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晋博物馆之旅:太原晋祠的三宝与三绝
10月30日上午,我们游览太原晋祠。
山西之所以被称为“晋”,与太原晋祠有着密切的关系。晋祠原名唐叔虞祠,始建于西周时期,是为了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而建造的。历经宋、元、明、清等多个朝代的修缮和扩建,现存建筑多以宋代风格为主。晋祠文化遗存极为丰富,涵盖古建筑、雕塑、碑刻等多个方面。其中,圣母殿、鱼沼飞梁、献殿被誉为晋祠的“三宝”,而周柏、宋代彩塑侍女像和难老泉,则被称为“晋祠三绝”。
圣母殿作为全祠的主殿,供奉的是周武王的皇后、周成王和唐叔虞的母亲邑姜(姜子牙之女)。圣母殿是宋代早期建筑的杰出代表,殿内端庄气派的圣母坐像两旁,环绕着众多的彩塑女官、侍女像,她们以真人大小塑造,比例精确,神态各异,性格刻画栩栩如生,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巅峰之作。殿前的八根木雕盘龙也颇为独特,据说是我国现存最早且唯一的木雕盘龙。
鱼沼飞梁是一座规模不大的十字形古桥,被誉为“现代立交桥的鼻祖”。献殿则是摆放供奉祭品之所,其建筑风格将殿堂与凉亭相结合,有殿堂的庄重,又有凉亭的通透,内部温度低于周边环境,因此被称为“古代的冰箱”。
“晋祠三绝”指的是晋祠内树龄超过3000年、相传为西周时期所植的柏树,圣母殿内的彩塑侍女像,以及晋水之源的难老泉。
86版电视剧《西游记》曾在晋祠取景拍摄。想到剧中小妖怪黑鱼精“灞波儿奔”和鲇鱼精“奔波儿灞”被孙悟空捉拿求饶,以及沙僧与鲇鱼精“奔波儿灞”在金人台追逐的剧情,不由得会心一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