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泰最近比较烦(篮球先锋报3月30日评论)

标签:
艾弗森湖人火箭科比篮网姚明易建联詹姆斯体育 |
分类: 姚明和火箭 |
当阿泰扔进他第三个球,火箭队已经领先快艇21分,在这之前,他已经投了10球,投丢了8个。这注定是阿泰又一个烦恼之夜。
火箭队只剩下八场球,季后赛马上打响,而阿泰仍然在为自己的位置困惑不已。他以强壮的体格和顽强的防守出名,在外线球员中,又具备一流的篮下背打能力。但如今阿泰在火箭,越来越像一个攻击后卫。
阿泰本来就是攻击后卫,自从麦迪离开,火箭变阵,3号位又被巴蒂尔牢牢控制,阿泰就老老实实地游弋在外线,像是打了一辈子的2号位。过去那个里外通吃的阿泰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外线麦迪的“健美版”,或者外线麦迪的“高速摄影版”(即“慢动作版”)。他越来越喜欢投三分球,偶尔一两次到篮下背打,还投不进。他最得意的一次传球,被阿德尔曼形容为“一颗子弹”,射向浑然不觉的巴蒂尔,暗指他把巴蒂尔当成空中行走的“J博士”。
麦迪离开后,火箭有一段11胜2负的“蜜月”,阿泰在13场比赛中表现稳定而自信,平均20.4分,命中率48%,三分球不仅场场有,而且至少两个,总计42个,命中率更高达51%。即使客场输给公牛和爵士两战,他的投篮也达到43投22中,三分球20投11中。
输给湖人那一战是转折点。那并不是阿泰第一次全场没有扔进一个三分球,却是第一次扔了8个全都打铁。科比赛后很自豪地说他“踹了阿泰的的屁股”,因为那一战科比得了37分,而阿泰16投4中仅得11分,失误高达6次。从那一战起,阿泰的状态急转直下,九战平均只得17.3分,投篮命中率降至35%,三分球有3场“白卷”,命中率由原先的51%跌至29%。
阿泰越来越执着于在外线投篮,他把自己当成麦迪的替代者,而不是本色阿泰。本色阿泰必须在小阵容中客串4号位,遇到詹姆斯时出任3号位,而他的本职是2号位。在与姚明的配合中,无论给姚明传球,还是和姚明挡拆,他的重要性都超过巴蒂尔,更超过布鲁克斯。在姚明身边,斯科拉可以隐忍和收敛,专心于抢篮板,阿泰不行,他是外线最全能的武器。当他们的两个控卫都只有1米83,阿泰的三分必须更准,传球必须更即时,挡拆必须更有效,而且背打必须更坚决。
阿泰永远也做不来麦迪,但他可以更像自己。过去的阿泰无论在步行者还是国王队,都曾靠篮下背打让对手吃尽苦头,国王队甚至因为他的到来而彻底改变了打法。和在步行者与国王不同的是,阿泰在火箭队有姚明占据内线,姚明不是小奥,更不是布拉德·米勒。阿泰在这样的阵容中丧失了自我,他把自己局限于外线,变成一个投手,而不是一台凶狠的推土机。
发挥篮下背打的特长有两大好处:第一,麦迪离去使火箭变成“单核”,姚明变成众矢之的,阿泰的背打可以让姚明到弱侧获得喘息机会;第二,阿泰背打能给阿德尔曼更多的战术选择,而不只是单打姚明。尽管阿泰不是火箭惟一的战术发起点,还有布鲁克斯,但阿泰是变化最多的战术起点。可是阿泰把自己的角色单一化了,不是机械地把球交给姚明,就是自己干拔投三分球。
对手越来越熟悉现在的阿泰,前13场出色的表现让他们积累了足够多的资料,并且琢磨出足够多的对策。他和姚明同时进入主动改变的阶段,姚明已经在改变,但阿泰改变得不够。姚明这两场增加了从弱侧突然到强侧要位,以减少对手包夹的机会;一打一时减少运球,变成转身直接跳投,也是为了避免包夹。但阿泰仍然停留在原来设置的角色中,所以越打越累。在麦迪离去后的前13场中,阿泰有7场命中率超过50%,从输给湖人那一战起,9场比赛中阿泰只有1场刚刚达到50%。
阿德尔曼也在试图改变姚明要位的单一打法。对快艇这一战,姚明连续几次背打收获不菲,然后主动放弃要位,拉到弱侧,先后由斯科拉、阿泰和巴蒂尔各自背打一次。结果斯科拉和巴蒂尔都扔进了,阿泰的球弹筐而出,这是此战阿泰不顺的开始。在阿德尔曼的战术板上,阿泰背负着更多的进攻责任,但斯科拉9投6中,巴蒂尔4投全中,而阿泰的两分球10投2中。到下半场,阿泰明显接受了教练的安排,增加了篮下进攻,或突或传,效果显著,但背打仍然不见踪影。
季后赛和常规赛完全不同,防守至上,半场攻防至上。在季后赛中,阿泰能不能恢复背打战术,对火箭的胜败起着关键作用。如果阿泰这样做了,但命中率太低,只能说明他江郎才尽;反之,如果主观意愿排斥低位进攻,则是火箭的不幸。
还剩下八场球,供阿泰恢复日子不太多了。