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只眼睛


标签:
木下惠介高峰秀子 |
分类: 咖啡时光 |
好久没有看过这样抒情的电影了,150分钟的观影过程,竟四度落泪,几乎是高峰秀子每哭一次,也都要跟着流一回眼泪,惭愧。从抒情类电影来看,是刷新了以往的观影经历,可以直接排到第一的位置了。
开场不到五分钟,就知道会是一部自己招架不住的影片。似乎一遇到田园牧歌般的调子,我就会失去一切判断,身不由己的全心投入进去。小豆岛的风景那么宜人,渔村的生活那么宁静,高峰秀子又是那么美丽,孩子们也都那么纯朴天真,一切的一切,都像是理想世界才会有的画面。而所有的情感,又都那么自然、真诚、饱满,这可还是头一次,希望黑白色彩的电影能够换成真彩色。
时间从1928年开始,师范学校刚毕业的大石,骑着自行车热情洋溢的来到小豆岛渔村教书,带着12个一年级学生,成天到处游玩歌唱。一次意外造成大石老师的腿部严重受伤后,因为家离学校远,只得调到高小本部。五年以后,还是这12个学生,又一起来到高小上六年级,也还是大石老师教。时间流逝,转眼到了1937年,中日战争爆发,大石老师辞职。班上的5个男生,3个参军,没有一个活着回来。而大石老师的母亲、丈夫、小女,也都在长达八年的战争中相继离去。
战争结束,大石老师又重新回到小豆岛教书,看着一张张熟悉的面孔,都是她带的第一届学生的孩子、亲人,想起二十年来学生们各自的成长、命运,泪不自禁……
极少在日本影片里看到反战的色彩,偏偏这部,是这样安静,这样温和,这样沉甸甸。每一个细节的处理,都精准细腻,饱含深情,镜头的柔和与悲悯处,便是侯孝贤亦有所不及。而其对生命、对成长的朴素咏叹,也有着俳句的简洁和干净,浸染着淡淡哀伤,令人不禁黯然慨叹:那是有情的年代。
伊是咱的宝贝 —— 陈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