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5/small/74cceddcgb3486381ec2d&690
陈少梅(1909年4月至1954年9月),男,汉族,名云彰,又名云鹑,号升湖,字少梅,以字行。生于湖南衡山的一个书香之家,自幼随父学习书画诗文,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15岁加入金北楼、陈师曾等发起组织的"中国画学研究会",17岁成为名噪一时的"湖社画会"之骨干,22岁主持"湖社天津分会",成为津门画坛领袖。1930年他的作品获“比利时建国百年国际博览会”美术银奖,以后开始在画坛崭露头角,成为京津一带颇有影响的画家。新中国成立后,他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天津分会主席、天津美术学校校长。
陈少梅在继承传统方面是集大成者,他心怀虔诚地对待所有优秀绘画传统,以北宗为体,以南宗为用,以北宗蓄其势,以南宗添其韵,博采众长,擅长山水、人物、走兽,工写兼长,传统功力深厚。他的山水画和人物画成就都非常高,在艺术上继承了郭熙、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唐寅、仇英等人的绘画风格,豪放处有戴进、吴伟之风,但无粗糙的习气,精细处与周臣、唐寅相近,笔墨潇洒而不失法度,艺术面貌渊穆清华,洋溢着和谐的节奏与优雅的韵律,形成了自己清逸淡雅、寓柔秀于阳刚的清劲画风,于艺坛独树一帜。尤其是他的人物画更为人所推重,张大千先生曾称赞陈少梅的人物画“衣纹有宋人风格”。代表作品有《江南春》、《丛林远岭》等,作品多为中国美术馆及省(市)博物馆及文物部门收藏。
http://s7/middle/74cceddcxd23dff6ee8c5&690
山水 立轴 设色纸本 1951年作
此图取宋人山水遗意,表现年终庆贺的欢快场面。远处巉岩巍峨,陡峭险峻,林木葱郁,一条瀑布迂回曲折而下,汇于山下形成一条弯弯的小溪;近处两块巨岩突兀而立,既是构图的需要,也使全图产生空间距离感。一棵虬曲挺拔的古松下有两小儿正在燃放烟花,后面一屋有三人正在用饭,屋内颇具情节性。一仆人正端菜伺侯,屋中主人坐正位,两客侧坐,正吃得津津有味。此图是典型的节庆风俗画,虽是近人所为,但古意盎然,奇趣横生,人物关系和穿着符合过去习惯,由此也可窥见画家传统艺术造诣的确非同寻常。
http://s10/bmiddle/74cceddcxcd3ce8691856&690
学士看蕉 立轴 设色纸本
1931年作 (184万元,2011年11月北京艺融)
款识:丁丑三月少梅陈云彰。印鉴:陈章、少梅
陈少梅生于湖南衡山的一个书香之家,自幼随父学习书画诗文,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在继承传统方面是集大成者,他心怀虔诚地对待所有优秀绘画传统,以北宗为体,以南宗为用,以北宗蓄其势,以南宗添其韵,博采众长,擅长山水、人物、走兽,工写兼长,传统功力深厚。他的山水画和人物画成就都非常高,在艺术上继承了郭熙、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唐寅、仇英等人的绘画风格,豪放处有戴进、吴伟之风,但无粗糙的习气,精细处与周臣、唐寅相近,笔墨潇洒而不失法度,艺术面貌渊穆清华,洋溢着和谐的节奏与优雅的韵律,形成了自己清逸淡雅、寓柔秀于阳刚的清劲画风,成为晚明以来弘扬北宋绘画最杰出的画家,有“民国唐伯虎”的美誉,被认为“在近现代画坛上竖立起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米景阳语)。
此幅《学士看蕉》为1931年创作,三十年代他的山水还处在仿古阶段,此幅作品以弧形线条勾勒山石轮廓,山石隽秀瘦硬,运笔收放适度,劲拔中有秀逸气,直追宋人雄健明洁之妙,又见得浙派磅礴生动之致,点景人物可以见到陈少梅从明人唐寅那吸收的秀逸清俊之气,将柔秀淡雅的人物置于山水、园林之中,使整张作品有倪云林幽淡恬静之趣,也发挥了他擅画山石竹木的特长。代表了陈少梅艺术的典型风格,可见他艺术上转益多师,博采众长,精研传统的功力。
http://s2/bmiddle/74cceddcxcd6c66199b81&690
夏山图 立轴 水墨纸本
题识:一、画心题:陈少梅绘夏山图,冯忠莲补题,庚午(1930年)笔冬日睛窗于北京。钤印:冯忠莲、少梅。
陈少梅先生山水多见宗法宋人之本,尤于南宋马夏之风,纯熟于颖,爽利尖秀,不落一划赘笔,此幅独以南宗为法,上承董巨,下接王蒙,转益天真茂密之体,亦当行出色,可见能者无所不能。
http://s10/bmiddle/74cceddcxcd376e2dd7f9&690
柳荫停棹 镜心 设色绢本
1934年作
款识:啸南吾兄方家雅令。甲戌春日,陈云彰写。印鉴:陈、少梅
此幅《柳荫停棹》图创作于1934年,是陈少梅赠予好友孙啸南的早年作品。陈少梅在继承传统方面是集大成者,他心怀虔诚地对待所有优秀绘画传统,以北宗为体,以南宗为用,以北宗蓄其势,以南宗添其韵,博采众长,擅长山水、人物、走兽,工写兼长,传统功力深厚。他的山水画和人物画成就都非常高,此幅《柳荫停棹》在艺术上继承了郭熙、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唐寅、仇英等人的绘画风格,豪放处有戴进、吴伟之风,但无粗糙的习气,精细处与周臣、唐寅相近,笔墨潇洒而不失法度,艺术面貌渊穆清华,洋溢着和谐的节奏与优雅的韵律,形成了自己清逸淡雅、寓柔秀于阳刚的清劲画风,于艺坛独树一帜。尤其是此画中的人物,更是栩栩如生,极具宋人意味。张大千先生曾称赞陈少梅的人物画“衣纹有宋人风格”。
