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诺天王诺维茨基小牛雷霆杜兰特韦斯特布鲁克体育 |
分类: NBA |
诺维茨基,诺天王,给雷霆出了个天大的难题:包夹他,还是不包夹?
这个难题把杜兰特搞得像哈姆雷特。不包夹,天王得分48;包夹,谁能保证小牛外线不开花?这个难题让雷霆从一开始陷入被动,并将贯穿整轮系列赛始终。雷霆防守上所有的变化,都将围绕“包夹,或者不包夹”来进行。
好比一篇文章,开篇破题是关键。诺天王这第一笔下得好,饱满有力,使小牛掌握了双方变化的主动权。一轮系列赛看似漫长,最长达七场,但雷霆在经验、内线、替补等几个关键板块落下风,因此留给他们变化的选择并不多。不下猛药,可能收效甚微。
雷霆首战,主帅布鲁克斯应该权衡许久,到底包夹还是不包夹。前车之鉴是湖人,他们在前两场都没有包夹,甚至第三场前三节也没有包夹,但是最后一节终于没忍住,于是小牛的三分雨从天而降。不包夹也很冒险,诺维茨基对湖人前三战平均拿下28分,比常规赛与湖人交手还高出6分。
开战不包夹,不能说是错误的选择,即使面对伟大的投手,你总要试一试他今天的手感怎么样。不过,当天王开局4投全中以后,雷霆就应该有变化。有两个因素干扰了布鲁克斯的应变,一是雷霆首节比分领先,二是杜兰特开局同样4投全中。布鲁克斯似乎一直在等待诺天王手感消失,或者在赌它消失,而事实上从季后赛开始到现在,那一招转身“金鸡独立”,精准度从未消失。雷霆在赌一个小概率事件,同时浪费了韦斯特布鲁克年轻的双腿。即使不安排包夹,也应该在诺天王奇准之时,让韦斯特布鲁克加强骚扰,影响他转身后的平衡,但奇怪的是,整场比赛韦斯特布鲁克的干扰只在做做样子,距离天王尚有两步之遥。
48分钟时间足够让雷霆做点尝试,但他们任由天王的得分像猛涨的洪水,涨到48分,才与比赛同时结束。美联社的赛后通稿说,雷霆先后派了七个人轮番去防诺天王,都没有防住,这只是写出了现象,并非实质。车轮式防守非雷霆所愿,是伊巴卡和科利森犯规太多,才迫使杜兰特甚至哈登以小防大。哈登出任“大前锋”去防诺天王时,场上是一套“迷你阵容”,连“小土豆”都已登场,因为大个子犯规太多,杜兰特需要休息。
布鲁克斯不会忘记他们是怎样击败灰熊的:第二至第四场疯狂包夹兰多夫,让他60投19中,雷霆2胜1负,而首战不包夹,兰多夫34分,命中率55%。灰熊与小牛的情况不同,他们内线强大,外线缺乏投手,后来连梅奥都顶上首发,所以雷霆尽情包夹。对小牛第一战,第四节雷霆曾有一次试过包夹,被基德一粒三分球打了回去。不过,当时参与包夹的是同侧上线的韦斯特布鲁克,正好放空了基德。包夹的形式有多种,雷霆应尝试弱侧低位包夹,让天王沿底线横传,或者弱侧45度来人,这两招都能迫使小牛转移球。不过,这也要求雷霆的轮转补防非常快速,否则还会引来“三分雨”。
雷霆的内线资质一般,指望伊巴卡和科利森第二战有脱胎换骨的变化,并不现实。如果不包夹,他们面临一个非常大的矛盾:伊巴卡和科利森必须加强一对一的强度,才能降低天王的命中率;可是首战让诺天王罚球24次,他们认为是还没有从第二轮与灰熊的身体强对抗中缓过劲来,为了少吃犯规,手上的力度必然减小,那么诺天王的手感岂不会更好?所以,对于包夹方式的尝试,应该在首战就进行,以拿到一手资料,便于第二战改进。可是布鲁克斯一直纠结于轮换阵容人手不够,不停地换人,方式并未改变。现在对他们来看,次战即使要包夹,也要面临风险。
时间对雷霆最宝贵。由于经验不足,从未打过西部决赛,他们有很多地方需要调整,适应,比如韦斯特布鲁克的进攻方式,哈登如何更多参与控球,怎样破联防等等,任何一环改进不到位,都可能再付出一场比赛作为代价。好在雷霆年轻,体力不亏,而且这两年有大战湖人、灰熊培养的自信,尽快改变还有可能避免系列赛一边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