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师与玛格丽特

(2017-12-10 20:35:16)
标签:

布尔加科夫

分类: 幽窗小语
突然楼下巨大的火炉里咔擦一声,从里面跳出一个悬在绞刑架上快要腐烂的尸体。尸体从绳上掉下来,摔在地板上,立刻变成一个身穿燕尾服,脚穿皮鞋的黑发美男子。同时一张快腐烂的棺材也从火炉里跑了出来,棺盖脱落,一具骷髅从里面滚了出来。美男子殷勤地跳了过去,向骷髅伸出手,骷髅立即变成一个不安的女子。

 

大师与玛格丽特

 


Bristol 下起了小雪,无声无息地,拉开窗帘一看,不知何时已开始。


我坐在安静的酒店房间里,听着 Olafur Arnalds 的音乐,又像是回到了大学时光。十年前如何能料到,会以这样一种方式回味。想起今年国庆参加完毕业十年的聚会后,一个人离开车站的时刻,无人要告别,却突然泪流不止。十年过去,以为自己再也不会感伤,却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瞬间变得脆弱。


也许,我只是一直欠十年前的自己,一个正式的道别。然而我并不想道别,虽然这期间经历了种种,工作、恋爱、结婚、生子、各种生离死别、各种社会百态,虽然时间和精力几乎全部被工作和家庭生活占据,身体变得越来越疲惫,脾气变得越来越暴躁,却仍感觉冥冥之中有一股力量在支撑着自己,哪怕再大的风雨,再难的坎坷,我知道自己不会轻易倒下。


所以当我读到《大师与玛格丽特》时,我并没有特别惊讶,我很清楚地知道作者想要表达什么,尽管我并无那样痛苦的经验。如果抛开艺术的外衣来看,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其实很简单:坦诚并勇敢地活下去,哪怕这就是个地狱。


没有任何线索表明布尔加科夫受到过达达主义或超现实主义的影响,如果从传统文学与宗教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确像是个异类,它不自觉地让我联想到胡安.米罗的画作或者是库斯图里卡的电影,尤其是《飞行》和《撒旦的舞会》章节,只能用惊艳来形容。纵横交叉的故事结构,自相矛盾的原始信仰,荒诞离奇的情节,再加上社会群貌的刻画,让这本书显得有些野心勃勃,但本质上仍是俄罗斯文学的传承。信仰与生活,也许是俄罗斯文化中永远的核心命题。


如果说美中不足的话,便是大师与玛格丽特现实中的爱情故事略显单薄,也许在现实的政治生活环境中,这种简单真诚与不离不弃已经是一种伟大,但相比起托尔斯泰笔下的爱情来,仍是显得有些过于简单,这使得全书的核心生活部分缺少一些支撑,而重点突出了信仰部分。


对于今天生活在更文明也更荒诞的现实中的我们来说,本书不过是一种消遣,也许作者还应该感激这种有幸的消遣,他无法理解今天的人下决定读一本书需要多么大的勇气。


窗外的雪慢慢越下越大,也许我应该出去走走,忘了小说与信仰这回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早安,深圳
后一篇:母亲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