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双璧——吴郁生、吴曾善之一
(2009-06-28 13:39:58)
标签:
杂谈 |
苏州才子“枕边书”在《状元后人收藏的状元书法》(见《苏州日报》 09年6月19日“古玩版”)里写道:清代康熙初年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翰林院的文人兴高采烈各自夸耀家乡的土特产。有说产象牙犀角的,有说产狐裘毛皮的,有说产楠木斑竹的,只有苏州进士汪琬一言不发。翰林们便急急问他:“苏州的土特产多不多?是些什么?”汪琬淡然而答:“苏州虽自古誉为鱼米之乡,人间天堂,然土特产却是不多,只有两样……”众人忙问:“哪两样?”汪琬道:“一是梨园子弟。”大家击节鼓掌:“好!还有一样呢?”汪琬慢吞吞道:“状元也。”翰林们顿时鸦雀无声而面面相觑。
老苏州对虎丘山肯定是熟得不能再熟了!那么我今天倒要考考你:请问虎丘的“门额”(就是“山门第一匾”)写的是什么?恐怕有一半人晓得:“古吴揽胜”。对!请问:是谁写的?这下么,恐怕大部分人要搔头皮了!告诉你:该匾的左下方竖写着“吴曾善”三个字。
“吴曾善”?何许人也?搜索可得:“吴曾善,字慈堪,号小钝,江苏元和(苏州)人,吴郁生之侄,书法得郁生薪传,风貌极似。”
看官可能还是会认为“语焉不详”。对的,不急,且听我慢慢道来。
再请教一个问题:虎丘山剑池前月洞的“门额”写的是什么?这个问题恐怕凡是去过虎丘的(不管你是“老苏州”、“新苏州”还是“外地人”),全都晓得:“别有洞天”(个别人会答“天洞有别”,其中原因么,不言自明喽)。对!请问:谁写的?恐怕大部分人又都不晓得了。告诉你:该“匾”(应该叫“书条石”)的左下方镌刻着“小钝”二字,即吴曾善!
要说“吴曾善”就先要介绍一下他的叔叔“吴郁生”。吴郁生(公元1854-1940),字钝斋,
出身于苏州书香门第、官宦之家。他的祖父吴廷琛,就是大名鼎鼎的清嘉庆七年(1802)"壬戌科"状元。吴廷琛会试、殿试皆第一,集会元、状元于一身。在中国科举史上,连中"三元"(解元、会元、状元)的寥寥无几。苏州有一个,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