http://s14/bmiddle/74cceddcx7aec50688376&690
http://s7/bmiddle/74cceddcxcd4744074fbb&690
征聘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936年作
山水人物 立轴 设色纸本 1937年作
http://s7/bmiddle/74cceddcxcd601e8397b1&690
群仙祝寿 镜心 设色绢本
1938年作
(224万元,2008年4月中国嘉德)
http://s12/mw690/74cceddcxcd6c459183fb&690
夏山图 镜心
http://s2/bmiddle/74cceddcxcd5829758561&690
仿郭河阳松溪图 镜心 设色绢本
1939年作 (336万元,2010年12月西泠)
http://s9/mw690/74cceddcxcd5f94ba97e9&690
http://s11/mw690/74cceddcxcd5fcd14f50e&690
拟宋人雪景访友图 写宋人笔意
http://s4/mw690/74cceddcxcd6080b1f009&690
赤壁舟泛 立轴 淡设色绢本 1939年作
款识:己卯四月。少梅陈云彰写。印鉴:陈、少梅
本幅笔法构图皆宗宋人,布局取势奇险,山岩自右上方探首而出,仅露一角,似马远之造境。岩上苍松间生,下临江水,波浪以细笔勾成,有规律地绵密交织如渔网般铺盖水面,其动势层叠地起伏推进有序,苏子与客即泛舟其上。画面空旷,见江天辽阔,舟小荡漾,得轻盈纵放之致。最具点睛之效者,莫过于近景置琅琊数竿横伸,令前方空疏处稍有点缀,在视觉上带出了远近距离,营造了景深的效果,增强了画面旷远的空间感,构思精妙尽现于细微处。
http://s11/bmiddle/74cceddcx7aed5eb07a6d&690
仿宋人马远踏歌图
设色纸本 (166.75万元,2011年12月北京保利)
题识:仿宋人马远踏歌图,少梅陈云彰。钤印:少梅
题跋:窈窕深谷,山之嶙峋,荒荒油云,蓬蓬远春,清涧之曲,碧松之阴,步屧寻幽,良殚美襟,是有真迹,造化已奇,其曰可读,识者期之,集司空图诗品,晓光先生属题,永嘉马公愚。钤印:书画传家二百年、冷翁
http://s12/mw690/74cceddcxcd5024ebcc8c&690
秋山行旅图 立轴 设色纸本
款识:少梅。钤印:陈鄣长寿(白文)
题跋:秋山行旅图,历代画家皆有作者。云彰此帧写巉岩削壁,古木清溪,行人跋涉之状。虽宗北派而自抒胸臆,笔墨苍劲,意态超逸,可佩也。永嘉马公愚。钤印:冷翁(朱文)
http://s7/bmiddle/74cceddcxd23dfde2dae1&690
http://s3/bmiddle/74cceddcxd23dfcbd997d&690
行旅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938年作
拟唐寅笔意 立轴 设色纸本
1940年作
http://s9/bmiddle/74cceddcxcd3c8128ba2d&690
http://s4/bmiddle/74cceddcxcd46719c3e0b&690
烟霭秋涉图
设色纸本
1939年作 深山访友
设色纸本
1944年作
仿郭河阳山水
设色纸本
http://s9/bmiddle/74cceddcxcd455efbd0be&690
拟朱端笔意 立轴 设色纸本 己卯(1939年)作
陈少梅是一位很有才气的画家,在继承传统方面是集大成者,他心怀虔诚地对待所有优秀绘画传统,以北宗为体,以南宗为用,以北宗蓄其势,以南宗添其韵,博采众长,擅长山水、人物、走兽,工写兼长,传统功力深厚,形成了自己清逸淡雅、寓柔秀于阳刚的清劲画风,于艺坛独树一帜。《拟朱端笔意》立轴是陈少梅通过使用朱端的笔法来表达郭熙画境的精品。陈少梅由明代院体大家朱端向上追根溯源至宋代的郭熙,将明人与宋人联系在一张画作上,是颇为难得的。
http://s10/bmiddle/74cceddcxcd4f61276309&690
春山话旧 立轴 设色纸本 1940年作
陈少梅先生昔在北京湖社从金拱北先生游,誉为少年后劲,其画法两宋,尤得刘松年、马远、夏圭三家法,山水人物清劲,落笔秀约而无纵横霸气,至于设色,尤清丽绝俗。此图纯用南宋院体之法,绘崇岭高士,皆得逸气,陈少梅之后,未复有此笔。
http://s13/mw690/74cceddcxcd6a5df6865c&690
南华秋水阁
手卷 水墨纸本
http://s9/mw690/74cceddcxcd4610dd9318&690
山水
手卷 设色纸本 1941年作
这幅山水小长卷是少梅先生1941年创作,整个画面用笔遒劲峻拔,老辣苍润,极有气韵。通观全画,雨雾缭绕之间,山峦重叠,连绵起伏。茅屋、小桥在山间丛林里若隐若现,透着一抹清华之气。巍峨的山峰线条经过画家硬朗而富有弹性的中锋勾皴,看上去纵横高简,不愧为“北宗”的典型画法。画家精湛的工笔画技着意摹现了山石的嶙峋峭仞,同时整座山的山石线条刻画统一,秀丽工致。山间的小屋半隐在苍翠的山林之中,圆屋顶,着以橘黄色,寥寥几笔,在连绵不绝的峻岭之间显得舒缓和谐。这也充分体现了少梅先生清逸淡雅、寓柔秀于阳刚的清劲画风,从而使本画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
