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nba总决赛热火雷霆詹姆斯杜兰特韦德博什体育 |
分类: NBA |
总决赛打到第二场,才真正升级为“核战争”——双方三大核心都发挥出真正的水平,于是我们欣赏到了如此紧张激烈的总决战。
无论对于热火的“三巨头”,还是对于雷霆的“铁三角”,这六大巨星代表的是NBA壮年和青年的顶尖力量,历届总决赛都很难有机会碰到这样对决,双方都有三名巨星,而且巨星与角色阵容的差别如此之大。如果都像第一场那样,热火的韦德和博什不能充分展现能力,雷霆的哈登默默无闻,那么总决赛就会减色。
热火的变阵——与其说“变阵”,不如说回归原来的阵容——将博什送回首发阵容,改变了首战只靠詹姆斯一人打球的局面。在第二战,热火篮板球40-36胜出,这是本赛季双方四度交手热火第一次赢了篮板球。博什除了贡献16分,还抢下了15个篮板,他让热火从东部决赛以来,第一次感觉到自己的内线有了大个子。虽然詹姆斯整场也拿下8个篮板,但他在上半场其实只收到一个篮板球,而博什上半场就达到“10+10”,我们可以体会到上半场詹姆斯是多么轻松,他不用再那么辛苦,使得第四节体能严重下降。
博什进入首发的另一个好处,是内线终于有人手臂够长,可以去封堵雷霆的上篮。这一战博什盖了两个帽,数字和伊巴卡的5个盖帽相比当然不起眼,但热火全场也就4个盖帽。而回看第一战,热火全场只有盖帽1次,当双方都致力于冲杀对方的内线,博什的这点小小贡献也就意义重大。
博什仍然在犯错误,比如雷霆的韦斯特布鲁克或杜兰特冲到篮下时,他的补防总会慢半拍,有时候走位和外线队友的传球不合拍,但这是他自腹部拉伤以来,第一次打首发,而且博什并不以这种整体防守能力见长。第二战博什的场上效率是“+11”,也就是说,当他在场上的近34分钟内,热火赢了对手11分。这当然很了不起,因为热火这一战他的效率值最高,而上一战他这项数字是“-16”。东部决赛他复出第一战,看上去也得了9分,但效率值同为“-16”。
如果不是第一战以那样的方式输球,斯波教练不会下决定让博什打首发,因为他在场上总会犯各种错误,太不让人放心。现在证明,只有博什进入首发,热火才能像过去那样打球,而这正是两年前他们齐聚迈阿密,冒天下之大不韪,组成“三巨头”的理由,不是吗?
博什上场时间总量增加了将近7分钟,使詹姆斯、韦德的上场时间减少,轮换顺序也发生了重大改变。热火队“三巨头”同时进入首发,詹姆斯打满第一节和第二节的开始,韦德与博什同时能下场休息,又能同时回到场上,让詹姆斯休息,这是他们以前的打法。詹姆斯出战仍然超过42分钟,却比上一战减少了近3分钟。韦德跌破40分钟,实际作战39分半钟,也减少了3分钟。这些时间一方面由博什填补,另一方面角色阵容的使用发生很大改变,菜鸟后卫诺里斯·科尔上场超过13分钟,首战则是“DNP(未出场)”。他的时间主要来自迈克·米勒,后者因状态不佳,上一战打了10分钟,此战仅不到2分钟。首战同样“DNP”的詹姆斯·琼斯打了5分钟。这意味着热火终于有7个半人打球了,第一战几乎只有6个人打球。热火坚持认为,他们第一战被逆转,尤其在第四节被爆,主要原因是韦德和詹姆斯打得太累。
