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
(2008-09-13 12:08:32)| 分类: 笑忘录 | 
昨天是导师的五十岁生日,我们给他祝寿,席间他喝了不少酒,也说了不少话,我是第一次见他喝这么多酒,说这么多话。可能是刚开始的两大杯红酒起的作用,当我们关了灯,呈上点好蜡烛的生日蛋糕给他庆寿时,他显得有些激动,说第一次有人这么给他过生日,简直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在我们的鼓励下,还许了愿,然后吹灭蜡烛,这也是我第一次见他手足无措的样子。
 
虽然上研究生才一年,和导师第一次见面却还是大二的时候,那时我是班长,他是我们班主任,每学期还是有两三次见面的时候,但都是简单的完成任务,后来我才成为他真正意义上的学生。保研的时候,一开始我也没想到会留在本校,暑假的时候我还在复习准备考研,后来才知道自己可以保研了,而且按照往年的情况能去上交或是浙大,心里一权衡也就放弃了考研,谁知刚好我们那届政策有调整,增加了复试,结果一出来,只能留本校,那时我才去找的他,他立刻便答应了。所以大四的时候我就进了实验室,和导师已经有过两年时间的共处。
 
导师的脾气很好把握,是标准的方形,不拐一点弯,对他来说,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不存在什么中间状态。有时这是很难得的品质,比如他就不会说一句假话或是空话,也没有什么客套不客套,不管见了谁,他都是实打实的说,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这是多年工科思维习惯所形成的结果,初次接触是非常令人可敬又可爱的,当初我也正是因为这点而第一个找的他。当然,有时这脾气也是很呛人的,比如他让你做一样东西,不管你怎么努力,怎么挖空心思,只要最后出来的结果不行,那便是不行,一句多余的话也没有,这对男生还受得起,女生是经常被他说哭的,我的一个师姐,已经答完辩就要毕业了,还当着我们的面被说哭过一回,她已经非常优秀了,也是他很喜欢的学生,但这都不能改变他的作风。
 
因为他的犟,在我们专业是很有名的,一般的学生答辩的时候,如果知道答辩老师中有他,就得做十二分的准备,他并不是要和学生过不去,只是觉得什么是应该的,并坚守着他的原则,对任何人都不讲情面。我们系主任当年和他是同班同学,还是同一个宿舍的,两人一见面就会杠起来,三十多年了,还是这样,不知道等两人都退休了会怎样。当然,能杠起来,说明还有活力,比一团和气是要好的。我记得大四的时候,一个很好的实验室指导老师对我说:“夏老师啊,就是脾气太怪了点,像我这么随和的人,都和他处不好。”
 
大多数时候,他都是独自承担项目,独自完成,做什么都是一个人,即便像焊电路板之类的体力活,他也不要别人来帮忙,而且从不使唤学生(虽然我们都希望能被使唤),出差的时候,他都要带上自己的工具。我很能理解他的这种行事方式,他总是说别人碍事,这是真的,他的每一样活,都做得非常精细,无论是编程、画电路板,还是焊接线,一般人插手,都只会让他重新忙一遍。我只说一件事,就前几天实验室买了一个大设备,七百多公斤重,就因为放的位置歪了一点,他非要给摆正,为此我们好几个人一起忙了将近一小时,他就是这么一个人。
 
导师喜欢唱歌,还经常和我们一起去KTV,这多少让人大觉意外,其实倒也在情理之中,他年轻的时候一定是个彻底的完美主义者,不但样样都会,还样样都精,即使唱歌,也比我们唱的都好,声音圆润饱满,很有气势,也很有风度。当然,他唱属于他们年代的歌,我们唱属于我们年代的歌,所以每次去唱歌,其实都有点怪怪的,他唱完《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驼铃》、《敢问路在何方》,我们再唱《东风破》、《勇气》、《隐形的翅膀》,很不是滋味,所以我每次就只能挑那些歌词看起来还算正常的歌,比如罗大佑、许巍之类。
 
其实以上这些,都说明导师的确还是很年轻的状态,无论在身体上还是心态上,都非常年轻,然而昨天晚上,他却说他现在有些悲观,这是他平时不会说的话。他还说起当年追他班上一个女孩子,追了很长时间没有追上,结果耽误了自己,到31岁才结婚;又说起他第一次接项目,给他3万块钱,做完的时候,自己还赔上了好几千;说起他第一次带学生,那时还是单身,领着一帮孩子,非常有趣;说起近年来睡眠质量越来越下降,时间过得一年比一年快。这些他可能也和别人说起过,我听了还是很感动,不停的喝酒。
 
导师是五八年生,十六岁进工厂工作了三年,没有上高中,七八年第一批考上大学,八二年毕业后留校,后来哪也没去,就一直在学校做到现在,一晃眼,五十了。
 
我曾经看到过他上大学时的学习成绩,平均都在90分以上,好多都是100。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