http://s12/bmiddle/74cceddcxcd37384ee559&690
寒林图
立轴
(172.5万元,2011年11月北京维塔维登)
题识:寒林图。少梅陈彰写。铃 印:云彰、少梅
寒林为北方平原的产物,主旨在表现“荒寒萧瑟,烟芜凄恻之情”,宋代李成、范宽、郭熙皆以此题材作过画。本幅以平远的景致为主,章法近似李成的《寒林平野图》,右侧几棵高耸的枯木几乎占据画面大半,左侧为开阔的水域、坡岸,松石幽深,波平如镜,烟岚飘忽游动于山林中,虚实相映。右侧坡岸上数棵巨松,或直或欹,或疏或密,姿态各异。画家用笔灵活,勾画树干、皴树皮、点叶皆用细笔,虽劲拔挺健,然仍具一股娟秀气息;树干上勾圈出很多木瘿;枝桠作蟹爪状,若龙蛇四面分张,苍劲遒逸。整体勾皴兼用,刻画细腻,以充满力度的曲线和皴笔表现出树木之苍老虬曲之态。坡岸以较淡的墨笔勾勒,略加皴笔,并以淡赭石色染之,具有干湿浓淡的效果,几块从土质坡岸上突兀而出的硬质石块以重墨勾勒,干笔皴擦,石青染色,在画面中形成冷暖对比。左侧水域以大片留白呈现,河岸以淡墨和淡赭石色渲染而出。岸上杂草丛生,分别以水墨和赭石写出,线条细劲,描绘出了杂草的层次感,虽在深秋,态貌枯黄,但杂草依然十分具有生命力。整幅画用笔劲健、精练,笔法生动多变,用墨清润秀雅,气格幽静清旷而又浑厚,深得李郭画派的笔意。此画虽无年款,但从寓柔于刚的清劲画风来看,乃画家盛年佳作。
http://s4/bmiddle/74cceddcxcd3c4e233911&690
岭桥溪瀑 镜心
《岭桥溪瀑》采用传统山水的全景式构图,表现雄峦飞瀑、小桥流水、渔人负竿前行的秋日景致。山石细皴密斫,林木峥嵘,峭壁上偃伏的细草,令人似觉清风吹过,现出“山深古木稠”的满林秋意。1923年,陈少梅正式拜金城为师,成为其入室弟子,在绘画思想上,也继承了由金城1920年发起的“中国画学研究会”的宗旨“精研古法,博采新知”。金城崇尚宋画的气象,陈少梅山水主要以两宋为根基,同时泽以南宗的秀润,北骨南风互为表里,遂得渊穆清华之气。《岭桥溪瀑》既有北派之劲峭简洁,又融入恬静幽淡之趣,自成风范。
http://s15/bmiddle/74cceddcxcd57d99ddeb6&690
万壑松风 镜心 设色纸本
1943年作 (313.6万元,2010年12月北京保利)
此《万壑松风》图是陈少梅先生为夫人冯忠莲所作,为陈老细笔山水之精品代表,得仇实父之真传。
此图作于1943年2月,描绘的是高士隐居山林的情况,高士处于近景,立于松荫之下,表情淡泊,有一种陶然忘己的神情。远景处有一处居所,立于悬崖峭壁之侧,隐没于山林密境中,显得格外得轻灵和幽静。进入四十年代,他的画风有了新的变化,艺术技巧也益臻成熟。这件作品,堪称陈少梅的精品。近景画法满而空灵,密而透气,虚实开合处理得颇为妥当,是他的典型风格。其中笔意正在宋人院体和明代沈周、唐寅之间,气象浑厚而深邃。“北宗”青绿一派自明末一直遭到正统派的排挤,至民国时期都少有人在此途中努力,而陈少梅却以学“北宗”画而著名。其作渊源于南宋李、刘、马、夏四家,笔锋锐利,线条刚硬,精于斧劈皴法,又去北宗粗壮霸悍之气,而揉以文雅灵秀之姿,骨取北派而韵则南宗,画坛有“南韵北骨”之称。整个画面用笔遒劲峻拔,老辣苍润,极有气韵。通观全画,薄雾弥漫间,好似一面翠屏立于眼前。错落茅屋在山间丛林里若隐若现,透着一抹清华之气。山石翠绿,刻画细致,先以大青绿之色染出质量,又用北宗斧劈皴和南宗披麻皴略略皴出肌理。巍峨山石经过画家硬朗而富有弹性的中锋勾皴和艳而不俗的青绿敷染,看上去纵横高简,不愧为“南韵北骨”的典型风格。画家精湛的工笔画技着意摹现了山石的嶙峋峭仞,同时山石的整体线条刻画统一,秀丽工致。山间小屋半隐在苍翠的山林之中,虽只做点景之用,亦用界画之法细细勾勒,并以淡赭染色,在苍松翠柏的掩映间显得舒缓和谐。小瀑溪流汩汩穿行于林间,宽袍大袖的高士于树下幽情远思,整个画面显得富有韵律,真实可亲。这也充分体现了陈少梅清逸淡雅、寓柔秀于阳刚的清劲画风,从而使本画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
http://s3/bmiddle/74cceddcxcd457222fb17&690
http://s10/bmiddle/74cceddcxcd45c994158e&690
仿刘松年笔意
立轴
拟元人笔意 立轴 纸本
1942年作
http://s4/bmiddle/74cceddcxcd373002f8f2&690
山林幽居图 镜心 绢本设色
1944年作
款识:野林细错黄金日,溪岸宽围碧玉天。甲申九月拟夏禹玉树法并录王荆公句,少梅。 印鉴:陈云彰(白文)、少梅(朱文)
上世纪四十年代,由于卖画生活的影响,陈少梅的选材仍然限于山水和历史人物,但是画风有了新的变化,艺术技巧也益臻成熟。山水已渐渐脱去郭熙的痕迹,更倾向于马、夏和浙派画风。人物工如仇英,放近吴伟,无不精能。因其山水必有人物点缀,人物画必有山水环衬,所以,他能在山水与人物的结合中把各种不同的表现方法冶为一炉,并根据题材和情感的要求,创造了谨细、清秀、粗放等不同的艺术面貌,显示了他的艺术才华。陈少梅上承马、夏、郭熙、浙派戴进、吴伟衣钵,兼师周臣、唐寅、仇英,一生转益多师,能工能简,水墨与重彩并长,山水、人物、花卉和书法均有一定造诣,为发挥个人的创造性奠定了宽厚的基础。马、夏也好,浙派也好,他们的表现技法更接近于现实生活,笔墨的造型意义多于笔墨的书法趣味,陈少梅由此转入表现当代生活无疑是较为便当的。他沿着自己选定的路子诚挚地探索着,终于把那几欲断绝的薪火重新点燃起来,形成了自己寓柔于阳刚的清劲画风,于艺坛独树一帜。
