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同桌的年月

(2009-08-22 11:39:36)
分类: 笑忘录

有同桌的年月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都尽量避免谈及自己的高中,原因部分是因为高考后可笑的那一点失落,让我觉得高中三年的自己一直都有点秀逗;还有部分呢,是因为在我看来,高中时代也的确没有什么特别值得怀念的事情,甚至每当想起,都有种可怜见的感觉。虽然高中的同学这么几年一直都是那么可亲、可爱,仍改变不了我对于高中生活总体上的不满与排斥,即便现在,我也还是坚持认为:大学时光就是我人生最好的时光,美好到——暂时还不想去怀念。

 

可是你猜怎么的,我又回到高中时代那种心境:每天就是盼望周末,盼望假期。更吊诡的是,每天上班的时候,上午的十点和下午的四点,还能准时听到广播体操的播放!高中时代最感可恶的三件事——假期补课、早上晨跑,以及上午的广播体操。所以每当听到广播体操的声音,我总有种触电的感觉,一下子又将时光拉回到高中时代,又得按规定做那些可笑的动作。也许我这样说有些过分,高中时代,真的就那么可恶么?我反复问自己,除掉那些不太愉快的记忆,难道就没有一些值得怀念的地方?

 

可怀念的地方是有的,第一便是:那是有同桌的年代。有同桌即意味着,每天你都有个人固定在身旁坐着,随时可以打扰或被打扰,有时会是一句:“你数学作业写完没有?”,或者“诶,问你个问题可不可以?”,或者,就是单纯的掐一下或简单的捉弄一下,总之就是每天都不会让你感到厌烦。上大学后第一感觉不习惯的,也便是身边突然少了一个人,上课的感觉总是不一样,我又很少去自习室,因此在我心中,大学一直是没有课堂的,所有的记忆全在课堂之外。高中呢,就有课堂,因为有同桌。

 

我的高中呢,又还比较特别,因那时我们的座位是一个月调整一次的,为了公平起见,每个月大扫除的时候,座位都会前后左右移动,于是同桌就在不停的换。想起来,说到高中同桌,可真是数不清,有的都记不起来了,似乎,全班同学大半都同桌过,有时的情况是:哈,又坐到一起了!哦,我还想起,也有主动换座的时候,比如某某和某某只要坐到一起,就有说不完的话,于是只能换开,好方便的。

 

要捡几个印象深刻的说说呢,倒是犯难了,说谁好呢?太熟的不好说,不熟的又说不好,想来想去,倒是有两个可以说说。

 

第一是高一时的一个大眼镜男生。多大的眼镜呢?大到我从上学以来都没有见到过,怪吓人的,而且他的脸又比较胖,那样胖的脸上再挂一副那样大的眼镜,印象便十分深刻,只要一想起,那模样就立刻浮现在眼前。怎么会有那么大的眼镜呢,很快我就发现原因所在——是看书看的。基本上,只要我能看到他的时候,他的手里总有一本书。什么样的书?说起来我现在都觉得奇怪,从文学名著到言情小说,再到军事博览,似乎无所不包。那还是高一,他的阅读量就已经大的惊人,也是我碰到的第一个嗜书的人,非常罕见,不但嗜书的范围罕见,嗜书的后果也罕见。我读到的第一本外国小说,便是在他那里,《象棋的故事》、《茵梦湖》之类曾让我读到心潮澎湃的小说,也都是在他那里,回想起来,似乎我的阅读生涯,在某种程度上受了他的影响。

 

读书多的一个最重要不同,就是说话会比较少,这个规律似乎在我的经验里一直都成立,也不知道是因为本来说话少而读多书呢,还是因为读多了书而说话也就少了。但他只要说话,就不一样,虽然不能清楚记得他都说过些什么,但印象中,每次只要他一说话,我就感觉很新鲜,也很与众不同,可能是因为知识相对广博,见识自然显得成熟许多。印象中,他极少大声说话,只记得有一次,因为什么原因,他生气了,而且是对一个女生,那样子很特别,说出来的话也特别,就是以后再也不理你之类的话。他真的说到做到,以后就再也没有和那个女生说过话,好冷酷。

 

文理分科的时候,他自然读了文科,后来就很少见到,自然是很少再有机会见到了。毕业后,也再也没有见过他。突然想起,觉得这样的一个人,现在会怎么样了呢?好想知道。

 

第二想到的是一个女生,也是高一时的同桌,高二还同过桌。想起是因为,我曾经得罪过她,也不对,准确的说,是她得罪了我,而我一直没有明白表示过原谅,因此现在想起,就变成我得罪了她,很奇怪的。得罪的过程呢,也就是上课的时候写小纸条,那时我们已经没有同桌了,但写着写着,不知怎么我就生气了,说了很过分的话,现在想起来,仍觉十分过分,后来她就不怎么和我说话了。她是那种,怎么说呢,就是比较闹的女生,有着在当时可以令不少男生为之献殷勤的外貌,而她自己也总是当仁不让,你可以想象,她是那种将《挪威的森林》特意推荐给某些男生看的女生。班里有这么几个女生,那可就热闹了,而我当时自视甚高啊,对这样的女生,心里难免就有些鄙夷,因此说话的时候有时就不太客气。

 

她后来呢,也是读文科去了,后来又一次突然跑来找我借书,让我十分意外,似乎是修好的表示,但之后就没有再联系,毕业后也只见过一面。现在想起来,那时的她,到底是太年轻不懂事,青春期的躁动表现得有点突出而已,听同学说,现在已经完全变了个人。而我当时又过分认真,说的那些话,可能对她打击不小,也可能呢,她也没当回事,只是回想起来,原本相安无事的高中生活,却因此变得多了一分尴尬。似乎有些人,你永远不可能再去原谅,而有些事,也最好都让它们在回忆里,相互忘记。

 

又有点怀旧了,再写下去,似乎都可以写成小说了,先写到这里好了,等哪天想起了别的再继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茶泡饭的滋味
后一篇:卢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