韦德从一开始似乎已经决定,不再像首战那样保留体力,博什进首发阵容,上场时间会增加,给了他一开始就发力的信心。从总决赛开始,詹姆斯就不再负责全队的进攻发起,战术组织者是韦德,这样的打法和过去有了相当大的变化。韦德出任控卫,第一战过于强调给队友传球,但第二战他决定自己进攻,因此第一节就6投3中拿下7分,还助攻3次。到半场休息时,他出手已达11次,得13分,助攻4次。上场时间减少,韦德有了足够的体能在第四节拿下关键的7分。他们三人联手和72分,看上去才像“三巨头”——在历史上,著名的“三巨头”联手平均应该达到68分以上,才名副其实。
博什和韦德的强力反弹,并没有掩盖詹姆斯与杜兰特巨星PK的光芒,这一战是NBA总决赛史上最值得记忆的巨星对决之一。詹姆斯的32分,是他自东部决赛以来连续第五场“30+”,这已经足够说明詹姆斯改变打法的决心。这五战他没有一场助攻超过5次,骑士时代所谓的“三双”佳话如浮云一般飘散。热火要赢球,詹姆斯就得上30分,而且得分手段必须是冲杀篮筐,而不是在外线投篮。第一战他尚有半数出手在外围,这一战22次出手有16次都在蓝色的三秒区内,他所进的10个球,有9个在三秒区内,他只出手一次三分球,却获得了12次罚球机会,全部命中。冲锋型的詹姆斯是热火赢球的保证,不知道雷霆有没有做好准备,像当年的马刺队那样,去提前封堵詹姆斯的突破。
和詹姆斯相比,伟大的杜兰特用的是另一种办法——后发制人。他已经在季后赛创下第四节18分的个人纪录,总决赛第一战是17分,第二战16分,两战总分33分打破了1976年以来总决赛前两战第四节的个人得分纪录,此前为奥尼尔的23分(1995年)。你一定要相信,“30+”是杜兰特为每场比赛准备的“存款”,第四节不过是杜兰特的“提款”时刻。有人吃葡萄爱先吃小个的,有人爱先吃大个儿的,这是两种生活态度,杜兰特在这个季后赛就喜欢先吃小个儿的,但你不能阻止他把属于他的葡萄全部吃完。但是,打完两战,双方1-1以后,杜兰特是不是应该考虑换一种生活态度?先吃小葡萄,你每吃一颗都是剩下葡萄当中最小的那颗,而雷霆队每每要先落后对手,到第四节爆发去逆转,一旦热火如第二场这样准备好了足够的体能,比赛最后那颗葡萄,也许就来不及吃了。
雷霆三少联手80分,如此高水平的表现,也只有对马刺第二战的88分可以媲美,但可惜的是两战都输了球。如果剖开这80分,其中48分来自韦少和哈登,韦少又是27分,哈登则是21分(上一战只有5分)。但韦少的上半场是10投2中9分,哈登的下半场是2投2中4分。这说明了雷霆三少在第二战从来没有三个人真正同时在场上发挥,上半场是哈登的独脚戏(杜兰特6分,韦少9分),下半场是杜兰特和韦少,两人合取44分。他们整场在为填平开局2-18那个大坑而拼命,主要原因是三人未能合力。
这或许会成为雷霆打总决赛的一种常态,因为热火的防守方针就是“限制杜兰特,防死哈登或韦少其中一人”。要改变这种常态,雷霆必须改变三人只和内线蓝领挡拆的的打法。热火和他们最大的不同,是挡拆总在“三巨头”之间发生,雷霆不敢包夹。雷霆只用蓝领掩护,韦少和哈登总会遇到包夹,一旦蓝领接球后的攻击点遇到补防,整体进攻效率就会下降。这一战热火已经很好地加强了对挡拆第二点的补防,帕金斯、伊巴卡和科利森三人的总得分是11分,而第一战这三人拿下22分。如果以杜兰特为掩护,发生“铁三角”之间的挡拆,热火的防守将陷入包夹或错位的两难,要知道杜兰特是多么优秀的投手。
总决赛的赛制与前面不同,雷霆首尾各有两个主场,热火拥有中间三个主场,而前两战打成1-1对雷霆是天大的麻烦,尽管总决赛上很少有球队能连胜中间三个主场。杜兰特必须改变“后发制人”的打法,才能在客场提前遏制热火球迷的声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