http://s11/mw690/74cceddcxcd5e97ec9773&690
溪山行旅 设色纸本
1944年作 (134.4万元,2007年7月上海朵云轩)
款识:甲申三月,少梅陈云彰。印鉴:云彰、少梅
现代画坛巨匠陈少梅先生有尺幅可查的作品,超过四尺整纸者,可谓凤毛麟角。这幅陈少梅《溪山行旅图》,高170cm 宽67cm
,尺幅仅次于少梅先生的金笺山水《夏山图》,是陈少梅少见的大尺幅作品。此作创作于1944年,此时陈少梅的艺术风格日臻成熟,形成了自己秀丽中寓苍老、严谨中见超逸的独特面貌。从这件作品中可以看到树石刻画有郭熙式的精致,丘壑布置有刘松年式的整饬,意匠境界有北宋式的开阔辽远,劲健的笔调中又有倪瓒式的沉着静逸。路途中和溪桥上的几组人物笔墨简洁高古,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更使画面活泼而富有生气,几间瓦舍茅屋表现了文人高士志在山林的情趣。设色修润典雅,渲染了千山叠翠的意境。整幅画作气韵笔墨合为一体,堪称画家难得的佳构。
http://s16/bmiddle/74cceddcxd23e064a6394&690
空山濯足
设色纸本
(112万元,2010年11月北京诚轩)
《空山濯足》描绘的是陈少梅最喜爱的文人雅士题材。画家截取冈峦一角:苍然耸峙的漠漠远山间,山溪逶迤而来,在中景两块巨大山石间,跌落而下,汇成野塘。山上、坡脚松栎杂生,松阴覆盖的平坡上,高士临流濯足,童子正手捧足巾,趋步赶来。此画取法郭河阳一路北宗山水:笔法清刚瘦硬,流水近乎马远画水法,通幅以浅绛为基调,树木、童子上衣染青,唯高士的赭衣,为清空的调子增添了丝丝暖意。
松山图
镜心 设色绢本 1944年作
此欧阳修秋声赋图乃陈少梅三十岁后所作。三十岁后陈少梅画意更成熟,取材更加广泛,技法完美熟练。内容出自文学典故的有《桃花源图》、《赤壁泛舟图》、《欧阳修秋声赋图》这三幅,一并称为陈少梅的经典之作。
http://s13/bmiddle/74cceddcx0366c65007c3&690
三春江上
立轴 设色纸本 1944年作
陈少梅先生昔在北京湖社从金城先生游,被誉为少年后劲,后成津门画坛领袖。其画法两宋,尤得刘松年、马远、夏圭三家法,山水人物清劲,落笔秀约而无纵横霸气。观此幅绘柳汀渔艇,远树一带,融汇马、夏“一角半边”与云林简淡之法,清丽绝俗,纯以逸气胜。而整图使观者视线投于飘渺空际,尽得画外之画、诗外之诗的余韵,可见其一番超俗之心。
http://s11/mw690/74cceddcxcd5ecc39a191&690
秋觅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945年作
款识:天地新秋入苦吟,诗书万古付孤斟,乙酉三月写秋觅由图并录放翁诗,汝为先生博教,少梅写。印鉴:少梅(朱文)陈彰(白文)
陈少梅虽然师承金城,但是不为南宗、四王山水画所束缚,他的山水在南宗基础上吸收北宗画风,注重刻画景物自然形态,表现空灵渺远的境界。此画气势宏阔,笔法刚健中不乏秀润,设色明丽而清纯,给人生动自然之意味。其儒雅潇莽的画格颇有唐寅之风范,其诗句则更体现出作者清旷高迈的品格。
http://s15/bmiddle/74cceddcxcd375a22deda&690
青山绿水入画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948年作
陈少梅的山水画早年吸收南宋刘松年、马远、夏圭的水墨技法,同时又融合了“浙派”画风,形成了很突出的北宗山水画风格。至40年代,其技法日臻成熟,将各种不同的表现方法整合成自己的艺术语言,形成了鲜明的艺术个性。此幅山水作于1948年,青绿山水即代表了陈少梅这个阶段的艺术成就。画面构图简洁,山峦绵延,林木茂盛,溪水清澈,意境深幽古朴,整体布局严谨而雅致,刻画细腻而不呆板,虽以青绿设色,但色调清幽,具有安定平稳的艺术气息。
此幅为陈少梅43岁时盛年之杰作,时先生寓居津门,与刘子久一起主持“湖社画会”天津分社,其艺术风格日臻成熟,业已形成寓柔秀于刚阳的清劲画风。此画景致清疏,设色古雅,境界空灵渺远,有宋人古意。山石突兀于画面右侧,有欲倾之危势,从左侧探出的一支红梅,枝桠婉约曲折,姿态曼妙,缓解了山石左倾之险,且使画面获得一种和谐与宁静,树梢之喜鹊以工笔精细描出,平添趣味,亦使画面产生空谷回声。此画笔法健劲,既有明人唐寅、仇英之秀逸,又有“浙派”之生动,而无细谨做作之态,山石以中锋勾廓,墨未干时以大笔皴檫,而后趁湿用淡墨打开,极淡处用净水化解,从浓到淡一气呵成,山石、坡岩之质感立出,枝干笔墨苍劲,流水施以几笔淡墨,以空白衬托时间的无限,整幅格调清雅,正如王颂余教授所说:“陈少梅以用色淡雅见称,即使画重彩青绿山水,也显得那么清灵透亮,一点火气也没有。”
晨林石径 立轴 水墨纸本
《晨林石径》为陈少梅晚年山水名作,几乎出版于其所有重要画集。此作约绘于1952年,采写生的方式再现晨林一角,反映了画家在用传统笔墨反映真实风景,以契合人民文艺新美学标准的探索。
江南春 立轴 纸本 1953年作
