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真面貌
| 分类: 冷眼侃史 |
生前所绘或身后所作?
台湾博物馆馆藏《郑成功画像》
依据郑氏子孙口述,台博馆相信此画是在郑成功过世(1662年)前一年所绘。然而,针对“郑成功画像”中蓝色袖口部分,经检测分析颜料有使用普鲁士蓝的可能性。而普鲁士蓝颜料传入亚洲及台湾的时期是在郑成功身后,故分析此画应该是在郑成功死后所作。其次《郑成功画像》沿用的是明代帝王像的形式,但依据明代文武官服,绿袍为八品至九品官员所穿,官阶低微,与郑成功生前身份差距颇大。再次《郑成功画像》以画的表现形式而言,近似中国民间的祖先画像,对郑成功的脸部描写,亦如同帝王、皇后画像所讲求的以“神似”为贵,并不追求“形似”,而且多受面相学之影响,偏向理想人物像的概念式描写。但台博馆依旧认为此画是在“国姓爷”生前所作。
凤眼或大眼?
台博馆“郑成功画像”里的“国姓爷”脸型容长、细眉凤眼、蓄短须。但根据与郑成功同时代的西方人描述,郑成功“眼睛又大又黑”,他的举止暴戾,颠覆教科书里细眯凤眼、威严端庄的民族英雄形象。
300多年前,一位遭郑成功俘虏的荷兰土地测量师菲力普梅在他的日记里,如此形容“国姓爷”的音容:“国姓爷坐在帐幕正中央的一张桌子后面…他眼睛又大又黑,那对眼睛很少有静止的时候,不断到处闪视…胡子不多,长及胸部。他说话的声音非常严厉,咆哮又激昂…”。在另一本书中,披露17世纪荷兰版画里的郑成功,赋予这位驱逐红毛番的英雄犹如鞑靼形象。当他听闻被囚的荷兰传教士亨伯鲁克告知:荷兰人将守护热兰遮城“宁死不投降”,不禁怒指亨伯鲁克,下令杀他。
在西方人眼中“眼睛又大又黑”的郑成功,和民间流传浓眉大眼的少年郑成功倒有一丝相符,反倒是台博馆郑成功,被专研台湾史的漫画家杜福安批评为“不像是有个性的人!”
富态或瘦削?
最引人瞩目的是,郑成功盘坐在榻上,其妻坐在椅子上,而这种“夫低妻高”的形式和一般传统中国式的夫妇祖先画像形式极为不合。据文献记载郑成功临死前“坐于胡床”,在日文里“胡床”有“盘腿而坐”之意,与画像里郑成功的坐姿相符。这种坐姿正是日本绘画史传统人物描写样式。故推测,此画可能是后世子孙参照“胡床”记载,或有意强调郑成功拥有日人血统所作。还有专家认为,这类郑氏夫妇画像极有可能是日本人所画,可视为是“日本人眼中的郑成功”。
前一篇:海瑞的另一面
后一篇:昆明龍泉觀通妙真人祠堂記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