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苏群
苏群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7,859,554
  • 关注人气:237,18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篮球错过换血良机(篮球先锋报9月24日评论)

(2009-09-24 11:56:58)
标签:

全运会

欧锦赛

亚锦赛

体育

分类: 中国国家队

今年男篮和女排都丢了亚洲冠军,因此女篮“责任”重大,陈楠因伤退出WNBA后立刻被召回,这样的“保面子工程”使女篮压力重重。


 

眼看着中国女篮在亚锦赛上连续遭遇险情,不禁让人感叹,这样难得的机会,真应该让年轻球员多历练一下。但现在看来,连女篮也错过了换血的最好机会。

 

从男篮到女篮,两个亚锦赛,对比刚刚结束的欧锦赛,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篮球在国家队这个级别上过于功利,原本可以用来锻炼新人的亚锦赛,却成了折磨老队员的鸡肋赛事。错过了亚锦赛这个最好的时机,给年轻队员适应大赛的机会越来越少,国家队换血更加困难。

 

无论男女篮,亚锦赛虽然两年一届,但奥运后和奥运前价值完全不同。奥运前的亚锦赛也是奥运会的资格赛,男篮一个名额,女篮两个,争夺异常激烈;奥运后的亚锦赛是世锦赛的资格赛,男女篮各有三个名额。在欧洲,虽然名额远远超过亚洲,但两年一度的欧锦赛也有相似的周期和规律,在奥运后一年,欧锦赛通常是大部分球队更新换代的练兵场。

 

奥运后的亚锦赛,中国队员最大的特点是八个字:动力不足,压力太大。

 

动力不足,原因是老队员往往都在经历后奥运的低潮期,赶鸭子上架去打亚锦赛,勉强提起精神,却无法做到百分百投入。男篮亚锦赛上,多位元老级球员表现低于奥运会水平,更在决赛中表现失常。亚锦赛后去打“斯杯”,郭士强给年轻球员很多机会,结果第一战打安哥拉面貌一新。这次女篮亚锦赛的循环赛中,先后在对日本和中国台北的上半场遭遇险情,主将陈楠、苗立杰、卞兰和陈晓丽不同程度地表现得不够兴奋,倒是在换上马增玉、刘丹、黄红玭以后打得风生水起。

 

无论男女篮,老队员留给自己个人发展的机会都很少,而奥运后一年通常是最好的机会。在男篮国家队,王治郅和朱芳雨都有到欧洲发展的机会,最终因各种原因放弃了。在女篮,陈楠为了国家队大赛的备战,两次放弃了去WNBA圣安东尼奥银星队打球的机会,这一次终于成行,但在芝加哥天空队打了半个赛季,腰伤发作被迫退出。陈楠和苗立杰在WNBA,一个有始无终,一个无始无终,她们两人最好的年华都贡献给了国家队,对亚锦赛这样的赛事很难像对北京奥运会那样投入备战热情,又老伤缠身,所以状态大不如前。两人的个人效率和数据比起北京奥运会都有下降,其中苗立杰是北京奥运会女篮得分王,每场贡献18分,但亚锦赛上只有10分。

 

压力太大,是指奥运后的亚锦赛往往队伍青黄不接,但行政任务仍然艰巨,总觉得亚洲冠军丢不得,从主教练到队员都感到力不从心,遇到打韩国这样的大赛,只能勉强用老队员。而老队员们在奥运后一年还有全运会的任务,这些直接来自地方主管部门的压力也不小。相比欧美,中国的明星球员除了参加每年的联赛和相应的国家队比赛,他们每四年还要多打一个全运会、多打一个亚运会,在四年一轮的奥运周期中,最应该轻松的两年也不轻松。所以,每到奥运后的亚锦赛,就会发现老队员伤病多、状态差,年轻球员因为经验不足,少见世面,难以获得信任。原本这样的亚锦赛可以放手让老队员休整,年轻球员担纲,但碰巧今年男篮和女排都丢了亚洲冠军,因此女篮“责任”重大,陈楠因伤退出WNBA后立刻被召回。这样的“保面子工程”使女篮压力重重,即使马增玉这样国家队的“新面孔”,至少已经26岁。

 

其实,亚洲女篮真正有实力打世锦赛的只有中国、韩国、日本和中国台北,四取其三,即使让年轻球员挑大梁,只要不以夺冠为绝对目标,完全可以完成“任务”。男篮在北京奥运会前曾试着让二线球员打亚锦赛,结果只和了第10名,从此再也不敢用新人。中国篮球在国家队这个级别上,机会过于集中于少数明星球员,导致主力球员厌战,年轻球员缺练,而且每一年的大赛都有新的“行政任务”,周而复始,恶性循环,所以国家队的“代沟”特别明显。在男篮,CBA各队不少主力球员都无缘国家队,幸运的进过大名单参加集训,少数进入12人名单但鲜有上场机会。像胡雪峰这样的明星级球员,即使在亚锦赛也谈不上有经验,而他在CBA已是年届30的老队员。老队员不想打但必须打,年轻队员想打又打不上,这是中国男女国家队的一大特色。

 

国家队的新陈代谢,最好的办法是每年进行,年年有新人,年年以老带新,奥运后的亚锦赛让年轻球员冲锋,老队员掌舵,重大赛事老队员为主,年轻人为辅。如果熬到一代球员同时老去,换一拨全新的球员,培养周期少则四年,多则六年。塞尔维亚队就是典型,他们在2004年奥运会过度依赖老球员,结果输给中国队没进八强,于是下决心重新洗牌,直到五年后才初见成效打进欧锦赛决赛,但经验上与西班牙队的差距仍然明显。美国男篮以“'03一代”为核心的年轻球员,在2004年奥运会就已经入队,2006年开始担当主力,北京奥运会上收获金牌。但即使在“'03一代”成熟时,美国仍然让老将基德压阵,只是上场时间不长。重夺奥运金牌后,美国篮协并没有满足于现有的明星球员正值顶峰,从现在开始就利用休赛期召集多达30名年轻球员集训,力图让美国队保持兵源充足。

 

四年一个奥运周期,距离下一个奥运资格赛只有两年,为了完成“任务”,越往后老队员压力越大,年轻球员机会越少。如果中国男女篮仍然为了“任务”疲于奔命,竭泽而渔,两年后的亚锦赛会更加可怕。

 

中国篮球错过换血良机(篮球先锋报9月24日评论)

更多精彩篮球内容,请看周一、周四《篮球先锋报》。

————————————————————————————

《篮球先锋报》与NBA合作,选拔2009NBA北京赛8名球童

为NBA球星训练拣球、送饮料、递毛巾

20名候选球童已经选出,名单请见9月24日第23版。

 

《篮球先锋报》举办“看照片起标题写短文抢球票”活动

继续进行中……留意9月28日《篮球先锋报》

10名优胜者各获两张2009年NBA北京赛球票共20张

————————————————————————————

9月21日起,《篮球先锋报》海报连续四期先后刊出

艾弗森四队(灰熊、活塞、掘金、76人)全套定装照

————————————————————————————

《苏群的旅行簿》,可以点击这里。苏群的数码相册点击这里观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