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易建联阿联亚锦赛nba体育 |
分类: 中国国家队 |
为了免于“标题党”的嫌疑,这里没有用类似《易建联拯救2012》这样耸人听闻的标题,但是阿联高调归来的意义,直指2012年伦敦奥运会。
一个来自澳大利亚的拼凑起来的所谓“明星队”,让阿联第一战拿下30分和4次盖帽,应该远远不能擢拔到奥运会的高度。然而正是这一战,就像暗夜里的一道闪电,让那些正在为亚锦赛惴惴不安的篮球官员们眼前一亮,似乎看到了今后三年中国男篮的方向。
这里面的逻辑,必须从2012年倒推回来,才能让人豁然开朗。
2012年伦敦奥运会仍然只有12支球队参加,由于不在亚洲举办,亚洲只能有一个名额。而这个名额的产生,取决于2011年亚锦赛的冠军归属,可以想像那一年亚锦赛的惨烈程度。为了增加进军伦敦的筹码,亚洲各地争夺举办权也会十分激烈。奥运会前一年的亚锦赛举办权非常吃香,谁都希望天时地利人和统统归自己,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台北弃办今年的女篮亚锦赛后,至今无人问津,因为谁办了今年的比赛,两年后争夺伦敦入场券的亚锦赛就轮不到自己了。但是,2011年中国已经没有机会举办男篮亚锦赛了——2009年在天津,2007年因中国是奥运会东道主而不必坏他人好事,而2004年奥运会之前那一届则是在哈尔滨,2001年在上海。
2011年亚锦赛对中国男篮来说肯定是“客场”,但这并非对我们不利的惟一因素。从今年的亚锦赛可以看出,西亚诸队对冠军的觊觎之心越来越强烈,他们不惜大肆招募美国球员来增强实力,否则以他们的本国篮球基础,会在很长时间内无法与中国男篮抗衡。如果2011年的亚锦赛主办权归了西亚,所谓的“归化”之风将愈刮愈猛。
但正是在这种日益险恶的大环境下,中国男篮度过了一个相当憋闷的夏天。易建联归队参战之前,对手会打成什么样一无所知,自己会打成什么样也一无所知。即使你把西亚诸队的名单全都搞到手,也只有碰上了才能心里有底。不能“知彼”,至少得“知己”,但没有人知道易建联是什么状态,更无法想像易建联主打内线的中国队会是什么状态。
中国男篮在2009年夏天提前迎来了转型期,这样的转变恰好撞上西亚诸强的雇佣兵团。所以篮管中心盼望姚明参战的迫切之心变得容易理解,他们希望在这届亚锦赛上保持中国男篮的统治地位,以打消对手靠雇佣兵团颠覆我们的企图,更在两年后的亚锦赛前死心。反过来讲,得知姚明手术的消息,西亚诸强一定磨刀霍霍,一旦他们尝到了靠美国球员夺冠的甜头,两年后会变本加厉,中国队处境更加险恶。这就是为什么在姚明缺阵的情况下,天津亚锦赛中国队不仅必须胜,而且要大胜,要狠狠打掉对手的气焰,让他们感到绝望:哪怕中国队没有姚明,哪怕再多的美国球员相助也无济于事。
姚明的接力棒迟早要交到下一代手中,伦敦奥运会前三年交棒,比2011年交棒有更多的回旋余地。很多人以为亚锦赛这种鸡肋比赛(前三名都可以参加世锦赛)并不重要,但今年的亚锦赛很重要,这是中国队实现转型的第一次机会,明年世锦赛是第二次机会,2011年亚锦赛已经没有机会,许胜不许败,否则与伦敦无缘。
但这种转型需要付出很多心血。过去八年时间,中国男篮已经形成了对姚明的依赖,选材标准、战术模式已经固定。无论蒋兴权、哈里斯还是尤纳斯,中外教练没有一个不喜欢用姚明。但随着姚明年龄的增加,使用姚明的风险系数越来越高。谁都知道过度依赖姚明不对,但谁都不能摆脱这个怪圈。李元伟前年派二队参加亚锦赛,算是一种摆脱的尝试,但前八都没有进,今后没人再敢派二队了。信兰成希望通过“举国体制”来充实国家队的底气,不过到目前为止,仍然只停留在联赛的改变,中国男篮的选拔和集训还没有新内容。中国男篮的转型,说到底还是“谁当核心”的问题,如果姚明一退就变成男篮“无核化”,阵容和打法都会混乱不堪。
所以,易建联的高调归来正是时候。亚锦赛还没开战,西亚雇佣兵尚未消灭,但他的爆发仿佛北京桑拿天里刮过一阵清凉之风。现在说中国篮球已经进入“后姚明时代”为时过早,只要必须,姚明随时可以归队助力。然而在这个过渡期内,一个新核心的闪亮登场不仅及时,而且意义深远。
更多NBA精彩内容,请看周一周四《篮球先锋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