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中国男篮易建联奥运会体育 |
分类: 中国国家队 |
“后姚明时代”的中国男篮力图找回当年快速灵活的风格,但回到“小快灵”已经不可能,因为“小”不符合潮流,二三十年前中国队打“小快灵”也是不得已为之。现在世界潮流是“高快狠”。
在奥运会上,“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话,再合适不过。你没有过硬的身体对抗,什么都是白搭。
从首战西班牙到次战俄罗斯,中国男篮对顶级劲旅虽然都是输不到20分,但过程和感受完全不同。对同组最强的西班牙,双方似乎还在玩技战术,但碰上俄罗斯队强硬的身体对抗,中国队练了几个月的战术完全用不上。邓华德的进攻战术号称“流动(motion)”,但在俄罗斯队面前像一潭死水,最后只能用“孤立战术(isolation)”让易建联得分。
俄罗斯队的对抗基础是身高、强壮和速度,这三者的结合构成了当代欧洲篮球的基本特征,而其中前两项和速度原本互为矛盾关系,但俄罗斯队似乎已经解决了这种矛盾,无论中锋莫兹戈夫、考恩还是控卫施韦德,都能在高速攻防中迅速找到自己的位置,要知道莫兹戈夫身高2米15,考恩2米11,施韦德1米98。
中国队在2008年奥运会前,已经在逐渐进行大型化改造,突出的表现是前锋的选择,能身兼多职的孙悦身高超过2米05。邓华德挑去伦敦的几个前锋也都是人高马大,周鹏超过2米08,奥运会报名表上是2米10,朱芳雨2米01,只出现在2号位上的王仕鹏也有1米98。这样的选择是符合国际潮流的,否则在身高上落入下风,战术将全面受制。
但这样的改造步伐仍然没有适应国际潮流,由于外线控卫身高和对抗吃亏,中国队的高大前锋迄今没有机会展现威力。这次邓华德带了三名控卫,刘炜1米90,陈江华1米88,郭艾伦1米92,和过去相比都不算矮,然而俄罗斯队的主力控卫施韦德已经接近2米,庞克拉绍夫2米02。如此高大强壮但又不失灵活的外线在源头上掐死了中国队的战术机会,平时练就的东西一样都拿不出来。
由于中国队前两战遭遇的是欧洲顶级强队,因此各项数据全面落入下风。两战过后,中国队的篮板球平均27个,居全部12支球队最末,其中对西班牙队输了14个篮板球,对俄罗斯队输了17个。由于进攻受制,战术走样,中国队的平均得分67.5分在B组也居最后一位,甚至比英国队还少1分。
“后姚明时代”的中国男篮力图找回当年快速灵活的风格,但回到“小快灵”已经不可能,因为“小”不符合潮流,二三十年前中国队打“小快灵”也是不得已为之。现在世界潮流是“高快狠”。中国队具备了“高快狠”的一些雏形,比如易建联的条件是全亚洲大个子里面最符合这条标准的,周鹏、孙悦、朱芳雨、丁锦辉也让中国男篮有了前锋的大型化框架。但中国队已经整整10年没有打高速度篮球了,平时的热身交流又很少和欧洲强队接触,因此对俄罗斯队没有任何感性认识。
中国篮球整体(包括球迷)对欧洲篮球的发展也很陌生,由于时差和商业开发的原因,我们对美国的NBA更熟悉,欧洲锦标赛、欧冠联赛多在半夜,对中国篮球的影响不大,倒是NBA的打法渐渐渗透到我们自己的联赛中。其实,NBA的篮球风格最近两年有了热火队的改造以后,也有了和欧洲篮球的一些相似之处,美国国家队则完全不用NBA打法。美国队认准的这条路线没错,但现在是全世界都在走这种风格,因此美国队到复赛的优势也不会明显。
在这样的险恶环境中想赢一场奥运会比赛,对中国队来说非常不容易,在阵容不变的情况下,要改变对抗中身体吃亏的劣势,惟一的办法就是拼,先从拼篮板球开始。接下来的对手当中,澳大利亚队两战抢了80个篮板球,巴西队74个,英国队则有88个,而中国队只有54个。抢篮板球不是易建联一个人的事,他抢了19个篮板,剩下的队员没有一个两战上双。不弥补这方面的差距,根本谈不上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