五十年代初,陈少梅曾游京郊各地,在此期间产生了一批新作,从意境、笔墨、章法来看已脱去古人成法,逐渐化成了自己以细密秀雅为主调的艺术语言,有的以完全崭新的面目表现了现代生活。《江南春》,作于1953年,为细笔青绿山水,近景是莲叶初露的水塘,高远处是葱翠的春山,中景绿柳掩映着农田、村舍,点以插秧的农民,一前一后往田中送饭的小姑娘和老奶奶。这是一幅比较完美的新农村风景画,此画大量地运用了小而密的苔点,谨细秀丽,新颖可观。
http://s15/bmiddle/74cceddcxcd365018c795&690
浣溪纱 立轴 设色纸本
1933年作 (195.5万元,2012年5月北京传是)
款识:癸酉三月。云彰。印鉴:少梅
题跋:翠袖深深倚夕凉,玉梅花涴旧时香。四围姃影乱心篁,几许闲情不觉。却来水畔看鸳鸯,醉痕花唾在唬妆。浣溪纱。乙亥(1935年)秋日,水堂茗坐,鬲岸杨丝万舞红蓼初花至饶嘉趣。夕归坐玄尚庐读此画。泚笔牵连记之。寿鑈石工。
《浣溪纱》作为陈少梅成名之后的怀古之作,笔墨脱尘,令人遥想升湖内心翩然纯粹之画境。陈少梅上承马、夏、郭熙、浙派戴进、吴伟衣钵,兼师周臣、唐寅、仇英,一生转益多师,能工能简,水墨与重彩并长,山水、人物、花卉和书法均有一定造诣。此幅画作上,前景为大片空白,表示水面,两只水鸟游于其中,一鸳鸯,一野鸭,中景所绘一古装仕女在竹林山间,听潺潺溪流之声。仕女人物十分细致,画石画树用笔放而有规矩。坡石画法为勾廓后皴,复敷色,并加皴点表示植被。仕女面前一虬曲的梅树,伸向水面。人物身后的竹林,远近层次交待的微妙而到位。远景则是大石,留出一股溪流,与中景溪流形成视觉上的有机联系。整幅画作,人物神态安详,溪流从山中自上而上流出,水面水鸟浮游,婆娑竹林,营造出一幅清幽宁静的画面气质,体现了陈少梅身上具有对传统绘画的深厚修养和运用自如能力。同样是绍兴名人的寿石工先生,为画面题写了诗跋,小字精绝。寿石工曾为南社社员,诗、书、画、印皆精,治印师法黄牧甫,与钟刚中、邓尔雅、陈师曾并称为中国印坛四雄。
陈少梅善以历史故事入画。此幅《鸿案相庄》绘于绢本上,表现东汉梁鸿、孟光举案齐眉的故事内容,完成后装池红色签条,为贺新婚之作,祝福新人相敬恩爱。
1938年,陈少梅避居英租界,潜心绘事,画艺大为精进,并于此年完成他一生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二十四孝图》,画风步入成熟,《鸿案相庄》正是这段创作精力旺盛时期的力作。画中梁鸿盘坐在几案前,已有饭食摆放上桌,对面站立的孟光躬身低眉,将托盘高举呈上。人物的神情刻画细腻自然,体态娴静,流畅劲利的衣纹、烘染细致的须发,皆显示出画家至深的笔墨功力。两株梧桐笔直高耸,撑开画面,繁茂的枝叶在顶部形成蓊蘙的浓荫,两三枝修竹斜倚梧桐,为布局增添变化。全作法度精严而不失烂漫,色彩匀润,充满恬淡明净的气息,为其盛年细笔山水人物的精彩之作。
http://s11/bmiddle/74cceddcxcd37a3c9d61e&690
松护益寿图 立轴 设色绢本 1939年作
款识:卞伯母陆太夫人五十大庆。愚侄陈云彰敬祝。印鉴:陈彰、少梅、陈彰长寿、锄茶小圃
向迪琮题跋。卞伯耕,名惠新,为天津“八大家”之一“乡祠南卞家”后人,陈少梅生前好友。陈少梅早年与向迪琮相识于北京。陈少梅传世画迹,有向迪琮题跋者甚多,如《长生仙桂》、《老子出关》、《唐子畏笔意山水》等。1939年10月,卞伯耕母亲陆太夫人寿辰,少梅写《松益寿图》以祝,向迪琮题记云:“伯耕仁兄孝行纯笃,远迩昭闻,己卯十月为其母陆太夫人五十设帨佳辰,老友少梅画师特写《松益护寿图》奉祝,以予旅沽日久,习闻卞氏世德,属为补题,敬赋二绝为寿,向迪琮玄晏室写记。”众所周知,陈少梅画山水多,而画花卉少,但是其花卉艺术水平极高,笔墨简逸,作风清空淡宕,颇有士人家风。
http://s8/bmiddle/74cceddcxcd51c9edfeb7&690
幽思图 镜心 绢本设色
陈少梅早期的作品极为少见,尚能见到三十年代所画的部分山水和仕女。现在所能见到的几幅早期人物画,多为仕女、高士,受仇英、唐寅影响较多,画风柔秀淡雅。此幅《幽思图》即为先生早年之作,他的人物画最初从明清名家入手,多作小家碧玉。仕女画最早学自清末画家改琦、费丹旭和顾洛。该作品人物造型正确,体态娉婷婀娜,衣纹行笔迅急婉转,兰叶折芦兼而有之,笔致清劲秀逸。仕女绿髻的勾染率意虚和,颇有质感。作品笔调轻快,疏放灵秀,清新淡雅,呈现出肖像画的意味。
http://s16/bmiddle/74cceddcxcd5fc2a133ad&690
对镜理云鬓 镜框 设色纸本
款识:少梅。印鉴:云彰
是幅《对镜理云鬓》,是陈少梅细笔人物画的精品。画面中女子对镜梳妆,姿态婀娜,那细若游丝的如云香鬓和兰花般的纤纤玉指,体现了其中锋勾勒人物细节的非凡功力。人物面部线条柔和纤细,使用淡赭渲染阴暗,塑造出仕女丰盈润泽、堆雪凝脂般的肌肤质感。衣纹取宋人简笔描法,线条如春蚕吐丝,精秀细劲,给人以薄如蝉翼的丝绸质感,透过半透明的衣衫,隐约可见女子仪态万方的婀娜身姿,美不胜收。该画取边角式构图,颇得南宋马远、夏圭的韵味。构景有藏有露,极为简约。圆形窗棂半隐半现在帷幔和垂柳的掩映下,给人遐想空间。其笔墨技法上常以水墨为主,稍加碧色于墨,并部分的吸收了倪云林恬静沉着、幽淡天真的韵趣,意境深幽古朴,能取得沉着安定的艺术效果。翠柳的浓淡深浅的变化,带给人立体感和节奏感,线条轻快、灵动。柳条的青翠和仕女衣衫的红色交相辉映,颇具美感和情趣。晚清至民初的仕女画,或纤弱病态、气格低靡,或流于粗俗、略无可观。而陈少梅的仕女画,展卷一看,清雅超凡,观者如沐林下清风,秀逸之气浸人肌骨。
http://s13/mw690/74cceddcxcd35d351ff4c&690
浓芳伴读图
镜框 设色纸本 1943年作
