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变

分类: 有时感伤 |
搬家后一周了,才开始正儿八经的做第一餐饭:重新买厨具,擦洗厨房,买菜、米、油、盐,折腾。事实证明,重新开始的愿望总是美好的,手续却总是麻烦的,不过是切菜和炒菜的位置左右调换了一下,就感觉百般不适,连放多少盐,也好像突然一下子没有了把握。我原以为,一切的变换与适应都会很自然的,短短一年的停留,也应该很快就会忘记,可厨房里只是短暂的练习,就露出了破绽——生活的痕迹,是可以遗忘,却无法抹掉的。
因为搬家,又翻出以前的旧物,一个厚厚的黑皮笔记本。那是上学的时候,用来作抄录的(高中后养成的习惯,凡读到好书,旁边会有一支笔,一个本,记下会意的文字,以备忘记),中间换过几次,本该是毕业后带回家的物品,因为直接来了工作地,就一直搁置,不到半年也就忘了。
打开来,当初阅读的轨迹,可一目了然,似熟悉,似陌生。所记的大部分内容,现在已经完全没有了印象,偶尔能记起的,也只是些断章残句,早已无法串联。而难以想象的是,连《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这样的书,竟也有大段大段的抄录,那时真是饥不择食。
偶尔会有非抄录的文字,都只是短短几句,有段如下:
偶尔也会想家,只是这种想很模糊,也说不上想家中的什么,也许仅仅只是想而已,它不需要什么来填充。就这样想,让我觉得温柔。
笔记本的后面,则记载着一系列计划:需要去阅读的书籍、去看的电影、去听的音乐、去了解的作家、画家、音乐家,觉得重要的还会在前面打上星号。
翻着翻着,忽然有种背叛的感觉,不单是为自己的遗忘,也不单是为计划没有去实现,事实上它们大部分都已经实现了。只是忽然觉得,一切都不是原来所想的样子,而现在的自己,仿佛并没有原来那样有把握,那样坚持和肯定。尽管那时的自己,和现时的自己,都是真实的。
流变。二十世纪初,科学家们发现,任何材料都有时间效应,即使没有受到外部应力的作用,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出现变形,因为材料内部的分子一直都是运动的。流变的过程无法通过肉眼察觉,只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以后,才会惊奇的发现,就好比废弃的手机,一段时间后再翻出来,吃了一惊:怎么变成了这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