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停摆nba斯特恩费舍尔体育 |
分类: NBA |
在过去,NBA劳资谈判“没消息”是最坏的消息,而这一次,“没消息”是最好的消息。
尽管大卫·斯特恩和费舍尔一丝口风都没有透露,但在8月的最后一天双方会面以后,他们俩的笑容似乎在暗示一种转机。连同十三年前那次劳资纠纷在内,NBA和球员工会的谈判还从未以这样一种和谐的方式进行。
他们史无前例地没有在会面后透露会谈内容,也不说会谈结果,而对未来的展望,他们一致的回答是“会进行一次又一次的会谈”。两个人都和等候的记者说了十几分钟,在这个过程中,球员工会主席费舍尔至少微笑了四次——是那种咧开大嘴、出了声的笑,而斯特恩除了短暂的几十秒钟没有表情,其余时间都在微笑,他甚至和美联社记者开起了玩笑,说不透露口风,目的就是“不让谈判变得纯粹为了满足你们这些人的好奇心”。
以往的那些会谈,结束后双方见记者的神情仿佛面临世界末日。他们不停地诉说自己的苦衷,老板指责球员不义,球员指责老板不仁,仿佛一方是杨白劳,另一方是南霸天。而事实上,球员没有那么苦,老板也没那么坏。在金融危机或债务危机席卷全球的情况下,双方必须找到一种相互体谅的方式,共同生存。
现在他们似乎明白了让步的必要,而且不是停留在口头上,必须付诸实践。即使在劳资谈判的细节上,双方仍然没有一点进展,但至少有一点有进展:他们不再互相攻讦。这使今年的劳资谈判变得与1998年不一样,那一年也像现在,过一个月才谈一次,但同样在9月,他们没有停止互相威胁和对骂。
1998年的劳资大战是这样结束的:在12月的某一天,经历了将近半年的对骂以后,老板们失去了耐心,他们让斯特恩向球员工会发布了“最后通牒”,如果1999年1月9日再不达成协议,就取消整个赛季,球员工会在1月7日开了内部会议,决定向NBA投降。同样的过程似乎没有必要重复一次,既然大家都知道最终会达成一致,何必让那一天出现在2012年?他们可以大大压缩这个过程,把所有的斗智斗勇集中在9月,以便让训练营和季前赛在10月按时进行。
在斯特恩和费舍尔微笑地结束这次会谈之前,有一些迹象表明停摆危机似乎有好转的可能。詹姆斯在参加一次训练营时,表明了乐观态度,并明确了自己哪儿都不去的立场。就在几天前,詹姆斯的队友博什也表达了相同的态度,他认为训练营和季前赛会准时开始。你可以理解为他们不给谈判添乱,表达想打球的愿望,然而作为球员中的顶尖人物,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其他球员有指导作用。
到目前为止,共有42名球员与欧洲或中国的联赛签订了打球合同,占现役NBA球员总数的10%,其中23人的合同含有“中止合约免责条款”,即NBA一旦恢复比赛,他们会回到美国。另外,还有约两倍于这个数字的球员,带有到美国以外打球的意图,不过还在观望。如果这些人全都签了合同,那么离开美国到海外打球的人数,大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换句话说,还有三分之二的球员将无球可打,其中绝大多数不像詹姆斯或科比,他们非常需要新赛季的工资以养家糊口。
赴海外打球的球员当中,最大牌仍然是最早签约的德隆·威廉姆斯。由于CBA规定只能签NBA自由球员,和中国球队签约的最大牌,威尔森·钱德勒已经到头了,而表达过愿意到海外打球愿望的自由球员、受限制自由球员和新秀,只剩下10个左右,他们没有一个像钱德勒这样出色。除了德隆以外,全明星球员都没有正式和海外球队签约,表达了意向的,也多为国际球星,比如诺维茨基、纳什、加索尔、特考格鲁等。这意味着NBA赖以推广联盟的本土中坚力量仍然会留在美国,等候新赛季开始或消失。这些球星可以忍受一两个比赛被取消,一旦整个赛季成为空白,他们的谈判将变得毫无意义——即使最后赢得一份略有利于自己的劳资协议,今后几年他们获得的收入也会因为这一年无钱可挣而被稀释,这和向资方让一让步是一回事。
作为球员工会主席,费舍尔显示了一个外交家杰出的表达能力。为了遵守和斯特恩的约定,不透露一丝口风,他既不能阻止球员出逃海外,也不能鼓励他们留下。所以,费舍尔只能要求大家“在身体上和思想上做好赛季准时开打的准备”。这时候,他与斯特恩的表情是最宝贵的信息,沮丧是一种表情,没有表情是一种表情,微笑也是一种表情,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微笑。
微笑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是不是转折还不得而知,但这个开端就是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