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悠悠的电影原声(三)

(2008-12-28 15:48:34)
分类: 耳得为声

11.《碧海蓝天》—— Eric Serra

 

悠悠的电影原声(三)

 

每个导演都有过纯情时光,尽管吕克.贝松后来说“电影不过是一片阿司匹林”,也许,但年轻只有一次,让吕克.贝松再回到1988年,可能吗?至少我觉得不可能,他再也拍不出《碧海蓝天》这样的作品了,因为有些感觉失去,便永远失去了,当年为了电影的配乐,他硬是逼着 Eric Serra 学习潜水,电影拍完了,Eric Serra 也成为了潜水好手。用心的作品,未必会是好作品,但好作品,一定是用心才能拍出来的。

 

这是一部充满着强烈宿命感的影片,也是一部发人深思的影片,看的时候让我很难受,我不知道使我难受的是什么,只知道雅克身上,有着所有男孩都曾渴望的一种梦想:抵达之谜。我不知道可不可以将这种抵达的渴望归于一种原始的游牧精神,雅克时常表现出来的焦虑和不安,和原始的游牧民族对久居产生的不安有着某种相似,其实在每个小孩子身上,都能找到这种不安分的痕迹。虽然总体来说,人类一直在进化,但有些原始的东西总会遗传下去,只不过随着社会职能细化程度的提高,在成长的过程中消失的越来越快,也许当那种原始彻底消亡的时候,人就真的变成了《Wall.E》里的木偶。

 

三个小时的影片,90分钟的配乐,密度之高,是非常罕见的,事实上对这部电影来说,音乐在很多时候都是主打,片头和片尾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也都是音乐,那种深邃和纯净,是 Eric Serra 真正潜水潜出来的,只可惜没有在原声里加入海豚的叫声,那种叫声,在观看影片的时候令我欣喜若狂。

 

12.《南极物语》—— Vangelis

 

悠悠的电影原声(三)

 

希腊虽小,却是产生伟大的故乡,对于 Vangelis 来说,伟大一词是完全配得上的,如果你听过他的音乐。我真希望所有的NewAge 音乐家都去做电影配乐,因为就我所听到的电影原声里,每有所作,必是精品。Vangelis 参与的电影配乐也不多,但仅有的几部,不管电影是什么成色,音乐都是上乘。电影《1492》里的配乐《Conquest of Paridise》就在今年抵制家乐福的时候还被国人利用,我同学以为那是当年法西斯用的音乐,那种蛊惑性,令人震惊到产生恐惧。在《南极物语》里,却是一片空旷与宁静,跟着几乎要从音响里跑出来的节奏,仿佛置身于一片冰天雪地,四顾茫然,唯有远处传来的旋律,能让人找到自己的方位,消除内心的慌乱和紧张。有着现代瓦格纳之称的 Vangelis 在营造音乐氛围方面,堪称无人能敌。

 

13.《英国病人》—— Gabriel Yared

 

悠悠的电影原声(三)

 

如果不是再次听到电影中的音乐,我还能记起《英国病人》中的什么呢?故事的详情,各地的风情,甚至女主角的模样,我都快忘得一干二净了。也许对我来说,这是一部过于 Gentleman 的电影,如同英国那些 Fairlady 的小说,那些被教养所束缚的身躯与灵魂是那么明显,至少在电影中是如此。如果说电影中的法国人、意大利人、西班牙人是那么可爱的话,就可爱在他们的随意和无拘束,而英国人一出现,气氛就不同了。当然,作为一部 A Love story between Gentleman and Fairlady 的影片,这是最佳典范了,它的配乐更是一举拿下当年几乎所有的电影配乐大奖,当我得知 Gabriel Yared 也是《三十七度二》(又名《巴黎野玫瑰》)的配乐时,甚至有些惊讶,如此不同类型的爱情,他都能掌控自如,很了不起。

 

We are the real countries,not the boundaries drown on maps with names of powerful men.I know you will come and carry me out into the palace of winds,that's all I've wanted--to walk in such a place with you,with friends,on the earth without maps...


14.《露西亚的情人》—— Alberto Iglesias

 

悠悠的电影原声(三)

 

这是最近才看的影片,此前对于导演 Julio Medem 是完全陌生的,但看完后的第一个感觉是:阿莫多瓦可以退休了。因为无论从画面、艺术感、表现力与创造力上,它都超过了2002年以后的阿莫多瓦,甚至在编剧上,它也完全打败了阿莫多瓦,也许这才是关键,毕竟在编剧上,能和阿莫多瓦比肩的已是极少数。影片看第一遍时是一头雾水,看第二遍时仍然是一头雾水,我不知道故事是从哪里开始的,又是从哪里结束的,故事本身就是一个迷,它可能是按影片中提供的主要线索串联起来的故事,也可能是影片中男主人公的一部小说,甚至可能只是影片中女主人公露西亚的幻想,正如片中所一直强调的:这个故事最大的优点,是在结尾的时候,有一个洞,你可以从那个洞掉回到故事中间,从而任意改变结局。

 

按理说这是一部在风格和情节上取胜的影片,然而不然,它令人迷惑的地方,更在于里面错综复杂的欲望与情感,都拍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一切看起来都像是真的,并情深意切,能将人吸进去,仿佛这是一部感人肺腑的爱情片。这里音乐帮了很大的忙,Alberto Iglesias 作为阿莫多瓦的御用配乐师,也是 Julio Medem 的亲密伙伴,但在阿莫多瓦的影片中,除了《对她说》,音乐的地位都没有十分突出,这部影片却在配乐上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不但气氛的创造十分逼真,抒情部分也温柔细腻,让人想起片中的台词:“一米阳光,直射我的心房,将你的爱带给我……”

 

15.《她比烟花寂寞》

 

悠悠的电影原声(三)

 

这是一部很糟糕的影片,糟糕到导演不敢承认这是一部传记片,熟识杜普蕾的傅聪更是看完影片后感到愤怒,但导演是根据杜普蕾的姐姐写的传记为主要依据拍摄的。不管影片中的杜普蕾是不是真实的,有一点却可以肯定:它的配乐是真实的,杜普蕾的大提琴是真实的。听完电影原声,你会觉得电影什么都不是,而只是一种不适当的装饰,因为在杜普蕾的大提琴面前,它显得那样苍白。如果要拍杜普蕾的传记片,以姐妹情为主线显然是不恰当的,我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看完影片时,还以为只是虚构的一个故事,它的情节太多,戏剧性太强,而对于传记片来说,这是最致命的。听杜普蕾的琴声,似有着一种深深的自怜,催人泪下,我想那是一种只有痴迷的演奏者与深爱的乐器之间才有的感情,长期的四处奔波,唯一可以倾注热情的对象只有乐器,这种无法获得等同回报的倾注慢慢就会形成对自我的一种伤害,产生难以遏制的孤独和自怜,越是在万众瞩目的荣耀下,越是突出,中文翻译《她比烟花寂寞》,不知出自谁的手笔,用以形容这位20世纪唯一伟大的女大提琴演奏家,很是贴切。

 

相关文章:悠悠的电影原声(二) 

 

 Hi  —— 《The Big Blue》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林海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