(254万港元,2012年10月香港蘇富比)
款识:千朵浓芳倚树斜,一枝枝缀乱红霞;凭君莫厌临风看,占断春光是此花。癸未六月写似寒枫仁兄雅教。少梅陈云彰时客沽上锄茶小圃。印鉴:云彰长寿、少梅画印
上款「寒枫」似为民国时期沪上收藏家刘寒枫。生平资料未详,惟从传世画迹具其上款者,可知他活跃于二十世纪中期,与海上书画家多有交谊,如冯超然、张善子、大千昆仲等,直到四十年代后期方声息杳然。本幅乃少梅写于津沽,或为应远方所求索画,从称谓「仁兄」可知非深交,但寒枫与艺坛关系密切,鉴赏力尤佳,故笔下所出固非敷衍。从构图优雅脱俗,用笔细秀,设色清新明丽,经营用心,自可证之。
http://s14/mw690/74cceddcxcd603f427f97&690
高士图 设色纸本 1940年作
款识:辛巳春日少梅彰。印鉴:少梅(朱) 陈彰长寿(白)
陈少梅笔下的山中高士,似陶渊明,似谢灵运,画出了超凡出尘的隐者清高形态,将人们沉溺于世俗名利的浮躁心态,荡涤得一干二净,观之可心平气和,益寿延年。
http://s7/middle/74cceddcx7aec72120674&690
http://s9/bmiddle/74cceddcx7aec8cf437f7&690
http://s13/bmiddle/74cceddcxcd45ed0ae5ad&690
赤壁怀古
设色纸本
1940年作 竹间高士
设色纸本
古木西风
设色绢本
http://s2/bmiddle/74cceddcxcd453fcb4658&690
春山论道 立轴 设色纸本
1943年作 (276万元,2011年12月北京保利)
绵延的群山之中,雾气弥漫在树梢,溪水自山之深处缓缓地流出,枝叶婆娑的树下,两位士人临溪而坐,谈论古今,这是一幅令中国历代知识分子所向往的桃花源图景,是一个隐居避世的天堂。陈少梅的笔法也将这种理想的风景表现得淋漓尽致。画中远景的山石运用斧劈皴和点苔表现出坚硬和湿润的质感,画面左下部用缭绕的云气和蜿蜒的溪流表现出山中的虚静之致,右下部的两棵大树写得很精彩,树干细长虬曲,树枝缤纷摇曳,淡蓝色点出的树叶打破了树枝写法的细谨,也使树的气质与整幅画的清雅格调相契合。两位士人宽袍大氅,气定神闲,颇有林下之风,仿佛已与山林“天人合一”。整幅笔法劲健清爽,境界空灵渺远,既得北派山水画的骨力,又得南派山水画的风韵,是画家精研古法又出自机杼的佳作。
http://s5/mw690/74cceddcxcd68bb4e5466&690
http://s14/bmiddle/74cceddcxcd68194bfab6&690
观瀑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943年作 山风高士
设色纸本
1946年作
山风高士 立轴
1944年作
http://s1/mw690/74cceddcxcd5ff557655d&690
桐荫抚琴 立轴 设色纸本
题识:木落霜寒夜气清,桐荫满地水纵横。老人酒醒不能寐,自起中庭调素琴。云彰。钤印:陈云彰(白)少梅(朱)衡山陈五(朱)
此图可称陈少梅典型风格的作品。与同时期画家的最大不同是陈少梅在继承“北宗”的基础上,更溯源马远、夏圭而得南宗堂奥。少梅作画,神采气力皆在笔端毫锋,加之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境界自然超迈高拔。图中抚琴高士。神态安祥超逸,颇具道骨仙风。而梧桐的枝干叶梗勾勒尤见功力。无怪时人对陈少梅有“当代唐伯虎”、“起三百年之衰”的极高赞誉。
http://s15/mw690/74cceddcxcd5e61d5a74e&690
人物 四屏 设色纸本
1944年作
http://s2/bmiddle/74cceddcxcd687839786a&690
春山高士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946年作
此幅作品作于1946年,先以中锋画轮廓,而趁墨色未干,马上大笔皴擦,干湿浓淡以挥而就,感觉清雅超凡,幽淡恬静,于严谨中见超逸。近处的树木主干笔墨苍劲,枝条穿插,又自然秀美。树下的高士取法明代画家唐寅、仇英,以清劲的线条勾勒人物造型,显得秀逸清俊,形神兼备。纵观陈少梅的作品,将人物画与园林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洋溢着浓郁的文学气息和诗情雅趣,给人一种古雅高洁、超凡脱俗、清新劲健,刚柔济地感觉。充分表现了陈少梅深厚的艺术修养和高超的绘画技巧。
http://s16/bmiddle/74cceddcgb3488042fe57&690
观音大士
立轴(100.8万元,2010年6月北京翰海)
此幅作品描绘观音像,静穆飘逸、气韵超然。画面用色极简。整幅画作表现了陈少梅深厚的艺术修养和高超的绘画技巧。寿石工题跋。寿石工(1885-1950)名玺,绍兴人,定居北京。工诗词、书法、篆刻,均自成一格。曾在北京女子文理学院、北京艺术学院任教。石工之父是鲁迅在绍兴三味书屋读书时的启蒙老师寿镜吾老先生。
http://s1/bmiddle/74cceddcx7aec68625427&690
布袋和尚 立轴 设色纸本
陈少梅此幅《布袋和尚》为其早年之作,画中以圆劲的铁线描,刻画了典型的布袋和尚形象:袒胸露怀,神态憨然,斜倚布袋。面部画得细谨,轮廓五官、须发皆精勾细描,刻意求肖,色彩洁净,减弱深浅变化;衣纹则流畅劲利,虚实起伏,峻峭有力而又轻快自如。陈少梅所继承的北宗一路,力多外拓,清刚坚挺。他喜用狼毫,既富弹性又有硬度,笔行纸上,沉着肯定而灵活飘逸。画作散发出清整骨气。
