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季后赛热火绿军韦德kg加内特皮尔斯体育 |
分类: NBA |
热火绿军第一战,双方都经过充分休息,体力不成为胜败因素,真正的原因在于绿军收缩防守韦德和詹姆斯,外线放空了詹姆斯·琼斯,让他在第二节命中4个三分球,第三节又加了一个,凭此热火在上半场领先绿军多达14分,为全场控制局势奠定基础。
这两队都号称有“三巨头”,因此防守外线尖刀——热火的詹姆斯和韦德,绿军的皮尔斯和雷·阿伦——成为双方布署的重点。在过去,绿军有帕金斯或者奥尼尔,加内特可以大胆拉出延误对方挡拆突破,因此常规赛前三战热火完全打不过绿军,三战皆负。大交易以后,没有帕金斯,奥尼尔高挂免战牌,小奥尼尔和大宝贝成了内线仅有的镇守中锋,而他们是不能和帕金斯、老鲨鱼相比的。
所以,纸面上双方的实力归于平等。在防守布署上,双方采取了完全相同的策略:1、对方尖刀正面挡拆突破时,及时换人延误其速度;2、如果不能及时收回,留在原地“换人”防守;3、由于内线都缺少体型巨大的中锋,双方都会要求弱侧收缩保护三秒区;4、如果对方第一波突破攻击被延误,并移动到一侧,立刻施以包夹。
如果绿军“三巨头”年轻七八岁,那么双方这一战将如同自己“双拳互搏”,或者你同镜子里的自己打拳击。事实上,比赛的效果也如出一辙,仿佛一支球队是另一支球队的影子:由于大量的收缩保护,两队外线机会都相当多,而且表现惊人一致,雷·阿伦13投9中得25分,其中三分球8投5中,热火队不算“巨头”的投手琼斯三分球7投5中,也得25分;双方真正的战术发起人表现相当,皮尔斯19分,詹姆斯22分;双方的4号位“巨头”也一样,博什10投3中得7分,12个篮板,岁数稍大、防守责任更重的加内特9投3中得6分,8个篮板。
所不同的是,琼斯的身份是替补,而雷·阿伦是首发,所以他成为“三巨头”之外的加分因素,他的5个三分球,有4个在第二节命中,其中两个入球的防守人是杰夫·格林,一个是加内特,一个是雷·阿伦。这4个三分球,有两个传球来自韦德,一个来自詹姆斯,一个来自米勒。而所有的三分球,都是由于热火的挡拆突破带来威胁,让绿军收缩。(下列示意图,用手机拍自上文广SITV新视觉高清频道的直播,线路标记为笔者所添加。)
詹姆斯边路挡拆突破,遭遇“换人”防守,随即强弱侧转移球。韦德弧顶接应。
琼斯做“中转站”,给球后到底角“埋伏”。韦德突破,引起绿军收缩防守。
韦德高位挡拆突破,加内特已尽其所能扩大“延误”范围,而内线三人收缩形
成扇面防守,韦德这次突破,可以有三个传球选择。韦德这一战不仅拿下38分,
而且其中只有8分来自罚球,更有5次助攻。
即使在博什(1号))低位获得单打机会时,弱侧(22号)也有三分机会。
这一战双方进攻上都要求外线散开(战术上称为spreading),扩大突破空
间和增加外线接应点,因此双方的三分球不仅多,而且命中率都很高。
在绿军这边,雷·阿伦等于和琼斯“兑子”,杀手雷的杀人效应没有在赛果上体现出来,要知道这一战绿军三分球24投12中,而热火也有19投9中。如果要和热火打个平手,替补席上必须有人站出来,而这个人按计划应该是杰夫·格林。不过,我们都知道他只是中途来的球员,磨合尚未完成,这一战他下半场用来防守詹姆斯,其实效果已经相当可以(我曾在大交易评点时,指出绿军换他的真正目的是限制詹姆斯)。但在上半场他犯了太多错误,其中有一次琼斯扔进三分,正是他不恰当地包夹乔尔·安东尼——我们知道乔大哥是不用包夹的,是格林走错了位置。
这一战绿军失利,最多时落后多达十七八分,我认为是常规赛最后一战77:100惨败给热火的延伸,而前三次交手绿军完胜,已经完全没有参考价值(参见《季后赛第二轮展望》)。绿军由于年龄大,当他们采取和热火同样的防守策略时,效果会有差异,他们腿上的速度不及年轻一点的热火队,最终在轮转上慢一拍,漏出琼斯的大量机会。下一战他们在弱侧的保护必须加强,即使收缩防守,也必须在热火强弱侧转移时,提高轮转的速度,减少热火外线的出手时间,降低其命中率。当然,我们知道这样做的副作用,是詹姆斯下一战会爆发,因为强调轮轮保护就会降低收缩的质量和效果。
所以,绿军和过去不同的根本原因,就是少了奥尼尔和帕金斯。如果奥尼尔出战,绿军收缩次数和幅度,可以大大减小,热火外线会倍感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