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cba王哲林李慕豪体育 |
分类: CBA |
也许到很多年以后,人们才会想起2012年12月9日在晋江打的这场比赛,因为这是王哲林和李慕豪第一次在CBA的赛场上相遇。
这场比赛是不是值得纪念,取决于他们各自今后的成长,如果其中一个打不出来,或者两个都打不出来,那么这一战意义就不是很大。但因为我们对这两个年轻的中锋抱有如此大的期待,在信息发达的今天,就格外留意这样的对决。那时候我们是回过头去找姚明与大郅的第一次见面,而现在,则是从一开始记录,希望记录下的是中国篮球新长城的起点。
单从数据上,王哲林的13分和9个篮板,李慕豪的12分和3个篮板,没有直接的对照意义,因为他们两人根本就不对位。李慕豪不是首发,只打了23分钟,王哲林已是绝对主力,出战36分钟,东莞新世纪派更有经验的孙桐林去防他。但是单就这场比赛而言,他们各自很看重,尤其是李慕豪,看着比自己小两岁的王哲林如日中天,不可能没有想法。而在场边,坐着特地去看他们的范斌,这两个中锋都是他带的国青队的爱将。
王哲林和李慕豪,有着各自惊人的天赋。我们禁不住要把他们去和王治郅、姚明相比,但理性告诉我们,这样的比较对他们两人都不公平。同样,如果直接把王哲林和李慕豪放到一起直接相比,也不公平。王哲林几乎是重重地一脚踏上CBA战场,而李慕豪则是一小步一小步地谨慎前行。王哲林在CBA只打了7场球,平均每场出战时间已经达到33分钟,直接闯进“20+10俱乐部”,李慕豪连上赛季在内,已经打了27场,平均出战时间不到18分钟,每场贡献不到7分。显然,王哲林有着明显高于李慕豪的起点,对李慕豪这一战,只是他第一阶段强势表现好的回调。
他们是两个特点完全不同的中锋。王哲林拥有扎实的中锋基本功,结合了传统和现代中锋的特点,既能展现传统中锋的篮下脚步和出色手感,又能适应现代篮球的快速和对抗。凭着这样的优势,王哲林在CBA几乎是横空出世,一鸣惊人,打得成熟而有自信。李慕豪则是完全不同类型,他显然没有像王哲林那样练就篮下的“穿花蝴蝶步”,或者说今后也很难看到他会像王哲林那样打球。但他拥有自己的特点:他有着快速的步频,非常适合挡拆进攻,在一支打快的球队中,也能完全适应高速攻防。在防守上,李慕豪也有灵敏的反应,盖帽时弹速很快。
这两人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们都有出众的身高,小而真实的年龄:王哲林2米14,18岁,李慕豪2米19,20岁。他们都有待于在体重和力量上提高,王哲林才100公斤,身材更高的李慕豪只有90公斤,卧推不到110公斤。在心智上,王哲林早熟而自信,打球不怯场,跟国家队备战伦敦奥运更给了他良好的训练环境;而李慕豪虽然更早一年接触CBA,但心态起伏大,俱乐部对他的使用小心翼翼,生怕拔苗助长。
王哲林在福建队重重地打上自己的烙印,他的出道就像当年姚明和大郅出道那样,引来惊叹。CBA迟早会放他去更广阔的世界发展,但他明年1月才满19岁,他只为福建队打了7场球,家乡球队还等着他这两三年翻江倒海,为福建队争得点荣誉。但是如此强势的出道,也容易让王哲林满足于现有的空间,因为小小年纪便有这样的篮下统治力,那些弱点就想不到去弥补。如果想去NBA这样的联赛拼杀,王哲林还应该加强中远投技术的培养,因为美国和国际篮球的潮流已经改变,快攻防、强对抗逼迫你拥有更多的进攻手段,而现在罚球仍然是王哲林的短板之一。
李慕豪则完全不必要把自己和王哲林直接比较,他首先要明白自己和王哲林不是同一类型的球员。如果让一个NBA球探现在来二选其一,他可能不是直接看数据和表现,而是非常为难:王哲林拥有更好的篮下基本功,但球探又怎能对一个身高2米19、却能在13秒内跑完100米的超大巨人视而不见?李慕豪是一个需要更长时间去雕琢的队员,但如此优秀的运动天赋决定了他可以适应更快速的风格,前提是必须像王哲林那样,打好更扎实的基本功。
王哲林肯定是今年的“最佳新人”,甚至可能进全明星队,李慕豪也不必羡慕,至少现在他已经超过了自己在上赛季的全部得分。我们等待的是明年1月18日两人的再次会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