http://s8/middle/74cceddcx7aec688401df&690
无量寿佛 立轴 设色纸本
http://s8/bmiddle/74cceddcxcd37bf975115&690
无量寿佛 立轴 纸本
1943年作 (264.5万元,2011年12月北京匡时秋拍)
款识:癸未三月,啸南属写。祝继圣仁兄五十寿。少梅陈云彰。印鉴:陈云彰、少梅、陈彰长寿
本幅为画家四十年代之作。无量寿佛寓祝寿之意,开脸见面目,凸额垂耳,气息古朴清奇,而勾勒细致,髪丝须髭,几毫毕现,通体披红袍,线条处理刚劲俐落,具浙派笔意,背景视以岩石,以其擅长的北宗小斧劈皴法出之,写来极见用心。“水松石山房”主人在其文章中提出画中佛袍衣褶垂直而下,令其坐姿似非于石块上而半悬于空中,这个视觉上的效果未知是否出自画家安排,以示画中非凡俗之人。不过,这个观画视点无疑带来了新的欣赏趣味。
http://s10/mw690/74cceddcxcd3606a64c09&690
山林逸景
镜片 设色纸本 1943年作
(713万元,2012年7月上海天衡)
款识:一、秋林觅句。用元人笔,少梅陈云彰。二、寒岩如削铁,凡木未堪依。独有梅花发,圹点翠微。少梅陈彰。三、一江水满疑残月,十里沙横似断霞。癸未,云彰。四、少梅陈云彰。印鉴:云彰、少梅、少梅书画、能事不叟相促迫、陈云彰、陈云彰印、少梅诗画、陈彰长寿
陈少梅是20世纪中期北方画坛极为重要的画家之一。早年参加“中国画学研究会”,后入“湖社画会”成为骨干画家,长期在京津地区从事美术教育活动,在绘画上继承、宣扬了由乃师金城提出的“精研古法、博采新知”的艺术理念,深入钻研传统而不囿于“泥迹袭貌”的皮相之术,既传古意,复见新姿,形成了具有一定时代气息的新风格。陈少梅的绘画语言十分强显,在运笔上,他强调节奏快速;在墨法上,他力求剔透玲珑;在造型上,他讲究方硬奇峭;在意态上,他注重清新明亮。在陈少梅具体行笔时既可取得水墨淋漓的酣畅效果,又使水墨的渗化较易控制,不致失去法度。他又喜用长锋狼毫,这种毛笔既有硬度又富弹性,以中锋勾勒,力透纸背,笔在手指捻动中迅走疾行,悬肘悬腕,或腕虚枕微悬,笔锋时藏时露,重按轻提,或一贯到底,或间有断续,勾皴结合,干湿浓淡一挥而就,神采气力皆在笔端毫锋,无半点迟疑。事实上,北宗山水以明快、挺拔,画面不作事后修饰,干湿、浓淡一遍完成为特点,强调线条的爽利。陈少梅为此开发出一种以中锋用笔勾砍皴皱,以行书节奏速度配合勾画轮廓的风格,主张一笔到位,沉著果敢,斩钉截铁。
这套陈少梅的《山林逸景四帧》,每幅相对独立,四条组合在一起同样相得益彰。四幅画作皆以边角式构图,参诗句入画,画中山水人物清润雅逸,笔致高古劲健。陈少梅一生致力于复兴长期被打入冷宫的北宗山水,在继承其开阔雄混的同时扬弃其患意霸悍的弊病,并润以明朗清丽的南宗色调,终使北宗以一种全新的面目转世重生,代表了20世纪40年代北方山水画坛的最高水平。陈少梅的绘画实践,可谓异军突起,堪称北宗山水式微三百年后复兴之代表,体现了北方山水画坛冲破南北宗局限、师法两宋的辉煌成果。陈少梅绘画的成功扭转了对传统的偏狭理解,促进山水画以更大范围继承与借鉴传统,取法南宗也是一条道路,而效仿北宗也能开辟出一个新天地。何延喆先生提出,“对陈少梅的画风,可以“北骨南风”来概括,“艺术面貌渊穆清华,北骨南风互为表里,洋溢著和谐的节奏与优雅的旋律”。
http://s6/bmiddle/74cceddcxcd3d5b8d02b0&690
http://s8/bmiddle/74cceddcxcd467afd5d0c&690
桐阴泛舟
镜心纸本
泛舟图 立轴
1944年作
http://s11/mw690/74cceddcxcd47084d18a7&690
芭蕉仕女
设色纸本 仕女
立轴 设色纸本
1941年作
柳树红妆
设色绢本
http://s2/bmiddle/74cceddcxcd3e51883996&690
http://s8/mw690/74cceddcxcd605f19bdff&690
http://s16/bmiddle/74cceddcxcd46b749ce0e&690
人物
设色纸本
1940年作
竹林游春
设色绢本
游园惊梦 立轴
1946年作
http://s11/bmiddle/74cceddcxcd35c635c8a1&690
红袖嬉犬图 立轴 设色绢本
1944年作 (38.5万元,2006年6月天津浩天)
题识:甲申三月少梅陈云彰。印鉴:陈云彰印、少梅
陈少梅以“秀逸之气”,为士林所称誉。画上题诗“逋翁”为陈祖壬所作。陈祖壬,又号病树,为咸丰时礼部、兵部尚书、书法家陈孚恩之孙,系桐城派名家,甚赏识陈少梅绘画,曾发起为陈举办画展。此《红袖嬉犬图》气韵生动,洋溢书卷气,是陈少梅盛年(1944)时的佳作,不可多得。
http://s7/mw690/74cceddcxcd3c29807f36&690
仕女
四屏 1945年作
http://s15/mw690/74cceddcxcd3d48f9a94e&690
仕女 四屏 设色纸本
1945年作
http://s4/bmiddle/74cceddcxcd45ff5417e3&690
南极仙翁图
立轴 1942年作
(56万元,2009年11月北京保利秋拍)
