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锦残片
宋锦残片复制品
“黄地蟠龙禽鸟万字纹八达晕宋锦”残片由苏州中国丝绸档案馆从民间收藏家李品德处征集收藏。
这块明代宋锦残片属于宋锦中最贵重的类型----
重锦。以精炼染色的蚕丝和捻金线或片金为纬线,在三枚经斜纹的地上起各色纬花,这正是重锦最常见的织法。之所以名为“黄地蟠龙禽鸟万字纹八达晕宋锦”,其中蟠龙、禽鸟、万字纹、八达晕,都是对其纹样的说明。动物、几何纹样是宋锦中比较经典的题材,此外常见的还有花卉、器物、人物等。残片上的纹样,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那几条形态相同但颜色各异的蟠龙。五条龙为一组,在同一块织锦上通过不同的配色显现出不同颜色,彰显出当时精湛的技艺。龙纹通常由皇家专享,可见这块残片极有可能原本用于宫廷的装饰。值得一提的还有残片上的万字纹,即“卍”。这种纹样在宋锦中应用甚广,通常作为地纹与其它纹样搭配使用。万字纹原为古代一种符咒、护符或佛教标志,据传是武则天赋予了这种花样“万”的读音,以示“万德吉祥”,将其连续组合、无限延续,便表达出“万寿无疆”之意。八达晕也是宋锦纹样中一种极具代表性的纹样,由几何网架构成,骨架线向上下左右及斜角八个方向相连。如果是向六个方向相连即为六达晕,四个方向的为四达晕。这类几何纹样多用作满地排列的地纹花,既能体现它本身的细腻、简练、均衡与和谐,又能衬托出绚丽富贵的主题花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