析了;二是大小非的减持出台了控制措施,也只是对减持的延缓。有一个命题很少有人会反对:大小非问题早晚得解决。重要的是,一个更深的命题被忽视了:很难有机构会傻到吃一肚子货来抬高价格让大小非套现。如果有,也是搏傻,在洪峰到来之前离去,留下河床上孤零零的石头。
二、对估值高低的评判会服从于对现实利益的选择。都明白估值在价格和走势中的重要性。目前市场盛行“A股估值已趋于合理,具备投资价值”的言论。然而,这是一个伪命题。估值的合理性根本上取决于取得收益的能力。目前舆论对估值合理性的判断依据是国际上通行的市盈率因素。这是对未来的、长期的、存在不确定性的收益预期。却忽略了A股区别于国际市场的大小非套现的实际收益率因素,这是眼前的、超常的、现实的实际收益。“剜到篮子里才是菜”。相对于以多年百分之几的分红收益来获利,取得市价与成本的数倍收益更具吸引力;相对于漫长的分红过程,立刻兑现落袋为安更具吸引力。对大小非这个市场最大的空头来讲估值再下降一些,仍然足够高,仍然要坚决兑现。很遗憾,这又是大小非的问题。这个问题也不是不可以解决:要么形势发生改变,大小非继续持股的利益会超过前述的利益,要么全流通已经完全实现。但这很难。很显然,股改的改革大势必将进行到底。股改具体政策的改革需要有很多的条件,需要做很多的准备。
三、政策面已不可能支持暴涨。政策面呵护股市。但同样很明显,政策面的意图是稳定股市,防止非理性下跌,而不是鼓励非理性上涨。看了前面的两条,再加上对众多利空因素的分析,很多投资者已经可以隐约感觉到,从998点暴涨到6124点后再回到3200多点的过程,或许并不是非理性下跌。谁买谁赚钱,买谁都赚钱的时代,千年一遇。至少在宏观经济数据和通胀形势不容乐观的情况下,对股市的政策将集中于防止非理性下跌一端。中国仍然是个政策市,一切技术面将服从于政策面。中国股市的市场化道路终究继续走下去。
说这些是什么意思?在政策面尤其是大小非问题没有实质的改变或没有明确的改变态度的情况下,还很难断定底部。投资者需要考虑:现阶段最好的情况会怎样,最差的情况会怎样。然而,股市的魅力在于:它向规律靠近的过程中,会有程度不可确定的欺骗、反复和拖延,但终究会得到修正。判断好大势是基本功,利用好过程是大本事。
《短线思维是当前的护身法宝》
本文为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或投机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