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2000年王家卫 |
分类: 咖啡时光 |
多年以后,可能我自己也不清楚是因为《花样年华》而喜欢王家卫、梁朝伟、张曼玉,还是因为王家卫、梁朝伟、张曼玉而喜欢《花样年华》。不过对我来说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在人生的某个时期,喜欢了一部电影,并喜欢了三个人。如果喜欢一样东西,你可能会列举很多喜欢的理由,但如果特别喜欢一样东西,理由就显得多余。
《花样年华》是一种心绪,从头到尾的渲染,只为了结局那一瞬间的空旷与孤独。难以言说的愁铺天盖地的打来,散落在他乡古老的破败中,成为永远的秘密。这是一部不用看很多遍就能完全记住的电影,人物不多,台词不多,故事也不多。与其将它作为故事来读,不如将它作为一首歌来听,作为一个梦来回味。
1962年的香港,老上海气息的房屋,剥落的墙壁,昏黄的灯光,绵绵细雨。一个精致的女人,迈着优雅的步伐在饭馆门口进出,一遍又一遍。周幕云预感到他会喜欢上这个女人,她住在2046。日子在烟雾缭绕中盘旋,察觉在彼此不经意留神的瞬间。“其实,我先生有条和你一模一样的领带。”“其实,我太太有个和你一模一样的提包。”只是另外的两个人,从开始到结束都没有正面出现。从开始到结束,都是两个人在模拟,模拟开始,模拟生活,模拟分手。从好奇到喜欢,到羞怯,到回避,到分离,到怀念,每一个细节都展现的淋漓尽致。爱与不爱之间,是牵扯的迷乱。这是一种难堪的相对,彼此都没有足够的勇气,彼此却都默默应允。“我一直不相信会有这种事,原来是会的,我现在希望你先生不要回来,最好永远不要回来。”
周幕云走后,苏丽珍开始后悔。无法摆脱那种烟雾,无法摆脱那种心绪,甚至他吸烟时的动作和表情,也开始值得回忆。每一个曾经在一起的证据,突然变得无情起来。在两个2046的房间,苏丽珍一起失落。而在另一个地方,周幕云有了无法诉说的秘密。
“如果,我有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跟我一起走?”
“如果,我有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带我一起走?”
1966年,周幕云站在吴哥窟。
将一种心绪拍成电影,而又不显得单调,需要很大的功夫。因为实际上什么也没有发生,一切都像是一场戏中戏,也许抽出其中的十分钟会很乏味,但整部电影,却笼罩着一股浓浓的离愁,仿佛窥见岁月的偷偷溜走,让人未睹先伤。那些过去的一切,都不再存在,王家卫也该意识到,那些更无法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