描绘南极仙翁多洋溢着喜庆之气,此幅则清新淡雅,南极仙翁似乎还有文人气,身着六朝士大夫的宽袍大氅,双手捧着卷轴,呈低头沉思状。南极仙翁应该最快乐,心无凡尘之恼,但在陈少梅笔下,则赋予他一种全新的特质。这与陈少梅个人的诗思气质和淡雅的绘画格调有关,毕竟每个人解读的历史和神话人物都不可避免地带有自己的影子,这也是本幅画的迷人之处。此画线条清劲流畅,颇有古意,粗与细、浓与淡、轻与重皆恰到好处,写出了大氅轻薄的质感;仙翁面部的刻画尤为精彩,典型的高额头,凸出的下巴,长耳皆以富有趣味的笔法写出,根根髭须写得极为细致,仙翁的头巾、仙履和卷轴略施重彩,成为整体淡雅格调内的一点生动的点缀。
http://s8/bmiddle/74cceddcxcd6823f622b3&690
福在眼前
立轴 设色纸本 1944年作
题识:宋嘉祐八年冬,京师有道人游卜于市,莫知其所从来。体貌古怪不与常类,饮酒无算未尝醉,都人异之相与传说,好事者图其状后近侍达帝引见赐酒,一石饮至七升时,司天台奏寿星临帝坐,忽失道人所在,仁宗嘉叹久之。仁宗时天下熙熙,宜乎寿星游戏人间躬见于帝必有以感而然也。甲申嘉平少梅陈雲彰。宋嘉祐八年冬,京师有道人游卜于市,莫知其所从来。体貌古怪不与常类,饮酒无算未尝醉,都人异之相与传说,好事者图其状后近侍达帝引见赐酒,一石饮至七升时,司天台奏寿星临帝坐,忽失道人所在,仁宗嘉叹久之。仁宗时天下熙熙,宜乎寿星游戏人间躬见于帝必有以感而然也。甲申嘉平少梅陈雲彰。
“蝙蝠”即“遍福”,而寿星则自古即为长寿之象征。此幅作于1944年的《福在眼前》即寓意福寿双全,是陈少梅高超的艺术造诣与中国传统的吉庆题材结合的典型佳作。此幅寓意吉祥,构图巧妙,设色清丽,衣纹线条挺拔有力,有灵气。寿星的仙风道骨,慈悲心肠一览无余。红色祥蝠更似点睛之笔,形成视觉焦点。百字长题隽永刚劲,清秀雅致,丰富主题。
http://s2/bmiddle/74cceddcxcd3cf5e84a18&690
http://s11/bmiddle/74cceddcx7aec7eadb2a8&690
寿星 纸本立轴
寿 星 立轴 设色纸本
1943年作
http://s4/bmiddle/74cceddcxcd68276f04c3&690
南极仙翁
立轴 丁亥(1947年)作
(103.5万港元,2011年11月北京维塔维登)
题识:1.煌煌南极老人星,长代虚皇梦锡龄。三尺形躯身首半,过头柱杖挂丹经。衡山陈云彰写。2.庆杰先生属写,为范有先生五十寿,丁亥春日,云彰。钤印:云彰、少梅、陈彰长寿、少梅书画、能事不受相促迫
南极仙翁是神话传说人物中长寿的代表人物。这类绘画题材历史久远,渊源有自,以描绘南极仙翁洋溢的喜庆之气,形成了具有独立审美意义的主题范畴。此作陈少梅先生应庆杰先生之属为范有先生五十寿而写,具有特殊意义,描绘南极仙翁美髯长须,面带微笑,神情惬意;身着六朝士大夫的宽袍大氅,又显文人气息;在陈少梅笔下,赋予他一种独特的特质,体现出南极仙翁心无凡尘之恼。画面线条清劲流畅,颇有古意,粗与细、浓与淡、轻与重皆恰到好处,充分体现出作者传统功力的深厚,不仅写出了大氅轻薄的质感,对于仙翁面部的刻画尤为精彩,夸张的高额头、惬意的眼神和长耳皆以富有趣味的笔法写出。微风中,仙翁的头巾和衣袖宛若迎风飘曳之状,使整个画面显得格外生动。
高士图
镜芯带框
题识:梁孟相庄。戊子九月衡山陈云彰写。印鉴:陈云彰、少梅、少梅书画
陈少梅在艺术上汲取宋元明清诸名家艺术之长,能工能简,水墨与重彩并长,山水、人物、花卉和书法均有一定造诣,画风清劲阳刚而融柔美于其中,于艺坛独树一帜。人物画方面,多以文人高士、仕女、婴孩等题材入画,人物造型用笔细致入微,具有典型的宋人风范,刻画细腻但不呆板浮滑,于严谨中见灵动,极富文人情趣与诗学气韵。
http://s15/middle/74cceddcgaecbeab16d5e&690
http://s13/middle/74cceddcgaabd05e4ef7c&690
吟秋图
立轴
松下高士 镜芯
http://s5/middle/74cceddcgb348bd7d4644&690
人物
水墨纸本
立轴 人物
设色纸本
仕女 镜心 纸本
1942年作
http://s2/middle/74cceddcga9352fece321&690
山水人物
四条屏
http://s5/middle/74cceddcga9352d53e9d4&690
http://s12/bmiddle/74cceddcg777947b4778b&690
仕 女
镜片 设色绢本
http://s4/bmiddle/74cceddcgb348b940d558&690
宜男图 镜片
http://s15/middle/74cceddcgaabd0439c00e&690
http://s11/middle/74cceddcgac9656ebe72a&690
http://s14/middle/74cceddcgb348bcc637ed&690
仕女 立轴
设色纸本 仕女 立轴
仕女 镜心 纸本设色
http://s2/middle/74cceddcgb6b222d3ab51&690
http://s16/middle/74cceddcgb6b2233829ff&690
二十四孝图
册页
“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后来的印本都配上图画,通称《二十四孝图》,成为宣扬孝道的通俗读物。斯《二十四孝图》,乃陈少梅先生41岁时盛年之杰作,其题材不多见,笔墨工雅,设色清丽,非同寻常,故堪称国之重宝。《二十四孝图》又是陈少梅先生以传统画题为题材的最后的画作,1964年,终因积劳成疾,猝然辞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