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明仇英《南都繁会景物图卷》

(2020-02-11 12:36:54)
分类: 大明文化

明仇英《南都繁会景物图卷》
       仇英《南都繁会景物图卷》, 绢本设色,44×350厘米,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南都繁会景物图卷》又名《南都繁会图》(该图图名来自卷前签署,题为“明入画南都繁会景物图卷”,未见署名),真实地反映了明留都南京市井情形,享有明代《清明上河图》之盛誉。
       《南都繁会图》生动地描绘了晚明万历年间南京秦淮河两岸的盛况。画面从右至左,由郊区农村田舍始,以城市的南市街和北市街为中心,在明皇宫前结束。画卷街市纵横,店铺林立,车马行人摩肩接踵,标牌广告林林总总。两岸建筑,佛寺、官衙、戏台、民居、牌坊、水榭、城门,层层叠叠;茶庄、金银店、药店、浴室,乃至鸡鸭行、猪行、羊行、粮油谷行,应有尽有。河中运粮船、龙舟、渔船往来穿梭 ……长卷绘有109家商店及招幌匾牌,1000多个职业身份不同的人物,侍卫、戏子、纤夫、邮差、渔夫、商人等“行走”在长卷上,神态丰富,展现出一幅繁华、富庶、热闹的市井生活画面。
       据考证,《南都繁会图》所绘为南京最繁华的临水街区长干里,这里河面宽阔,可行大船。图中所绘南市街北市街,均属南北走向街区。即如今的雨花路、东西干长巷。从春秋战国开始,长干里一带,已是南京人口最密集的地区,这里商业繁荣,是著名商业区和货物集散地。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实行两京制度,南京改称南都或留都,设有与中央一致的政府机构,南京仍是明朝重要的政治中心。南京及其周围地区,依托着“财赋甲天下”的江南,农业、丝棉纺织业发达、商业经济十分繁荣、水陆交通方便,是明朝的经济命脉之所在,因此,南京依然是明朝的经济中心。在长干里还出现了两个专业大集市:以经营粮食和其他农副产品为主的米行大市和以经营竹木薪炭为主的来宾集市
       卷所绘“东西两洋货物俱全”招幌,隐约地透露出了明代中外贸易的发达程度;而“西北两口皮货”、“立记川广杂货”、“福广海味发客”、“京式靴鞋店”、“川广云贵德森字号”、“南北果品”等招幌,表明南京已是各地百货云集、五方商民杂处的商业大都市;民间文艺表演“走海倭子进宝”,则表现了中日朝贡贸易的史实;画中人物衣饰奢华飘逸、颜色鲜艳亮丽,隐隐暗示着明代中后期都市生活的奢靡之风以及对明初规定的各种等级制度的僭越,充分反映了明代城市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卷所反映的诸如城市布局、手工业、金融、服务、竞技、民俗、宗教、文化、戏曲等各行各业,则为明史、商业史、资本主义萌芽史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实证资料。
       南都繁会图虽然建构宏大,设色华丽典雅,但绘制比较潦草,技巧也不太高。画面上的一些建筑及人物等仅粗具轮廓,近看则似小儿涂鸦,虽有“实父仇英制”签款,但一如明清许多青绿设色绘画,皆托名于仇英一样,且迄今尚无资料证明仇英曾创作过此画。南都繁会图明显不及仇英存世作品的精湛秀雅,因此学界普遍认为这是一幅明代后期佚名画家托署“仇英”的画作,甚至不能排除南都繁会图绘于清代初年的可能性。尽管如此,南都繁会图》亦处处体现了我国古代绘画的现实主义优秀传统,为今人研究明代南京城市生活的面貌提供了丰富具体的图像资料,因而具有相当重要的历史与艺术价值。(图可点击放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